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院内会诊

作者:柳多橙   2019-04-28

在临床各种会诊中,邀请检验科会诊的机会不多。非常有幸,前几天参加了一次院内会诊。

 

那天上午,主任拿着会诊单过来:“明天上午10点,你和胡老师、微生物室的小黄一起,到ICU参加一个院内会诊。”我诚惶诚恐:“主任,我感觉什么也不会啊,平时不都是您去的吗?”主任说,“你们职称要慢慢上去了,也应该多参加一些这样的会诊积累经验,多学习就可以了,有附院的老师在,你怕什么!”

 

胡老师刚到我们科几天,是附院总院派下来指导我们工作的。自从我们县医院和他们结为“紧密型医联体”,成为他们的分院,总院每年都会派专家驻点,有护理的,检验的,也有临床指导手术的专家等,给我们县的群众看病提供了很多便利。想到能有幸和胡老师一起去学习,心里顿时踏实了很多。

 

胡老师谦虚地说:“我们先看看病人的资料。”

 

患者男性,71岁,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乏力3小时余”于2018年12月28日01时28分急诊入院。入院诊断:1、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2、梗阻性脑积水;3、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于2018-12-28 04:31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双侧脑室钻孔穿刺引流术,术后转重症医学科进一步监护治疗。重症医学科对患者进行了呼吸机辅助呼吸,予脱水、降颅内压、醒脑、营养神经、保护各重要器官功能,予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3.75g Q8h抗感染治疗,并取痰培养以明确病原菌进一步诊治。1月7日痰培养出产碱菌属,痰药敏试验示:该菌属对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敏感,故一直使用此药抗感染治疗。1月8日脑脊液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药敏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会诊理由及目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仍有反复发热,治疗效果欠佳。脑脊液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考虑合并有颅内感染。特请多科联合会诊,协助诊治。

 

我们查阅病人至今做的检查,刚入院时显示有空腹血糖7.0mmol/L,尿糖1+,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在(11.0~18.4)×109/L之间波动,粒细胞百分比在79%~83%,降钙素原0.14ng/ml(0-0.1),凝血功能正常。肝肾功能显示ALB 29.4g/L,肌酐133umol/L(45-97)。但我们没有查见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的结果,实属奇怪。

 

次日10点,我们如约到ICU医生办公室。我给大伙简单地介绍了胡老师,入座后才知道,临床科室来会诊的医师们早就到了,已经到过床边看过患者。主管医师给大家介绍了病人的情况。主持会诊的ICU的主任提出会诊想要解决的问题:1. 患者仍有反复发热,治疗效果欠佳;2.患者已术后第13天,仍有意识障碍,脑功能恢复慢;3.转科治疗事宜。

 

脑外科的主任首先发言:根据血象和患者情况,颅内感染诊断是明确的。目前高压氧治疗有禁忌症,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万古霉素抗感染;看体温情况再决定是否转科;脑功能恢复这方面联系康复科。胡老师发表了本专业方面的见解:1.患者脑脊液培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这个菌既是常见的污染菌,在皮肤表面定植,也在留置导管的患者采血过程可能带入污染,也可能是真正的致病菌。而患者缺乏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这对判断是否颅内感染至关重要。若有颅内感染,脑脊液细胞数、粒细胞比例应有增高,葡萄糖应会下降;胡老师和微生物室的小黄建议,重新送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留取的时候注意不要污染了。对于标本的采集方面也和ICU的医护人员做了比较详细的交流。2. 刚入院时显示有空腹血糖7.0mmol/L,尿糖1+,患者是老年人,应注意排除糖尿病;3.患者有插尿管,建议送中段尿培养排除隐匿性感染。分析得井井有条,我们不禁对胡老师刮目相看。

 

接下来是呼吸科主任发言:患者年龄大,术后,都是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患者有经皮穿刺气切套管置入操作,CT有肺部炎症,白细胞一直不降,感染肯定是存在的。治疗多天效果欠佳,可考虑根据药敏更换抗生素,如使用舒普深加万古霉素两联抗菌。临床药师的建议则是无论何种感染,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再次留取好标本后应立即使用两联抗菌,万古霉素有肾毒性,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至此会诊告了一段落。第一次参加会诊的讨论,有些想法想要记录下来:1.临床对送检脑脊液常规和生化不够重视,仅凭单独脑脊液培养就确定颅内感染。在诊断颅内感染中,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的作用甚大,难以替代。2.在标本采集方面,临床医护人员仍有少许误区。检验走进临床,共同交流,取得合格的标本是诊断的前提。3.在会诊中,我的思维仍留在如何分析我们的结果阶段,而临床想的是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需要我转变思维。在谈论病情的时候,许多临床知识我仍然不清楚,比如术后发热也有可能有血肿吸收热,那么热度应在多少范围以内?等等问题,显示了临床知识的匮乏,也对于综合判断病情的不利。以往总在谈检验在临床的地位,如果能帮临床解决问题,地位不言自明,有机会的时候却没有本事,枉谈地位。我想我需要多向临床学习,多用临床的思维来看待我们的结果。也希望临床能多给我们一些这样的机会,在参与中学习进步。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