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误用,谁之过?

医学界 4095 2014-07-03

       近日发布的WebMD/Medscape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只有少数医护人员已养成抗生素处方习惯,但仍成为引发抗生素耐药这一公共健康危机的极大隐患。总体而言,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几乎全部受调查公众均知道抗生素耐药,其中接近90%公众承认了解抗生素仅适用于治疗部分感染性疾病;约25%公众遇到主动要求抗生素治疗而被医护人员拒绝的情况,通常他们可以接受并顺从医护人员的决策。在尚无法绝对确信患者具备临床治疗适应证的前提下,95%医护人员曾开出抗生素处方,他们认为“只要患者有需求,即使不需要,但也无害”。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临床事务委员会前主席、马赛诸塞州感性疾病学会主席Daniel McQuillen表示,部分医护人员自诩抗生素“无害”的现象警醒人们,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开展相关教育时不我待,同时需重视对患者普及抗生素治疗知识,进而有效减少公众对抗生素的不切当需求。调查还提示,仅约半数公众曾与经治医护人员就抗生素使用进行咨询或讨论,“这也是亟需推进的事情之一”。

 

       所有工作并非一撮而就。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每年接近200万美国人感染耐药菌,至少导致2.3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宣称,吁抗生物耐药“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威胁,化解这一危机需要各国政府部门和全社会行动起来。”

 

问题何在?

 

       WebMD/Medscape调查面向公众和医护人员,旨在帮助他们更准确了解抗生物处方相关问题。其中,1174名公众以中老年(年龄>45岁,占88%)、白人(80%)和女性(71%)居多;临床医生包括407位医生、200位护士和189位医师助理,涉及家庭医学、急诊医学、儿科学、女性健康和内科学专业。

 

       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在心存疑虑时仍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仅12%自认为已习以为常;53%对无绝对临床适应证患者开具抗生素的医护人员认为根据诊断基本可制定治疗方案;42%医护人员承认不予抗生素治疗可能细菌感染会心存不安,31%表示实验室检测结果回报耗时太长以致无法及时协助治疗决策。其他原因还包括所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但最令专家们担忧的是高达11%医护人员坚信“即使不需要,但也无害”。

 

       “让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非适应证抗生素治疗存在临床风险至关重要,”美国疾病预防控制提升智慧抗生素处方项目中心医学总监Lauri Hicks指出,“该隐患包括过敏反应、耐药菌感染以及艰难梭菌诱发的致死性腹泻等。”

 

       临床医生给予一例可疑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患者抗生素治疗后,有时患者可出现腹泻。McQuillen解释到,事实上属于一种附带损害,这是由于抗生素虽可能作用于绝大多数胃肠道细菌,但对艰难梭菌无效,后者在毫无控制的情况下迅猛生长并最终引发霍乱样腹泻。

 

       McQuillen还提到,对于典型上呼吸道感染早期患者,如为病毒感染所致,往往无须药物干预,可于数日后自愈;而细菌感染多呈持续状态并可进行性加重。为以防万一,部分临床医生考虑延迟抗生素给药。WebMD/Medscape调查中,49%医护人员有延迟抗生素处方行为,4%习惯于此,相比47%医护人员从未选用该方法。“理论上是合情合理的,但到时效果如何商务定论。”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感染性疾病专家Brad Spellberg如此评价。延迟抗生素处方行为的潜在争议在于干预的及时性和自我诊断的准确性。

 

如何改进?

 

       在根据调查结果列出的临床优化抗生素管理清单中,加强患者教育(58%)位列榜首,其后依次为:改良感染病原菌诊断试验(54%),及时提供更多地区性抗生素耐药模式信息(47%),完善各种临床情况下处方与为处方抗生素治疗患者综合预后数据(45%),增进医患沟通和进行必须实验室检测(37%),制定更具针对性临床指南(36%),指导如何与希望抗生素治疗患者谈话(30%),总结实践用药经验(24%)。(作者:安心)

                                                                                                                    编辑:范伟伟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