如何对待临床检验的危急值

医学检验圈by华通医疗 4114 2014-06-20

       “如果出现危急值表明病人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生在此时能够及时地得到检验信息,就可以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救治,挽回病人的生命,否则就会耽误最佳的抢救时间,使病人失去生命。”

       所谓“危急值”被称为“critical value”,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检验科在制定危急值时,必须要联系本单位临床实际,不能照搬别人的数据,而应辩证地制定出适用于自己单位的项目和数值,切忌把正常参考值上下限当做危急值界限。

       有的试验可以有高低两个危急值,如血糖、血钾、血钙;有的试验只有高限,无低限,如血肌钙蛋白、胆红素;有些仅有低限,没有高限,如胆碱脂酶、动脉血氧分压等。制订检验危急值项目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降低人们对这些数值的认识,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实际上,检验危急值也并不是绝对的。它受患者属性,如年龄、性别、种族,甚至地域等影响,也会因检验方法学不同而异。

       比如新生儿病房不能借用为成人制订的危急值,因成人血糖2.2 mmol/L被定为低危急值,而新生儿对低血糖耐受性优于成人,对该值不一定有生命危险,反之,新生儿血糖上限16.5 mmol/L低于成人,若新生儿用成人血糖高危急值,就会放松警惕,达不到高危急值的警示作用。

       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危急值项目及界限的制定的确比较复杂,如有些试验数值的变化,虽不即刻危及生命,但对病人也具有一定威胁。

       检验专家认为,可将此类试验的数值定为准危急值或可能危急值,有利于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注意,及时给患者作必要处置。

       检验科在招聘的过程中更青睐于有临床医学背景的人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检验工作者的临床知识还比较欠缺。

       这就需要检验科在危急值项目设置前后,都要及时地向临床了解项目的可行性,了解报告后病人处理情况。

       目前检验科自动化水平已较高,LIS系统也较完善,检验科可根据已设定的项目表,在相关项目中设定危急值相关程序及同一患者前后结果比对程序,如出现此类情况,仪器即可提示或报警。

       如缺乏上述系统或系统出现不完善时,则只能在结果检测过程中或报告审核中发现,还需要丰富经验和责任心,但结果前后无法比对。

       一旦出现危急值,检验科人员应该怎么操作呢?

       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情况下,立即复查,其结果与第一次吻合无误后,立即通过电话或网络等方式通知临床。同时进一步了解病情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并在“检验科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保存最好在两年以上。

       此外,还要及时地在工作单元电脑上进行确认,发送报告单。如果发现传染病检测阳性结果,按规定留存标本,并向防保科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合理、规范的应用临床检验危急值,不仅能挽救患者性命,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同时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保证医疗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编辑:范伟伟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