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科普 知肿瘤】宫颈癌,知多少(二)
宫颈癌能预防吗?
如果您做到了以下几点,您就可以远离它!
宫颈癌的发生与女性持续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有密切关系。我国30~50岁的妇女HPV感染率大约在20%~30%左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积极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
(一)宫颈癌筛查(TCT检查)
宫颈癌的初筛普查是预防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切实可行的方法。阴道脱落细胞的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简便易行,准确性高。国内外有不少事实表明,开展普查、普治可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普查时还可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
根据《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的建议,筛查的对象包括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而性生活过早、有多个性伴侣、免疫功能低下、吸烟、卫生条件差和性保健知识缺乏的高危妇女人群则是筛查的重点。筛查时一定要正确对待和处理检查结果。
普查时或平时检查出的相关疾病可分为几类,即炎症、湿疣、良性肿瘤、癌前病变及癌。对于它们,我们要怎样应对呢?
1、对于炎症和湿疣的患者,必须给以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并在治愈后重复涂片以排除假阴性。
2、对疑有良性肿瘤的患者,必须进一步明确诊断,如确有良性肿瘤,应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恰当的治疗。
3、对疑有癌前病变的患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年龄、生育要求及医疗条件而分别对待。对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者(癌转移率高且常与原位癌并存),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可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并术后定期随诊。经活检证实为浸润癌者应转送肿瘤专科医院或有治疗经验的医院进行治疗。
对宫颈癌的初筛普查及防治,在社区范围内或主持普查的单位要建立随访制度:建立一个可靠和稳定的随访管理系统,才能保证筛查的全部效力,使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康复得到指导和保证。
(二)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它与早婚、早产、多产有密切关系。因此,积极推行晚婚和计划生育,实行优生优育,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三)讲卫生和保持正当性行为
避免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紊乱。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妇女要加强月经期、产褥期和性生活卫生,男、女双方应有专用器具洗涤外生殖器,特别是同房前的清洗。月经期和产褥期要避免同房。
(四)加强保健工作
积极治疗妇科疾病,如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白斑,息肉以及生殖道滴虫、真菌等感染。
(五)关注男性健康
应注意包皮的清洁,包皮过长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性生活前应注意清洗干净。
(六)临床异常患者要进行随访
临床异常包括:①性交后或经期之间,或绝经后阴道出血;②宫颈良性病变经电灼、抗生素等治疗后复发者;③可疑宫颈病变,如白斑、肉眼可见肿瘤等。上述患者应转至妇科门诊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以明确诊断。
(七) HPV疫苗
2006年问世的HPV疫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并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目前,宫颈癌疫苗主要是针对HPV16和HPV18型病毒。因为约有70%的宫颈癌是由于感染了高危型HPV16或HPV18这两种病毒而引起的,所以接种HPV疫苗可以对抗70%以上的HPV 感染并提供至少5年的保护。一般来讲,9~26岁的女性比较适合接种宫颈癌疫苗。由于以性行为为主的接触是HPV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因此,专家们认为,从疫苗预防效果及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讲,最适宜接种的是那些尚未发生性行为的年轻女孩。当然,就像很多疫苗一样,宫颈癌疫苗也不是一个疏而不漏的“金钟罩”。要做到全面预防宫颈癌,最好的方法还是“疫苗+筛查”的双重保障。
在我国,宫颈癌疫苗接种还没有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现阶段宫颈癌防治工作的重点仍然以筛查为主。因此,女性每年定期进行常规的宫颈癌普查或体检仍然非常重要。
谁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发生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其发展成为宫颈浸润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7倍。而容易发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以下10类人中:
1、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交频繁者。2、初次性交年龄低的女性。
3、其男性性伴侣有其他宫颈癌性伴侣的女性。
4、现在或既往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女性。
5、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
6、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多种性传播疾病混合存在的女性。
7、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
8、吸烟的女性。
9、有过宫颈病变,如患有慢性宫颈炎未及时治疗、CIN及生殖道恶性肿瘤病史的女性。
10、曾经患有或正在患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女性。
上述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及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治疗。
宫颈癌治疗结束后要定期复查吗?复查应包括哪些项目?
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宫颈癌治疗结束后应定期随访复查,复查的目的为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及时治疗。目前多数医生建议治疗结束后一年内应每2个月检查一次,第二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以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每次检查的项目包括妇科盆腔检查、细胞学涂片检查、盆腔和腹部B超检查、颈部和腹股沟区淋巴结B超检查、胸片检查、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检查等。如发现可疑复发病灶,可酌情行CT、MRI或PETCT检查,或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摘自《癌症离你有多远》妇瘤篇 作者:高雨农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