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妈妈降糖也需个性化

39健康网 4208 2014-08-13

       并非所有妊娠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岛素治疗。一般说来,在妊娠期,绝大多数孕前糖尿病和20%~25%的妊娠糖尿病(GDM)孕妇需应用药物才能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事实上,大多数GDM患者只是表现为餐后血糖轻度升高,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适当的运动治疗(如饭后散步),都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范围内。

 

       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随着分娩的结束,血糖随之恢复正常,可以停用胰岛素。因此,妊娠糖尿病患者多数不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但是,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认识到,即便血糖回复正常,自身将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仍然会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妊娠糖尿病患者,有1/3~1/4的人,在将来会出现糖尿病。因此,在生完孩子后,应该注意加强锻炼和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只有平时加强预防,才能减少将来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胰岛素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 胰岛素使用宜早不宜晚,以便使血糖控制尽快达标,减少高血糖对母婴的危害。
  2. 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应当个体化,因人、因时而异。
  3. 从小剂量起始,在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前提下,根据血糖水平,多数患者初始剂量为0.3~0.8单位/(千克·天)。
  4. 胰岛素用量分配:早餐前>晚餐前>中餐前。
  5. 每次调整剂量的幅度为2~4单位,距离血糖达标值越近,调整的幅度越小。
  6. 剂量调整应依据血糖总体变化趋势,而不是某一次的血糖数值。
  7. 优先调整餐后血糖最高的相应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8. 剂量调整不宜太频繁,每次调整后应观察2~3天判断疗效。
  9. 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不宜盲目增加夜间睡前中效胰岛素的剂量。一定要先监测夜间凌晨的血糖,看看患者夜间是否发生过低血糖。如果夜间无低血糖发生,则应增加晚上睡前胰岛素的剂量;如果夜间有低血糖发生,则应减少晚上睡前胰岛素的剂量。
  10. 胰岛素治疗必须建立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之上。在胰岛素治疗期间,无论是进食量、运动量以及情绪都要保持相对稳定,据此摸索全天血糖波动的规律性,调节胰岛素的剂量。

 

血糖监测需要注意什么

 

       妊娠期间,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妇血糖会逐渐升高,因此,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及时指导调整胰岛素用量。自我血糖监测包括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以及夜间的血糖。监测频率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血糖波动越大,病情越不稳定,监测频率越高;反之,可减少血糖监测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肾糖阈下降,在血糖正常或只是轻度升高时,尿糖也可以呈阳性。因而尿糖结果难以准确反映血糖水平,如果仅以尿糖加号来增加胰岛素用量,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所以,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以血糖为标准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夏季孕妇要少吃水果

 

       夏季本就是水果的季节,而且水果一直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平时大家为了保持身材吃的很少,可是一旦怀了宝宝,就会无节制的大量吃水果。而大多数水果都含有较高的糖分,特别是夏季人们最喜爱糖分多的西瓜。

 

多运动、多吃蔬菜、多喝水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会导致孕妇高血糖、高血压、早产、羊水过多等。对胎儿来说,早期高血糖易致畸形、流产、死胎、巨大儿,新生儿则易并发低血糖,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所以,为了避免糖尿病找上门,孕妇要少吃水果,多运动。可以适当的去公园走走,多吃一些蔬菜,蔬菜含有较高的营养,补充身体元素,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