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a)与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

作者:DDM
2021-12-16

所谓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通常指根据现有指南标准设定管理目标,当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后,尽管风险控制目标水平达到了一定标准,血压和血糖得以控制,但心血管疾病发病和事件风险依然存在。并且,即使综合考量多种危险因素,并同时开展预防或治疗,残余风险仍不能完全消除[1]。因此,为了不断降低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其风险管理指标,并且积极进行干预和管理。这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于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关键致病因素,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控制目标逐渐降低;第二,寻找并确认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残余风险的其它血脂异常因素。


对于LDL-C控制目标不断降低,以历年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为例,1994年指南中并未将LDL-C设定为明确目标;到2006年指南中将LDL-C控制目标设定为在基线为70~135mg/dL(1.8~3.5mmol/L)时,目标应达到<70mg/dL(1.8 mmol/L)或降幅≥50%;而到最新的2019年指南中,LDL-C控制目标已经下降到<55mg/dL(1.4mmol/L)[2]。


在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研究中,近年来脂蛋白a(Lp(a))水平升高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在多种指南中不断提及。并且随着PCSK9抑制剂的上市,促使临床更为关注。Lp(a)不仅含有LDL-C的所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有害因素,还含有一分子的载脂蛋白a(Apo(a))。Apo(a)结构与纤溶酶原相似,具有致栓作用[4]。对于高危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人群,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人群,增加Lp(a)作为管理目标,有助于进一步风险分层,并为临界风险人群明确治疗策略。最新的2019年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更是明确建议“每个成年人应至少检测一次”[2]。


《2017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中指出,当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之首,而且在今后10年CVD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5],因此,基于科学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研究,不断更新现有指标,以期更加全面、准确评估风险,不断消除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对于加强防治工作十分必要。


Note:对于Lp(a)检测中,由于Apo(a)在不同人群中受基因控制具有不同的表达量,其蛋白质折叠结构尺寸也不同,导致检测结果很容易受到影响,不能真实地反映Lp(a)水平[5]。贝克曼库尔特AU系列Lp(a)检测试剂,通过:(1)精确计算乳胶颗粒的尺寸/浓度比和抗体在乳胶颗粒表面的分布方式;(2)优化试剂校准品,在不同水平的校准品中,控制不同尺寸的Apo(a)亚型颗粒比例,使其更近似真实的病人标本;(3)采用特制的兔多克隆抗体,避免纤溶酶原或者Apo B对于准确性的影响,达到真实、合理地获得检测结果的目的。

6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