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会议纪要

作者:DDM
2021-12-16

2019年岁杪,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猝不及防,很快波及全球,酿成自1918年流感大流行之后全球最为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在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之际,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于2020年9月25日上午在山东青岛世博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成彬教授、山东省医学会包文辉会长、中华医学会纪委顾法明书记致辞。王成彬教授作为本次大会主席,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予以热烈祝贺。他表示,本次大会是我国进入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后中华医学会举办的第一次线下大型学术活动,其成功举办离不开学会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细致关心和鼎立支持。王成彬教授肯定了全国检验工作人员在抗疫工作中的成绩,对今后工作中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保障、新型检测技术的研发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与期望。山东省医学会包文辉会长就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向大会组委会及检验医学分会致以祝贺,并向来自抗疫一线的检验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包会长同时回顾了山东检验医学的发展历史,对山东检验同仁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华医学会纪委顾法明书记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高度赞扬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和全体检验工作人员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所展现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战斗精神,指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检验同仁肩负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勇敢承担科研攻关任务,为救治病人、防控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顾书记表示,本次大会结合线上线下同步举办,创新了检验会议的形式,向会议筹办过程中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致以感谢。

86.jpg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潘柏申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传新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府伟灵教授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欧启水教授主持了大会学术报告。山东大学陈子江院士通过视频就临床循证研究中的挑战进行了探讨,针对检验技术在胚胎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广泛应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北京大学法学院孙东东教授就医疗损害责任立法变化,以《民法典医疗损害侵权的新变化》为题进行了报告,针对新《民法典》中与卫生健康相关的条款变更进行了详细说明,提示了检验医学实践中的法律相关注意事项。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带来了题为《从不典型病毒性肺炎到COVID-19》的报告。报告就新冠病毒的病毒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发展及克力芝、瑞德西韦临床实验等一线医务人员所关心的新冠病毒防控关键点进行了阐述。王成彬教授以统揽全国检验医学学科发展全局的角度,做了《检验医学学科发展的思考》的报告。报告就检验医学学科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检验医学“结合临床、走向国际”的发展目标,对检验医学学科的未来寄托了殷切的期望。

87.jpg

次日的大会报告精彩依旧。首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的母义明教授带来《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的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享。报告先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糖监测的历史方法进行了介绍,随后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TIR(目标范围内的时间)血糖监控指标展开介绍。HbA1c可用于临床监测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是糖尿病患者长期临床结局(大血管事件/微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与低谷之间变化不稳定状态,众多因素(饮食、药物、运动等)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血糖波动激活多种途径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TIR是新近的评估糖尿病控制达标的指标,数据显示,TIR能更好的反映相同HbA1c时低血糖的发生状况和血糖变异程度,TIR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显著相关。母教授指出,糖尿病治疗从单纯关注血糖控制发展到以远期心血管结局为关注点的时代,HbA1c、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均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三者统称“血糖三角”。兼顾“血糖三角”的糖尿病管理措施即“糖尿病管理三角”已经成为新兴的治疗策略。

88.jpg

接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霍勇教授带来《心脏科医生与检验科医生的对话》的报告,霍教授从临床上的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的相关指标及诊断方法入手,主要围绕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钙蛋白(cTnI/T)、NT-proBNP/BNP、血脂谱和POCT展开相关分享。以HCY为例介绍,2006年美国高血压协会(AHA)和脑卒中协会(ASA)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列为脑卒中的重要风险因子之一,并定义为HCY>10μmol/L,HCY的升高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型高血压),HCY下降与脑卒中下降显著相关。HCY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点是:经典、广泛应用、灵敏度高、费用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速率法则是一种新型酶法。报告指出,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方法学之间的可比性及方法的标准化也是急需研究的问题,同时,针对HCY霍教授向检验医学界提出了疑问,如HCY的切点怎样选?检测方法选择?变异率怎样控制?对于POCT用来诊断AMI,数据显示,POCT阴性不能排除AMI,阳性结果对于AMI诊断有直接提示作用,如何定位POCT的临床价值?准确度如何提升?都是需要检验医学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接下来,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带来《精准肿瘤学新实践》的报告。报告指出,肿瘤治疗模式经历了80年代的循证医学—90年代转化医学—2010年代精准医学—现在的智慧医学阶段,肿瘤的治疗由传统的切除到精准医学年代的靶向治疗,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理/工/信等学科,分子/解剖影像)的跨界融合,推进了精准个体化新设备新技术新策略的出现,从而实现肿瘤的个体化诊治。报告同时对肿瘤治疗模式与进展、癌症免疫图谱、免疫治疗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通过数据展示了早用免疫治疗的优势所在及巩固治疗。

89.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李亮教授带来《结核病检验技术现状、进展及展望》的分享,报告主要从结核病流行现状、结核病检验技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核病检验技术进展及展望进行论述。报告指出,结核病实验室检验具有重要意义,是结核患者发现第一关、传染性患者发现的唯一技术、疗效判定的金标准等。随后对结核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影像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及临床治疗、耐药分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于结核病检验新技术进展,李教授通过实际设备举例,同大家分享了新技术对旧技术的补充/取代。如,TB-LAMP试剂盒(日本荣研):超快速提取纯化与Loopamp检测试剂盒(LAMP)相结合,手动操作,灵敏快速,与显微镜检一样,直接检测痰液;雅培公司研发的Abbott m2000 RealTime系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平台,基于对结合特有基因IS6110检测患者标本是否结核。最后,李教授对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未来要继续寻找更快、更敏感、更方便的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成为主角;及时诊断技术大有可为;进行自动化平台的研发。

90.jpg

大会报告的最后一位讲者是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的李莉教授,她带来了《肥大细胞在新冠病毒促进气道黏液高分泌中作用机制》的报告,主要对SARS-CoV-2与气道黏液高分泌、肥大细胞在新冠肺炎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进行了分享。李教授首先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全球流行现状、病毒的结构特性、入侵机制及病理损伤进行科普。解剖结果显示,新冠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气道黏液堵塞是新冠肺炎致死的主因之一。报告随后对气道黏液分泌机制、肥大细胞作用机制展开介绍,提示SARS-CoV-2感染中肥大细胞调控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免疫效应机制,形成有效的干预措施是解决COVID-19临床救治难题的关键。研究结果显示,肥大细胞通过ACE2和PRR应答SARS-CoV-2,对SARS-CoV-2应答具有特殊性,肥大细胞促进SARS-CoV-2感染气道MHS。

除了主会场,其他分会场的专题论坛也是引人注目,“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的病原学诊断”论坛、“分子诊断临床应用新进展”论坛、“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与免疫检验”论坛、“检验与临床对话(MDT)”论坛、“细胞形态学诊断专场”论坛、“新技术在临床检验上的应用”论坛等同期开讲,下面为大家带来分论坛的精彩内容。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与免疫检验”论坛,以免疫学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为背景,专家分享各自的学术研究进展,并结合自身研究,为未来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更早期的诊断依据和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首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的孔英君教授带来《PCT和IL-6辅助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的报告。报告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现状和危害、PCT/IL-6用于辅助诊断的价值和PCT指导抗生素使用价值进行分享。大部分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LRTI)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然而就诊的LRTI患者中,很大一部分被给予抗生素治疗,导致抗生素的滥用,所以早期的明确诊断将成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关键。随后,报告通过系列研究数据提示PCT和IL-6的诊断价值:PCT和IL-6是感染性疾病早期敏感的炎症标志物,PCT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优于CRP,PCT在细菌所致CAP患者中显著升高,可辅助判断CAP的病因,除了CAP外,PCT还可以用于其他类型肺炎(VAP/HAP)的辅助诊断,PCT检测可减少不必要的血培养,IL-6可用于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辅助诊断,联合PCT和IL-6检测可用于肺部细菌性感染辅助诊断。PCT指导LRTI患者抗生素使用可减少抗生素暴露,而不影响临床结局。

接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的陈葳教授带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中IGRA的应用实践》的报告。报告主要从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概况、IGRAs-ELISA和T-SPOT.TB的比较、IGRAs方法学改进展开分享。2020年指南仍然推荐TST或IGRAs用于LTBI的检测,IGRAs即γ-干扰素释放试验,包括IGRAs-ELISA和T-SPOT检测方法。本实验室采用IGRA-ELISA和T-SPOT.TB对结核感染的患者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并对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陈教授最后进行了总结,IGRAs的使用各国临床指南要求不一致;对于低收入国家建议风险人群先行TST,TST阴性后进行IGRAs提高其诊断灵敏度,对于接种卡介苗的人群,TST阳性时再进行IGRAs提高其特异性;有条件的国家同时进行TAT、IGRAs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IGRAs应用于ATB时最大的价值在于阴性排除并与其他疾病鉴别;在区分活动与潜伏结核、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结核、提高免疫低下人群检出率等实验室诊断方面,IGRAs检测技术从2001年应用于临床就在不断地改进完善中。

随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黄晶教授带来《曲霉抗原抗体检测诊断价值》的分享。报告从曲霉感染的类型及流行病学、曲霉抗原/抗体检测及应用展开介绍。曲霉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以吸入方式入侵宿主,进入宿主后,或被清除或与宿主共生或引起曲霉菌病,主要包括侵袭性(急性)曲霉病(IA)、慢性肺曲霉病(CPA)和过敏性肺曲霉病(ABPA)。曲霉感染传统检测方法有其局限性,培养:血培养阳性率低,痰培养难以区分定植和感染;镜检:镜检率低,无法区分定植和感染;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有创性、依从性差、对仪器及检验人员技术要求高;影像学检查:特异性不强,诊断时间较晚。随后,报告介绍了曲霉血清学、分子诊断技术,指出曲霉IgG抗体临床价值在于非粒细胞缺乏患者CPA、ABPA的诊断;用于治疗检测;曲霉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覆盖更多的曲霉感染人群。

接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秀茹教授带来《呼吸道病原体免疫学检测进展与临床应用》的报告,报告从呼吸道感染概述及现状、呼吸道病原体免疫学检验方法、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应用展开。报告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法(病原体分离培养、抗原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优缺点做了比较,并对抗原与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呼吸道病原体免疫学检验方法有:被动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报告同时对检测方法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介绍。免疫学检测呼吸道病原体IgG或IgM,可同时检测多项病原体,特异性达96%,敏感性高达98%,现已在实验室得到广泛推广,但并不是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儿童与老年人的免疫力低下,免疫球蛋白的浓度未达到检测限可致假阴性结果。免疫功能缺损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其血清学免疫球蛋白M检测的参考值有限,由于病毒的变异性,包被的毒株和患者感染的毒株之间差异太大,可能存在漏检。因此,可联合其他检测方法(核酸检测法)或者其他检测项目(WBC、超敏CRP、IgA、IgG等)进行诊断。

最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检测,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李伯安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秦晓松教授分别带来自己的报告分享,《浅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作用》,报告中用具体病例的研究,为大家初步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检测。李伯安教授主要从新冠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机制、免疫学检测指标和临床研究数据分析展开分享,李教授的研究中纳入了49例确诊新冠患者,采集了发病后2-30天的共206分血清样本,进行抗体阳性率、抗体检出时间分析、抗体水平变化趋势、抗体检测与重症化、8种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检测等研究,初步呈现了免疫检测的结果,但其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秦教授的报告从新冠病毒概述、新冠病毒抗体应用及进展、展望进行了分享,报告中结合了最新研究进展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及分析,秦教授最后总结到,检测特异性抗体也可以明确患者是否“近期或既往感染过新冠”,有助于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上疑似患者的确诊;新冠病毒抗体动力学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抗体产生时间、高峰时间、消失时间);抗体检测必须采用IgG和IgM同时检测且通常需两次及以上动态检测确认。

“新技术在临床检验上的应用”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周连群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清华大学廖洪恩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蒋黎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甘明哲教授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阳教授进行报告,论坛针对新型技术,主要分享了微流控的DNA纳米新材料、质谱技术、聚集诱导发光等技术在检验中的应用。

首先,周连群教授带来报告《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及检验技术》,报告从背景科普、生物分子界面分析技术、多参数POCT检验技术、液体活检单分子分析技术、高通量核酸一体化技术等展开介绍。报告开篇指出,高端医学检验技术和装备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团队一直致力于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及应用,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随后,报告分享了分子界面分析仪技术,采用芯片+分析仪的组合,该技术的关键点有:高Q值Lamb波传感器设计方法、低应力高性能薄膜压电材料制备、压电传感生物效应增强方法。接着分享了基于压电传感器的凝血POCT检测,数据显示与临床标准仪器对比,凝血时间检测与进口设备具有良好线性度。报告也分享了团队在液体活检单分子分析技术的高通量核酸一体化技术上的工作。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检验科学的高度融合,加上基因科技等诸多领域的突破进一步促进了检验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加深了对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基本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接着,郑磊教授带来《聚集诱导发光—检验技术发展新机遇》报告,郑教授指出,荧光是生物医学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荧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定性或定量检测分析,但聚集导致猝灭(ACQ)效应限制了荧光材料的发展。传统的有机荧光分子,低强度、光稳定性差、高浓度是荧光信号减弱甚至消失,不利于生物应用。中国原创的聚集诱导发光(AIE)荧光材料,与ACQ现象截然相反,具有扭曲构象的荧光团,聚集体中发出强烈荧光,AIE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限制发光材料发展的棘手问题ACQ,AIE材料在临床检验应用中的优势:抵制光漂白能力强、生物体系中越聚越亮、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体内/细胞毒性低,可根据检测项目或应用需求设计得到理想的AIE分子结构。随后,报告中分享了团队进行AIE探针在体外诊断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基于AIE探针的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新方法;基于AIE的核致密程度分析新方法及临床应用;线粒体靶向AIE分子-TPN,TPN用于肿瘤细胞与活体线粒体成像,TPN可用于CTC无损鉴定及单细胞分析等。

接着,廖洪恩教授进行了《医学检测智能分析与微创精准诊疗》的报告,报告指出,智能精准诊疗是医生新的“眼”(医学检测影像分析)、“手”(医疗机械/机器人)、“脑”(智能分析设备)。随后,廖教授通过系列文献数据进行技术分享,荧光光谱检测与成像具有实时高精度原位诊断优势,外源性荧光检测与诊断:5-ALA等荧光造影剂注入,实现肿瘤区域的显影;自体荧光检测与诊断:利用不同类型生物组织内的荧光发光物质实现肿瘤识别;基于机器学习的肿瘤OCT光学检测及分类,数据显示最高精确度可达96.7%,基于OCT与自体荧光的脑胶质瘤精准检测诊断,使用OCT实现脑胶质瘤的结构影像提取并获取深度信息,使用自体荧光分析方法实现肿瘤与非肿瘤组织的检测与诊断;集成OCT、光声信号及Raman成像的三模态检测系统,实现了OCT成像与光声信号的探测,提供了肿瘤深度检测并集成Raman成像分析病灶或肿瘤的类型达到精准分析检测能力等。期待这些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意义手术概念,开拓新兴微创高精度诊疗一体化领域。

蒋黎教授带来《质谱临床应用实践分享》的报告,主要根据四川省人民医院质谱平台应用为例,介绍了临床质谱检测的优势、不足和瓶颈。临床质谱检测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定性能力的优势,其不足在于,设备维护价格高昂、自动化程度低(样本需手动前处理,步骤繁琐)、“娇气”(对环境条件要求高)、通量有限(单个样本检测时间多在2-12min之间)。临床质谱检测遇到的瓶颈:质谱准≠结果准、收费标准不完善、临床质谱LDT方法国内还没有明确适用的法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检测试剂盒质量参差不齐、临床对质谱检测认识不足等。

最后,甘明哲教授、张阳教授分别带来《基于微流控的DNA纳米新材料与新装置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和《拉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的分享,甘教授主要从用于检测的新材料—DNA纳米纤维、超便携的DNA现场检测装置、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原位检测进行了近期检测领域研究。团队基于微流控技术构建了一种DNA分级材料组装与合成平台,并由此合成了能自发代谢组装的DNA纳米纤维,用于病原核酸的可视化检测。随后,报告也分享了团队开发的全重不到100克、超便携的DNA检测装置,能在4-37℃野外现场对血液、唾液、食品等样本中的目标DNA进行检测,可折叠的手机适配器,手机APP数据读取;张阳教授的报告立足于临床检验应用,阐述了拉曼光谱检测的技术原理、拉曼光谱非标记检测技术在体液样本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潜力,并讨论了临床转化其成为常规检测方法需要克服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接下来带大家去学习的是“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的病原学诊断”论坛。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临床对于肺炎的诊治为整个医学界所瞩目。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一民医师带来《“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临床思辨》报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享病毒性肺炎的临床鉴别路径及处置要点,通过临床思辨提出了病原微生物诊断要求。对于重症肺炎,仅仅依靠实验室诊断是难以及时全面反映患者病情的,检验人由于学科的限制,平时也难以接触到影像诊断,本论坛特意针对这个问题,邀请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科赵绍宏教授,讲解《重症肺炎影像学诊断》。影像虽无特异性,但能指导临床用药和评估疗效。赵绍宏教授指出,X线平片是最常用的影像方法,可监测病变短期变化,但影像特征显示较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进行CT检查。赵绍宏教授从影像特点和动态变化两方面讲述,包括形态(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密度(实变、磨玻璃影、网格影)、空洞(多发、液平、厚壁/薄壁空洞、实变、结节)、特异征象(晕征、空气新月征)等判断可能的致病菌,以及动态变化(重症肺炎病变发展快速, 需要系列影像对照,早期影像表现在病原菌判断上至关重要)。影像学与检验的交流,为检验人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域。

2019年北京发生两例输入性肺鼠疫,重新唤起了医学界对肺鼠疫的警觉,使得鼠疫这种平时不为公众所重视的疾病重新又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瑞馥教授作了题为《肺鼠疫的诊断、治疗与研究》的报告,指出,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导致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为主。其中肺鼠疫可以人传人。历史上,鼠疫有三次世界大流行,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因早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发生频率较低,临床上对此病并不重视。因鼠疫致病菌耐药性不普遍,链霉素有很好的疗效,因此鼠疫的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救治的关键。鼠疫耶尔森氏菌致病机制进化、与宿主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深入认识鼠疫发病机制和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奠定了基础。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任丽丽教授讲解《新冠病毒(SARS-CoV-2)与流感病毒的进化特点》,任教授简要回顾2019新冠病毒(SARS-CoV-2)病原发现鉴定过程, 介绍了病原基因组及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解释了基因组测序在病毒变异与流行病学分析中的应用。对SARS-CoV-2的隐匿性传播提出新思路,并与流感病毒的遗传特征进行比较,提出两者检测、诊断、流行及预防上的差异。接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谷丽教授带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重锤猛击有效吗》的讲座,谷丽主任指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占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约5%~10%,病死率较高,不容忽视,但临床存在选择广谱联合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误区。谷主任着重讨论如何结合宿主危险因素、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耐药性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建议临床医生养成抗生素前积极留取病原学的习惯,尤其不可忽视病毒感染、不典型结核及非感染性疾病。最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主任鲁辛辛教授作了《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的压轴报告。当遇到疑难肺部感染时,医生往往会从细菌到病毒再到真菌通篇考虑,逐个排除,但有时却收效甚微,更有甚者病情急转直下。面对这样的难题,鲁主任对于微生物实验室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何作为、临床期待的结果能否得到验证、微生物专家又是如何“拨乱反正”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解答。鲁辛辛教授以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为基础,建议通过建立规范化检验流程及综合检测手段,拿到精确的病原学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支持。

杂志后跟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