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小板估算公式的困惑

作者:徐奕胜  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19-10-18

之前,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一例末梢血结果引起的思考》提到关于血小板的估算公式,有检验朋友表示不懂。其实,它是根据北京协和医院张时民教授编写的《血象--外周血细胞图谱》第2页,原文段落如下:

 

“还可根据血涂片上血小板分布情况初步评估与仪器血小板计数结果的一致性及复核。如果每油镜视野中平均1个血小板,相当于PLT计数结果的10×109/L,以此类推。或者通过血片推断血小板数量,选择血片中分布均匀、无异常聚集或纤维蛋白丝的区域,通过血涂片可大致估算血小板数量,方法为,血小板(×109/L)≈每油镜视野中血小板平均个数×15(×109/L)。”

 

经借鉴此方法,工作中发现:血涂片染色佳、淡粉色、红细胞蝶状感,无染料沉渣干扰,选择体尾交界处进行PLT估算,自己估算出来的PLT总数基本都高于仪器测试结果。例如,PLT增多患者仪器计数为PLT:700×109/L左右,自己估算则为900×109/L左右。相差有点悬殊,甚是困惑与不解,究竟为何缘故?

 

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翻看《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四版》第23页也有记载关于PLT估算的方法,原文段落如下:

 

“血小板数量估算原理   使用与红细胞相同的方法,系统可抓取到血小板的概览图,并可将概览图中的血小板数量换算为平均每高倍视野下的血小板数量。用血细胞分析仪执行30个连续血液样本的血小板计数。对每个样本涂片染色,计数每个高倍视野下的血小板平均值。再用本系统检测这30个样本,计算出高倍视野下每个样本的平均血小板值。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到的血小板数值除以这个平均值即为每个样本的转换因子。计算30个转换因子的平均值即为血小板的估计因子。样本血小板数量=平均每高倍视野的血小板数量×血小板估计因子。”

 

操作规程的PLT数量估算需要PLT的估计因子,而估计因子需选取30分样本进行上机测试、染色镜检,最后统计得出,辗转多次,这在实际工作中似乎显得有点不太实用,繁琐、复杂,但却更为稳妥。

 

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张时民教授的PLT估算公式,简单快捷,但也存在误估、估高情况,到底该怎么解开这个困惑呢?2019年9月28号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细胞形态学培训班,也请到了张时民教授亲临现场讲课,自己带着疑问在会场休息时间请教了下。

 

原来,张时民教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马上就讲解了其中缘由,油镜下估算PLT会存在与仪器相差大的情况,其实,是和我们的显微镜有关!

 

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什么,竟然和我们的显微镜有关?没有听错吧,是的,你的确没听错!不知道大家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有没有关注过显微镜的目镜直径??例如,在这台显微镜看的油镜视野,目镜呈现的图形是这么大;但要是换一台其它型号或其它牌子的显微镜呢,目镜呈现的图形就未必和之前的一样大!这就和显微镜的目镜直径息息相关。

 

张教授表示:当时在编写这本专著时候,没有特别标注当时的显微镜牌子、型号、目镜直径大小。所以,不同医院使用的显微镜不同,会导致每个人看到的视野范围大小不同,也就出现了PLT估算值相差大缘故。

 

查看科里两台同牌子、不同型号的显微镜得知:奥林巴斯显微镜CX31配备的10倍目镜,视场直径为20mm;而奥林巴斯显微镜CX21配备的10倍目镜,视场直径为18mm。换言之,即便是同一张血涂片,在这两台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看到的视野范围大小是不同的,视场直径更大的,视野中看的范围更广些。

 

再次查阅国家标准《显微镜可换目镜的直径》(GB/T 22132--2008)说到:可换目镜的直径d为23.2mm、25.0mm、30.0mm、34.0mm。当然了,如要更换目镜,需同厂家、相匹配的物镜,否则也是有误差的。

 

至此,关于血小板估算的困惑,总算是找到了一个确切的答案。经过这次的培训开会,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想要在专业内快速的成长,不仅需要多看书、多听讲课,还需要多问问题、多思考问题。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