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与清蛋白比值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郭莉 黄丽 赵来 黄琳
【摘要】目的 改进糖化血清蛋白(GSP)测试和报告方式并评价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所有检测数据均来自我院2017.6—2019.9年间门诊和住院患者,共计10978例,以糖化血清蛋白GSP/清蛋白(AIB)比值报告结果,并将其比值更名为糖化血清白蛋白(GA),采用间接法对其进行参考区间调查,后续验证实验筛选正常人21例;选择GSP低值组13例;FRU高值组22例患者,并将其与对应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清蛋白结果列表比较分析。结果 统计所得GA95%人群参考区间为0.66%—0.97%。21位表观健康者20位GA结果(95.2%>90%)在确定参考区间之内;13例GSP结果偏低者,改进后GA结果均高于新的参考区间下限,在GSP高值组GA高值结果与GLU高值结果分别为95.45%,90.9%;而GSP高值为100%,GSP高值组不论GA和GS,两项与空腹血糖结果相关性较好,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而GSP低值组和正常组r值均比GSP高值组低,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GSP测试和报告方式的改进,不仅排除了多种因素对结果的负影响,而且提高了GA项目对评价血糖控制的效能,是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糖化血清蛋白;清蛋白;糖尿病;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
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血浆中的白蛋白及少部分其他蛋白分子与葡萄糖非酶糖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高分子酮胺结构类似果糖胺的物质,它的浓度与血糖水平成正相关,并相对保持稳定,日间变异小;而且测定不受进食、运动、即时血糖的影响。由于血清蛋白的半衰期为17~20天,故GSP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1~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GSP检测还有利于发现无症状低血糖,检验快速、简单、结果可靠、价廉,对于糖尿病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血糖监测指标,是反映糖尿病近期血糖水平灵敏指标之一,从而反馈患者短期疗效结果。笔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 有些GSP低值结果与血糖水平不一致且临床无低血糖症状,其结果势必给临床诊疗造成不便,为克服这种缺陷特尝试对测试和报告方法作出改进,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所有检测数据均来自我院2017年6月19日-2017年9月2日共计10978份标本,其中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其均经临床确诊;采用间接法进行新方法参考区间调查[1],健康个体认定标准:肝功能正常,其中ALT,GGT,TP,AIB必须正常;尿酸,肾功能,血脂血糖,GSP必须正常;影像学:肝脏超声无脂肪肝改变;无糖尿病史,无心脑血管病史。后续验证实验仍按前述标准筛选正常人组21例;选择FRU低值组非糖尿病患者13例;FRU高值组22例患者,并将对应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清蛋白结果列表比较分析。
2. 检测方法:血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清蛋白(ALB)采用溴甲酚绿法,试剂由北京首医临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糖化血清蛋白(GSP):采用NBT还原法,试剂由东软威特曼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提供,测定仪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本为血清。
3. 方法改进:以脱氧吗啡啉果糖—(1-脱氧-1-吗啡啉果糖)(DMF)为标准参照物进行比色测定,分子式C10H19O6N,分子量249D。DMF 2mmol/L相当于49.86mg/dl,借鉴糖化白蛋白测试方法[2],以GSP/AIB比值并换算公式为=100*0.2493*GSP/AIB[6];并把GSP/AIB比值定名为糖化血清白蛋白(GA),GSP厂家确定参考区间:1.2-1.85mmol/L。
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使用简明统计分析统计软件14.0版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经假设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二、结果
1. 正常人群参考区间:自2017年6月19日-2017年9月2日共计10978份标本中筛选出正常标本,再经采用Dixon法剔除离群值,最后获得79个GA预期表观健康结果,正态性检验(矩法):偏度系数=0.2351,标准误=0.2705,u=0.8690,P=0.3848峰度系数=-0.3470,标准误=0.5350,u=-0.6486,P=0.5166,结论:按α=0.0500水准,不拒绝H0,认为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统计所得:均值为0.81,SD为0.08,GA 95%人群参考区间为0.66%-0.97%。
2. 参考区间验证:仍按前述方法和标准从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筛选21例表观健康者,结果见表1。
表1所列21位表观健康者20位GA结果(95.2%>90%)在确定参考区间之内,只有1位健康者GA结果为0.64,稍低于参考区间下限。
3. GSP结果低值组:改进后的GA结果与血糖结果比较,见表2。
表2、3显示13例GSP结果偏低者,改进后GA结果均高于新的参考区间下限,1位女性患者,79岁,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并发肺部感染且痰液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显示多重耐药,GLU结果为4.4mmol/L,但GA结果为1.14%,高于参考区间,白蛋白25.1g/L。
4. GSP结果高值组:改进后的GA结果与血糖结果比较,见表4。
本组患者21例确诊为糖尿病。1例门诊患者空腹血糖7.15mmmol/L,FRU为1.94,AIB为50.1g/L,GA为0.97处于参考区间上限但未复检;结合血糖历史检验结果多在6.0-7.0之间,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从列表4和5看GA高值结果与GLU高值结果分别为95.45%,90.9%;而FRU高值为100%。
表6显示GSP高值组,GA和GSP两项与空腹血糖结果相关性较好,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而GSP低值组和正常组r值均比GSP高值组低,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目前临床常规化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评估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作为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但因其时间跨度较大,据此调整用药干预似显有些滞后,检测糖化血清蛋白虽能反映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但因其检测受多种因素特别是血清低蛋白影响而令其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参照糖化血清白蛋白测试结果计算方法,对GSP检验和报告方式改进,以GSP占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最终报告结果。并采用间接法对其进行生物参考区间调查[1],经统计确认参考区间为0.66%-0.97%。从表1结果验证分析表明[3],所定参考区间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表2、3显示13例GSP结果低值组而非糖尿病者,大部分AIB结果虽然在正常范围,但低于40g/L,表明较低浓度血清蛋白对GSP结果造成明显负影响,这与既往文献记载基本相符[7];改进后GA结果12例均位于新的参考区间之内,且与血糖结果及临床诊断相符。另1例女性患者,79岁,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并发肺部感染且痰液细菌培养阳性,药敏实验显示多重耐药,空腹血糖为4.4mmol/L,而GA结果为1.14%,高于参考区间,清蛋白25.1g/L;考虑这种高值GA可能因清蛋白浓度过低造成相对增高,还是另有原因尚待探讨。
GSP高值组患者22例,21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从列表4和5看,GA高值结果与GLU高值结果分别为95.45%,90.9%;而GSP高值为100%,相关性分析显示,GA和GSP与空腹血糖水平呈现正相关,且GA比GSP相关系数及P值更好,本文结果与邓淑文研究结论相近[5]。有作者认为如患者同时期内HbA1c与GSP两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明显,在排除检测误差后,患者多因即时空腹血糖及2~3周平均血糖差异而导致HbA1c与GSP不一致[4],突显GSP比糖化血红蛋白更具敏感的时效性,对及时调整用药调控血糖水平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临床将GSP纳为评估糖尿病近期血糖平均水平灵敏指标的根本原因。本研究中发现GSP和GA与空腹血糖(FBG)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佐证了这一结论。
总之,GSP测试及报告方式的改进,不仅排除了多种因素对结果的负影响,而且提高了GA项目对评价血糖控制的效能,是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沈隽霏, 宋斌斌. 间接法建立生物参考区间[J]. 检验医学, 2015,30(4): 391-396。
刘宦蜃,廖风仪,刘明洲. 用糖化白蛋白与DMF作标准物测定血清果糖胺的比较. 临床检验杂志,19951(3): 135-136.
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2013-08-01实施.
陈学,龙静,杜梅英, 等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医刊, 2015, 50(7):72-75.
邓淑文. 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监测的价值. 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29):4055-4056.
陈立新, 张靖宇, 王丽芳, 等果糖胺/血浆清蛋白与果糖胺/血浆总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 38(16):2288-2290.
初开秋,周淑华,张少燕. 血清清蛋白浓度对果糖胺浓度的影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2( l): 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