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生物组同事在培养中发现一个难以辨别的细菌,观其菌落大小、形态、细菌染色镜检、初步实验,同事无法确定为何细菌,后求助于省级医院才得知这是一个极为少见的细菌,甚至一些从事微生物检验多年的老师也所知甚少。


案例经过


19年12月14号,肾内科送来一血培养(血液为血透置管静脉端),患者信息:女,53岁,临床诊断:慢性肾病5期。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史10余年,并维持性血液透析7年余。

 

患者于13号下午突然发热,体温39.5℃,临床考虑存在感染,遂取血透导管里的血液注入血培养瓶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数日,血培养仪报警,同事从瓶中抽取少许血液进行接种、血涂片染色镜检。初步镜检为:革兰阳性杆菌,如图1。

 

12.jpg

图1

 

随后,难点开始出现了~~接种出来的细菌培养,出现较多的黄色菌落(优势菌),少许白色菌落,如图2,同事挑取黄色菌落进行纯培养,这些黄色菌落到底是什么菌?同事以多年微生物经验观察菌落形态、特征、结合镜检结果,初步做触酶、氧化酶试验,也无法大致判断出个所以然。

 

13.jpg

图2

 

隔天,将纯培养的黄色菌落拿出来再观察、染色涂片镜检。如图3、4

 

14.jpg

图3

 

15.jpg

图4

 

纯培养的细菌:可见菌落个头较小,黄色,镜下形态为革兰阳性杆菌。由于依旧无法鉴定出其菌属,在求助于省级三甲医院老师后,将平皿密封邮寄出,等待省级医院的质谱分析结果。


案例分析


待质谱分析出来后,此菌为:纤维化纤维素菌!结果出来后,省级医院老师也对其做了触酶、氧化酶及其他试验,最终肯定结果后通知了我们。

 

我们也翻阅相关书籍,发现对此菌记录可谓很少。《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陈东科和孙长贵教授主编)写到纤维化菌属(Cellulosimicrobium)为新确定的菌属,属于革兰阳性棒杆菌,在形态上不规则、需氧生长、不产芽孢,且不完全耐酸的富含G+C的革兰阳性杆菌,并非典型的棒状。

 

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中记载此菌划分为:需氧革兰阳性杆菌中不规则或棒状的需氧无芽孢杆菌。它是菌体两侧弯曲不平行。

 

关于其鉴定的主要特征如下(参照《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

  • 氧化/发酵:F(发酵)

  • 触酶(+)

  • 动力:V(V指可变的)

  • 硝酸盐还原:V

  • 尿素酶:V

  • 水解七叶苷:(+)

  • 葡萄糖产酸:(+)

  • 麦芽糖产酸:(+)

  • 蔗糖产酸:(+)

  • 甘露醇产酸:(-)

  • 木糖产酸:(+)

  • CAMP:(-)

  • β溶血:(-)

 

此菌其他特征:水解黄嘌呤。纤维化纤维菌即原来的溶(解)黄嘌呤厄氏菌。

 

再次辗转查询、请教老师,得知此菌极为少见,但在土壤中常见。经与临床沟通得知:患者住乡下,常年下地劳作,疑似劳作时感染。由于此菌无药敏折点(依据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临床上按照革兰阳性菌治疗,且患者有菌血症症状,故使用哌拉西林药物抗感染。

 

【特别鸣谢】

感谢江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老师们的帮忙!

 

总结


在检验工作中我们多少都会遇到些自己无法处理和解决的疑难问题,此时不应敷衍了事,势必刨根问底,虚心向众多大咖、老师们请教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精进自身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检验报告。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