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点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血糖的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只根据一次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
1.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
2.餐前血糖:是指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值。
3.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值。
4.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其他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值:如睡前血糖、午夜血糖等。
如何确定知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
但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每周需要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具体适用于以下情况:
1、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尤其带胰岛素泵者)的患者。
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3、血糖控制不佳、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5、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6、妊娠期的患者。
7、各种打乱平时常规生活的情况,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1.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
2.餐前血糖:是指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值。
3.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值。
4.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其他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值:如睡前血糖、午夜血糖等。
如何确定知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
但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每周需要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具体适用于以下情况:
1、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尤其带胰岛素泵者)的患者。
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3、血糖控制不佳、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5、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6、妊娠期的患者。
7、各种打乱平时常规生活的情况,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