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糖核酸 诱发胃癌的推手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的密切关系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一种小核糖核酸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癌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成果促进了对胃部病态形成的了解,将有助于弄清幽门螺杆菌诱发炎症的机制以及胃癌发病的原因。
研究人员让长爪沙鼠感染幽门螺杆菌,约两个月后收集了沙鼠的胃上皮细胞,发现一种名为miR-210的小核糖核酸表达显著降低。研究人员调查了miR-210的功能后,发现它在胃上皮细胞中表达后,细胞增殖就受到遏制,但是遏制其表达,则会促进细胞增殖。
研究小组在实验中确认,miR-210直接控制着 STMN1基因和DIMT1基因。miR-210的表达降低后,上述两种基因的表达就会明显增加。STMN1基因被认为是在包括胃癌在内的肿瘤形成早期发挥重要作用的癌症基因,而能促进胃上皮细胞增殖的DIMT1基因也被认为有可能是一种新的癌症基因。
研究人员让长爪沙鼠感染幽门螺杆菌,约两个月后收集了沙鼠的胃上皮细胞,发现一种名为miR-210的小核糖核酸表达显著降低。研究人员调查了miR-210的功能后,发现它在胃上皮细胞中表达后,细胞增殖就受到遏制,但是遏制其表达,则会促进细胞增殖。
研究小组在实验中确认,miR-210直接控制着 STMN1基因和DIMT1基因。miR-210的表达降低后,上述两种基因的表达就会明显增加。STMN1基因被认为是在包括胃癌在内的肿瘤形成早期发挥重要作用的癌症基因,而能促进胃上皮细胞增殖的DIMT1基因也被认为有可能是一种新的癌症基因。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