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肺科医院检验科陈军的手已长满红斑谈起

作者:包广杰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4416 2020-02-07

 


昨天,即2月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来了!新闻早班车”,其中的“社会”栏目报道了这样一则配图新闻:

 

武汉肺科医院检验科的陈军负责核酸检测,因为每天要戴着橡胶手套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陈军的手已长满红斑。

 

来了!新闻早班车(人民日报  昨天)

 

 

看罢这则新闻,在为我们的同行——武汉检验科医生陈军点赞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最终提出了些许质疑以及本人的思考结果:

 

第一:精神可嘉,但工作方式不应提倡。

 

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还是戴着橡胶手套,精神可嘉,但工作方式不应提倡。即使没有过敏体质,这样下去,双手长满红斑也是必然的!

 

建议最多4~5小时,把手套去掉,让双手透透气,也让我们的同行们,喝些水,吃饭,休息一下,毕竟,我们是人,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也有暂停运转的需要,过度使用,只能损害。

 

 

会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无独有偶:痛心!这位90后医生倒在了抗疫一线(人民日报 ,前天)

 

湖南衡阳的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因多日连续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于2月3日猝死离世。他是1992年出生,从大年初一起,加入高速路口排查团队,坚持值班,并独自负责卫生院仓库医疗物资分发,连续多天奋斗在防控一线。3日零点,宋英杰值班结束交接完班后回到宿舍,因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

 

 

第二:报道可能失真


每天要戴着橡胶手套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


不可能,作为一名资深检验师,第一直觉是不可能,每天要戴着橡胶手套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是不可能的。

 

仅靠直觉是不行的,我又和我们科室的同行探讨、求证,特别是和最接近核酸检验的免疫室同事交流,他们戴手套也很少连续超过5小时的,因为一般来说,8点上班,7点50或者更早一点,开始戴手套做检测,12点左右可以下班,当然,延后情况也有,但超过13点很少。当然了,疫情特殊时期,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也是可以想象到的,但“每天要戴着橡胶手套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还是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央视新闻:疫情直播,昨天即2月6日,请到了两名奋战在一线的护士:一个是武汉同济大学附属医院护士,疫情开始,她最早借调到金银潭医院工作至今;另外一名是来自安徽驰援武汉的护士长(抱歉,名字,我没有记清楚,网上没有查到),她们都谈到,连续工作时间,现在一般都是4小时或者5小时。且也轮流休息。这也是我提出质疑的一个佐证。

 

也许,采访记者或者报送材料的写作者以及编辑不够严谨,把累计工作12个小时以上,误写成了“每天要戴着橡胶手套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 ,两字之差,意义大不一样,也会引起读者的怀疑。


第三:不迷信权威,质疑权威,需要勇气


昨天晚上,我写此文,我爱人看到标题:质疑人民日报……,就极力劝阻我,还差一点和我吵起来。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人民日报,难道就没有失误的地方,况且还是他们的公众号,海量的工作,失误一下,也难免,我们为什么没有这个勇气。

 

想起了钟南山,多年前,就敢质疑权威,说出真话。如今84岁的他,又一次质疑了权威,及早说出了真话,难道我们国人,不都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吗?!


“检以求真,验以求实,学以求新”的检验人,无论工作,还是做人,都有此精神!!!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