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3万亿的蓝图

检验视界网 4218 2011-01-17

  国家发改委生物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于明德很忙,“我最近一直在忙着开会,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正在几个部委忙于敲定最后的技术问题讨论。”1月5日,于明德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通过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物制药,完成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占领生物制药制高点,实现总产值翻两番,达到3万亿元的规模。

  “十二五”期间,政府将鼓励和支持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托管、参股、控股和强强联合等方式,打造一批年经营额过百亿元甚至过千亿元的药品流通龙头企业。

  “十二五”主抓两大主题

  “"十二五"医药行业发展有两个主题词:产业升级和占领生物医药制高点,这是"十二五"医药行业发展的两大核心内容。”于明德告诉本刊记者说。

  如何升级?

  于明德介绍说,首先是产品标准的升级。除了提高药典检查的标准,还要增加检测项目和方法,尤其是杂质控制和溶剂残留减少杂质含量等,也会有一些新的现代中药的产品标准出台。

  其次是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升级。推行新版GMP,组织企业通过强制性认证和自愿认证。现行的质量保障体系GMP标准已经执行多年,修改版的GMP马上将要出台。新版GMP标准和欧盟标准几乎等同。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中国还将推荐有能力的企业先行一步,达到国外更高的CGMP标准,完全符合国际最先进制剂生产的标准,眼下有近100家企业正追求这个目标。已有21家企业的制剂生产线通过美、欧以及日本厚生省的认证。

  “"十二五"期间医药行业的出口将转向制剂和原材料并重,使中国的药品制剂站在全世界制剂生产的最上游参与竞争。”于明德目前正在做促进制剂出口的专项调查,搜集的数据显示五年后的出口额可能将达40亿美元,甚至还有可能突破。

  所谓占领生物医药制高点,于明德说,就是从以化学原料药和传统中成药为主,转向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医药板块发展速度会加快,一批生物医药新产品会实现产业化。

  “加快开发用于肿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和抗体药物,重点突破高通量基因克隆及表达技术,抗体的人源化技术,大规模细胞培养与纯化技术。”于明德说。

  于明德强调说:“在基因工程上,我们可能会有十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会在"十二五"中实现产业化,这对中国的医药产业是个重大的变化。”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