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暨中美质谱检验论坛顺利召开

上海检验医学分会 4123 2014-08-28

2014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暨中美质谱检验论坛顺利召开

2014年8月21日至23日,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上海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共同主办的2014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暨中美质谱检验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生化学组组长、北京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张捷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席。


会议的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生化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检验科副主任关明教授主持。会上首先由上海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主任沈立松教授,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生化学组组长、北京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张捷教授,以及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颜世洁教授致开幕辞。三位领导在致辞中感谢了各位与会专家及代表的积极参与,肯定了学组同仁近年来在临床生化检验与应用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明确了本次大会的主题与热点方向,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次大会主题鲜明,关注了肾病及代谢性疾病两大国内高发病率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的前沿热点问题并且关注了质谱检测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8月22日大会报告的上半场,吕元教授和申子瑜教授担任了会议主持人。大会主席张捷教授带来了“NGAL在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的报告,阐明了NGAL在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开拓了急性肾损伤治疗新靶向的研究思路。美国临床化学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Chemistry,AACC)主席Steven H. Wong教授介绍了“Towards Personalized Immunosuppressant Therapy enabled by Pharmacogenomic and Pharmacometabolomic Biomarkers”,阐述了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代谢组学对于未来发展个体化医疗的重要性。在下半场大会报告中,会场主持人由沈立松教授和郭健教授担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潘柏申教授详细解读了2013 ACC/AHA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指南以及来自全球临床心血管界及检验界对于该指南支持与反对两方面的意见和理由,引起了大家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血脂控制标准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的新思考。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临床化学和特殊化学实验室主任孟庆贺教授介绍甲基乙二醛在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中的治病作用和机理,以及甲基乙二醛作为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评价。通过聆听各位知名专家的精彩演讲,开阔了每一位与会者的国际视野,激发了与会者对肾脏疾病和代谢疾病标志物未来研究方向的灵感与思路。


在代谢病的实验室诊断分会场,陈鸣教授和贾玫教授担任了分会场主持人。关明教授介绍了SCAR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张传宝教授阐述了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的相关问题。范列英教授介绍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以及临床应用。高春芳教授带来了原发性肝癌异常生化代谢的询证研究。黄宪章教授详细介绍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学评价。马妍慧博士讲述了LC-MS检测尿肌氨酸方法建立及其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而在肾病的实验室诊断分会场,张义教授和李敏教授担任了分会场主持人。段勇教授介绍了肾脏损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刘蕊教授结合天津的实际经验介绍了天津市临床实验室尿蛋白检测调研及改进计划。汪俊军教授着眼于循环miRNA这一新的肾脏疾病生物标志物。邱玲教授分析了ISO15189检查最常见的缺陷项。郑芳教授带来了冠心病易感SNP和基因组DNA总体与区域甲基化的质谱筛查研究。邱广斌教授阐述了MYCT1这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各位专家紧扣会议主题,介绍了大量关于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新标志物的开发应用以及已有检测指标的标准化及一致性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在8月23日举办的中美质谱检验论坛的上半场,崔巍教授和潘柏申教授担任了论坛主持人。Wong教授再次以风趣幽默的方式为大家讲述了质谱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讲课中Wong教授旁征博引,重新定义了中心法则,将听众的思维角度提升到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的高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岩教授从质谱检测的基础原理及仪器分类出发,对于质谱技术应用于基础科研及临床检测的方向和前景做出了逐一阐述。中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郭玮教授介绍了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的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性能评估,参考区间及嗜铬细胞瘤诊断切点的建立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树立了一个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标准模式。质谱论坛的下半场的厂商卫星会议由潘世扬教授和王华梁教授主持。

2014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暨中美质谱检验论坛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共收录来自全国各地的论文投稿137篇,为鼓励与表彰全国学者在生化领域积极探索并获得重要发现,经论文评审委员会评选出12篇优秀论文。12位优秀论文作者分别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春艳、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徐晓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艳亮、中国医学科学院方慧玲、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郑昭景、上海迪安医学检验中心陈春、日本松本生命科学张春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琰、天津人民医院吴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心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贾珂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成。12位优秀论文作者在分会场进行了精彩的论文汇报,同时参会同道热烈提问,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与互动。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潘柏申教授主持了会议闭幕式,总结了本次会议国内外专家云集、面向临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讲台三大特点,之后回顾了整场会议许多精彩难忘的瞬间,接着对12位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表彰。最后随着大会主席张捷教授的宣布,整场会议圆满落下了帷幕。


本次会议气氛热烈,专家们精彩的演讲引发与会者的激烈讨论和提问,引领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引发了人们对肾脏疾病和代谢疾病这些日益威胁人类健康问题的深刻关注,推动了质谱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和不断发展。


(上海检验学会 关明  供稿)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