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探究竟,原来是“你”在作怪!
案例经过
周三上午,一个有序忙碌的正常工作日进行中,我已然忘情于微生物室“痰标本”世界里,竟浑然不知体液组王医生何时到我身后,若不是她那熟悉且略带兴奋的声音惊扰到我,恐怕我还徜徉其中寻觅那久违的不期而遇。此时我转身问道“哪里有虫子?刚才没听太清?”王医生回道“粪便中有虫子在动”。一听此话,惊喜之外透着几分激动,因为在体液工作许久的我,从未粪便中见到寄生虫,对虫子的认识仅限于图谱。带着对未知虫子的“渴望”,立即显微镜镜下一探究竟,确实看到有游动的虫子,有鞭毛,脑库立刻出现“人毛滴虫”、“蓝氏贾弟鞭毛虫”还是可能存在污染的“阴道毛滴虫”。于是对标本分别涂片和推片染色加以鉴别。
直接涂片图片如下:
图1 瑞吉染色(100×10)
直接涂片染色,镜下令人失望,几乎找遍全片,形态依然无法识别。
随之又将标本加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推片,瑞吉染色,结果“惊艳”了。
图2 瑞吉染色(100×10)
图3 瑞吉染色(100×10)
图4 瑞吉染色(100×10)
清晰可见波动膜、鞭毛,确认过眼神,原来是“你”→ 人毛滴虫。
临床沟通
患者:男,69岁。主因“发热3天”入院。因“感冒”出现发热,就诊于当地诊所行“头孢抗生素”(具体不详)后体温降至正常,后再次出现发热,到我院就诊,予以“布洛芬、莲花清瘟胶囊”后患者仍间断发热,患者住院前因便秘自行口服野草后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3-7次/日不等。以 “发热原因待查”收住我院呼吸科。经沟通告知临床可能人毛滴虫感染引起腹泻,建议针对该病原体进治疗,经甲硝唑治疗后,患者出院,回家继续服用一周甲硝唑打虫。
人毛滴虫
人毛滴虫(T.hominis)隶属于动鞭纲毛滴虫目毛滴虫科,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结肠部位,以回盲部多见。本虫生活史只有滋养体期,无包囊阶段。滋养体大小7.7μm×5.5μm,呈梨形,有3-5根前鞭毛和一根后鞭毛,后鞭毛与波动膜外缘相连接,尾部游离,波动膜内侧有一个弯曲、薄杆状一个轴柱和波动膜。
滋养体既是繁殖阶段又是感染阶段,滋养体在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本虫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误食被滋养体的食物污染的食物和水可导致感染,此外也可经蝇类机型型传播。
图片来自网络
心得体会
粪便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看起来一个不怎么起眼的项目,但它能够提示的东西却很多,对于腹泻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通过粪便常规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再切入此病例,患者因便秘自行服用野草试图改善,这种盲目土法治疗值得深思,细究其因,是缺乏对中草药系统科学的认知,古虽有神农尝百草,可当时生产水平有限,不得以而为之,殊不知神农氏也多次中毒,由此可见代价是有的。其次中药讲究辨证施治,环境与个体差异不同,同一味草药用于不同的人群,其效果也不尽相同。终上所述,个人随意尝试是万不可取且及其危险的行为,要用科学谨慎的态度去对待,方才是对自己负责,对传统中医药的尊重。
参考文献
卢致民 李凤铭主编临床寄生虫检验.医学检验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