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形成分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虹 张时民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验科(孔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时民) 2023-09-28

孔虹,副主任技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临检组组长。学术兼职:担任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理事和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专业委员会(学组)常务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与临床结合专业委员会(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二届临床检验装备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形态学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泌尿系统疾病实验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参编5本形态学图谱和4本专业书籍;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重点研究课题。

张时民,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从事临床检验工作40余年,教学工作25年。曾任检验科临检组长和血液体液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共三届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组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理事等多个学会委员等兼职。专长于临检基础血液及体液学检验,主编和副主编出版30余部专著及教材,参与多篇专家共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及讲座,培训等百余场。

【摘要】尿液有形成分形态学检查是尿液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检验方式。正确鉴别尿液有形成分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极为重要,人员识别能力相比尿液分析仪具有明显优势,检验人员应重视尿液形态学检查。本文介绍了尿液有形成分形态学检查的影响因素、尿液细胞、管型、结晶、其他有形成分的种类、形态特征及临床价值,旨在帮助检验人员正确识别并报告各类有形成分,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实验室信息。

尿液有形成分形态学检查由来已久,实验室工作人员已从最早的简单手工操作到越来越多地依赖自动化智能化的尿液分析仪,追求TAT时间的同时,尿液显微镜检查越来越被忽视。虽然基于流式细胞术、数字图像技术或智能显微镜技术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可以计数尿液各种成分,但尿液成分复杂,受影响因素多,形态多变,即使AI也会出现识别错误,因此显微镜检查仍然是重要的鉴定手段。不同尿液有形成分具有不同临床诊断价值,建议按照《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规定分别计数和分类报告。

一、影响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分析前因素

通过尿液显微镜检查可检测到多种有形成分,受尿液标本采集、运输和储存的影响[1]。建议应用清晨第二次尿液,以便更好保存有形成分形态学特征,减少因尿液在膀胱内留存时间长导致细胞溶解和变性;建议标本采集时留取中段尿,以确保样品免受其他体液的污染;患者留样前避免体育活动,以免造成一过性血尿和管型尿;尿液留取后实验室应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

二、尿液细胞

尿液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 红细胞:未染色时呈浅黄或淡粉红色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直径约为6-8μm。尿液红细胞与真菌、一水草酸钙结晶、脂肪滴和淀粉颗粒等相似,可根据形态特征、加乙酸、染色等方法鉴别。红细胞受尿液pH、比重、渗透压、标本储存时间、红细胞寿命、红细胞通过肾单位及离心时物理性损伤等因素影响,可出现大小、形状和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异常形态红细胞包括棘细胞、锯齿状细胞、皱缩红细胞、环形红细胞和影红细胞[2]。高渗尿或酸性尿中,红细胞脱水后体积缩小,表面有均匀的锯齿状突起;低渗尿中,红细胞膨胀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形成影细胞,视野光线强时容易漏检;碱性或久置尿液红细胞易溶解破坏。

健康人尿液中红细胞少见。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肉眼血尿指每升尿液中含血量≥1毫升,尿液呈不同程度红色或洗肉水样;离心后镜下红细胞>3/HPF称为镜下血尿。区分红细胞形态对鉴别非肾小球性血尿和肾小球性血尿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3]。尿液红细胞以正常形状为主,且红细胞形态不超过两种,提示血尿为非肾小球来源,见于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和创伤等泌尿系统疾病,也可见于系统性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非泌尿系统疾病,健康人剧烈运动后可出现短暂性血尿。尿液红细胞以异常形状为主,且异常红细胞形态超过两种,提示血尿为肾小球来源,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肾小球性血尿常伴蛋白尿、红细胞管型或血液管型。

 2. 白细胞:尿液中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瑞吉染色用于白细胞分类,SM染色用于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新鲜尿液未染色白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淡灰色,颗粒状,核模糊,加冰乙酸后核结构更清晰。低渗及碱性尿中,胞体胀大甚至溶解;高渗及酸性尿中,白细胞萎缩。低渗时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更粗糙,呈布朗运动,暗视野下似微弱的星状闪光,称为“闪光细胞”。尿液样本久置,白细胞胞体增大、胞质含颗粒或空泡,甚至核溶解。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外形多变,聚集成团,称为脓细胞。尿液白细胞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或底层尿路上皮细胞相混淆,根据细胞大小、形态或染色鉴别。

健康人离心后尿液白细胞一般<5个/HPF。剧烈运动后可一过性增加,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和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炎症时尿液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见于肾移植排斥反应和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致变态反应有关[4];闪光细胞增加见于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

 3. 巨噬细胞:起源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大小不同,建议将小吞噬细胞归为中性粒细胞,将大吞噬细胞归为巨噬细胞[2]。巨噬细胞胞核模糊或溶解,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细胞、碎片、细菌、空泡或包涵体,可通过染色方法鉴别细胞内成分。尿液巨噬细胞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常伴有白细胞增多,也可见于肾小球肾炎、免疫相关性疾病、某些恶性肿瘤[5]。

 4. 尿液鳞状上皮细胞:较常见,起源于输尿管下段、膀胱和尿道。表层鳞状上皮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边缘卷折,胞质丰富,含少量颗粒,质地薄,胞核小;中层和底层鳞状上皮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厚度与表层相似,越靠近底层则细胞变小、核质比增加。线索细胞为鳞状上皮细胞表面粘附大量短杆状厌氧菌,见于细菌性阴道病。胆红素尿中,鳞状上皮细胞胞质内或表面可见针状或颗粒状胆红素结晶,其临床意义与胆红素结晶相同。少量尿液鳞状上皮细胞没有临床意义,常见于女性尿液中,多为阴道分泌物污染所致;大量出现伴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6]。

 5. 尿路上皮细胞:原称移行上皮细胞[7],源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大小不一,胞质较厚,含较多颗粒。根据来源部位不同,分为表层尿路上皮细胞、中层尿路上皮细胞和底层尿路上皮细胞。越靠底层,细胞体积越小,核质比越高。表层尿路上皮细胞约为15-40μm,多呈圆形,胞核小,可见小核仁。中层尿路上皮细胞约为20-30μm,呈圆形、纺锤形、尾形或不规则形,胞核稍大,圆形或椭圆形。底层尿路上皮细胞约为15-30μm,多呈圆形,胞核稍大。未染色底层尿路上皮细胞不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区分,需结合染色鉴定。病毒感染或某些理化因素刺激可见多核尿路上皮细胞。健康人尿液可见少量尿路上皮细胞,增多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疾病。

 6. 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的脱落,不同部位细胞形态各异,多呈不规则形,胞质含较多颗粒,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有时胞核模糊,未染色时多呈灰白色,胆红素尿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被染成黄棕色。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体积变大、胞质内颗粒增加变粗等改变,可通过染色方法鉴别。健康人尿液肾小管上皮细胞少见,新生儿尿液可见少量肾小管上皮细胞[8],增加见于肾缺血、急性肾损伤(AKI)、某些药物或重金属毒性导致的ATN、黄疸、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肾移植排斥反应。

疾病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形成大小不一、折光性高的卵圆脂肪小体。建议将脂肪颗粒细胞、复粒细胞和卵圆脂肪小体统称为脂肪颗粒细胞[2]。苏丹Ⅲ或油红O染色后,脂肪颗粒细胞呈橙色或红橙色,见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慢性损伤、晚期糖尿病肾病等。

 7. 诱饵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或尿路上皮细胞感染人多瘤病毒后,出现细胞和细胞核大小显著增加,肿大的胞核呈空泡样改变,可通过SM或S染色法鉴别[9]。尿液诱饵细胞可见于肾移植后人多瘤病毒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受损。

 8. 肿瘤细胞:主要来源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肿瘤细胞的脱落及来自浸润膀胱的肿瘤细胞。尿液肿瘤细胞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异形性明显:细胞大小不等,有些体积巨大,胞核突出,染色质致密,核仁大而明显,细胞成团或分散分布。未染色肿瘤细胞结构不清,瑞吉染色后肿瘤细胞的胞质呈蓝色或灰蓝色,胞核呈紫红色,染色质致密,核仁呈蓝色。尿液肿瘤细胞检查有助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进展及治疗监测。

三、尿液管型

管型是由蛋白、细胞及其崩解产物或其他有形成分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状蛋白凝聚体,其形成具备以下条件:(1)尿液中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2)肾小管具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3)肾脏有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管型在肾小管或集合管内形成,是尿液中一类有重要价值的有形成分,正确识别管型可为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健康人尿液显微镜检查偶见透明管型,若透明管型增多或出现其他种类管型提示肾实质损伤。管型根据基质和内容物不同进行分类,内容物超过管型容积1/3时称为相应的管型,常见的管型如下:

 1. 透明管型:未染色时无色半透明、两边平行、两端钝圆,质地菲薄,折光性差,视野光线强时容易漏检。透明管型形状多样,可平直或弯曲,长短粗细不同,无内容物或少量内容物。尿液透明管型偶见于激烈运动后、重体力劳动后及健康人浓缩酸性尿液中。应关注健康人尿液中持续出现透明管型。发热、脱水、使用麻醉剂、利尿剂,透明管型可暂时性增多,大量出现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恶性高血压等疾病,并伴有其他种类管型[10]。

 2. 颗粒管型:管型内含大小不等的颗粒,这些颗粒一般来自管型内各种细胞的退化、崩解和均质化。胆红素尿中管型内颗粒被染成黄棕色。尿液颗粒管型偶见于脱水、发热、剧烈运动后,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排斥反应、药物中毒等疾病。颗粒管型提示肾脏损伤,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增多[11]。肾病晚期出现颗粒管型,常提示预后不良。

 3. 蜡样管型:由颗粒管型等管型或淀粉样变细胞衍变而来,管型均质化外形似蜡样,轮廓清晰,长短粗细不一,呈浅灰色或淡黄色,半透明、折光性强、质地厚、略弯曲、易折断、边缘可有切迹,管型末端常不整齐,可含少许颗粒或杂质。蜡样管型也是各类管型不断改变的终极形态。出现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坏死或肾单位存在慢性损害,提示预后不良,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长期少尿和无尿、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肾脏疾病[12]。

 4. 红细胞管型、血液管型、血红蛋白管型:红细胞管型黄褐色,管型内包含完整红细胞或影红细胞,排列松散或紧密,管型内部分红细胞呈碎片或颗粒状,背景中常伴大量红细胞。剧烈运动后健康人尿液偶见红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性出血,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梗死、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等肾小球疾病。红细胞管型在尿路中停留时间长,红细胞溶解破坏成碎片或颗粒,形成血液管型,多为红褐色或咖啡色,其临床意义同红细胞管型。血液管型内容物逐渐均质化,或游离血红蛋白进入肾小管形成血红蛋白管型,多为血色、深棕色或褐色,见于血型不符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血管内溶血(如PNH、AIHA)、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

 5. 白细胞管型:管型呈灰白色,管型内以白细胞或脓细胞为主,排列松散或密集。管型内的白细胞退化和破碎之后最容易形成颗粒管型。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炎性病变,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狼疮性肾炎等疾病;淋巴细胞管型见于肾移植排斥反应。

 6.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管型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散在或瓦片状排列,背景中可见分散或成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胆红素尿中管型内细胞呈黄棕色。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提示存在肾小管损伤,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慢性肾炎晚期及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毒。

 7. 脂肪管型:管型中包含脂肪滴或椭圆形脂肪体,用偏振光显微镜检查管型中大的脂肪滴可见“马耳他十字”结构,经苏丹Ⅲ或油红O染色后中性脂肪被染成橙红色或红色。出现脂肪管型与重度蛋白尿有关,多见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

 8. 宽大管型:也称宽幅管型,宽度达50μm以上,是一般管型宽度的2~6倍,各种管型都可以形成宽大管型。其形态可不规则,长短不一,易折断。宽大管型内可包容颗粒、细胞等成分,也可呈透明或蜡样改变。在判断为宽大管型的基础上,再区分种类。宽大管型提示预后不良,又称肾衰竭管型,多见于急性肾损伤多尿早期、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挤压伤综合征、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等。

 9. 泥棕色管型:管型内含有细胞碎片及粗大颗粒,呈咖啡色或泥棕色,长短粗细不一,大量泥棕色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急性肾损伤[13]。泥棕色管型>10/LPF可作为形态学危急值,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具有诊断价值[2]。

 10. 其他种类管型:(1)蛋白管型:形态似蜡样管型,但由大小不同的球形蛋白凝集物链接而成,管型内结构呈纤维状、块状或青蛙卵样,具有较强的折光性,常见于糖尿病肾病、重症肾病综合征等疾病。(2)混合管型:管型中同时含有两种以上细胞、碎片或脂滴等成分,管型内细胞结构模糊,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等疾病。(3)结晶管型:由各类结晶附着于T-H蛋白形成,多见于代谢性疾病、各种结晶沉积导致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草酸钙结晶管型与结晶性肾病有关[14]。(4)空泡变性管型:管型基质中存在大小不等的空泡,类似打孔机打的孔洞,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肾病综合征等疾病。(5)肌红蛋白管型:管型呈红棕色,形态上不易与血红蛋白管型区分,通过肌红蛋白定性试验鉴别。此类管型见于急性心梗、横纹肌损伤、多发性肌炎等疾病。(6)嵌套管型:两个或两个以上管型相互包裹,有相对独立的边缘和内容物,见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等尿液管型含量较多的肾病。(7)含铁血黄素管型:管型中含有大量黄褐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此类管型不易与颗粒管型或血液管型区分,铁染色可鉴别。此类管型见于血型不符引起的输血反应、PNH和严重血管内溶血等疾病。(8)细菌管型/真菌管型:指管型基质中含有大量细菌或真菌,常见于尿路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9)重叠管型:两个或多个管型并排重叠排列,各自保留不同的边界,管型类型可相同或不同,临床意义同各类型管型。

四、尿液结晶

尿液结晶是尿液离心后形态各异的盐类结晶,分为生理性结晶、病理性结晶和药物结晶。结晶的析出与患者的饮食、尿液pH值、溶解度、浓度及温度等因素有关[15]。同种尿液结晶可呈现不同形态,根据结晶的形态特征、尿液pH值及溶解试验鉴别,少见结晶需特殊试验或红外光谱法鉴别,注意形态相似结晶的鉴别。建议优先使用相差显微镜并配备偏振光设备,以显示大多数结晶的双折射特性。多数尿液结晶临床意义有限,仍有必要正确鉴别并报告,以免遗漏与疾病相关的结晶。部分结晶可用于药物结晶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及慢性肾病的鉴别诊断、遗传性或代谢性尿路结石的诊断及治疗监测[16]。

 1. 草酸钙结晶:常见于酸性、中性或碱性尿,无色透明,大小不一,折光性强,胆红素尿中呈黄色,一水草酸钙结晶为椭圆形、球状、哑铃形和不规则形,二水草酸钙结晶为八面体和多面体结构,报告时建议用草酸钙结晶代替一水草酸钙结晶和二水草酸钙结晶[2]。草酸钙结晶溶于盐酸,不溶于乙酸和氢氧化钾,加热无变化。圆形草酸钙结晶与红细胞形态相似,加乙酸可鉴别。草酸钙结晶通常无临床意义,若新鲜尿液中持续大量出现,提示有患尿路结石风险。高草酸尿可引起结晶性肾病[14]。

 2. 尿酸结晶:常见于酸性尿,呈黄色或深黄色,折光性强,钻石形、六边形、哑铃形、腰鼓形、花朵形或不规则形状,溶于氢氧化钾,不溶于乙酸和盐酸,离心后沉淀呈暗黄色。尿酸结晶见于高嘌呤饮食后、痛风、间质性肾炎、高尿酸肾病、白血病等疾病,尿酸结晶长期沉积可形成尿酸结石。

 3. 尿酸钠结晶:常见于酸性尿,淡黄色或黄色、长针状或棒状,单个存在或聚集成束,加盐酸可转化为尿酸结晶,加氢氧化钾或加热溶解。尿酸钠结晶与高嘌呤饮食、尿路结石形成有关,也见于痛风患者尿液中。

 4. 非晶形尿酸盐结晶:常见于酸性浑浊尿液,为黄色或橙色大小不同的颗粒状结晶,加热或加氢氧化钾溶解,离心后沉淀呈淡粉色。样本在低温或储存时间长时非晶形尿酸盐结晶易沉积,通常无临床意义。

 5. 尿酸铵结晶:常见于碱性、中性或弱酸性尿,棕色不透明,呈树根状、哑铃状或刺球形,加热、加乙酸和氢氧化钾可溶解,加盐酸可转化为尿酸结晶。尿酸铵结晶常见于菌尿,新鲜尿液大量尿酸铵结晶提示细菌性膀胱炎,大量尿酸铵结晶与结石形成有关。

 6. 磷酸铵镁结晶:常见于碱性尿,体积大,无色透明,折光性强,呈屋顶状、棱柱状、立方体形、菱形、X形或不规则形,溶于盐酸和乙酸,不溶于氢氧化钾。磷酸铵镁结晶见于健康人尿液,也发生于慢性尿路感染、尿潴留、尿路结石等疾病。

 7. 磷酸钙结晶:常见于碱性尿,折光性强,呈片状、柴捆状、菊花状或束状,溶于乙酸和盐酸,不溶于氢氧化钾。磷酸钙结晶见于健康人尿液,结晶长期大量与磷酸盐结石形成有关,也发生在慢性尿路感染、肾小管酸中毒、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8. 非晶形磷酸盐结晶:见于中性尿和碱性尿,呈无定形颗粒状,可溶于盐酸和乙酸,不溶于氢氧化钾,一般无临床意义,新鲜尿液长期大量出现非晶形磷酸盐结晶与尿路结石形成有关,也见于尿路感染。

 9. 碳酸钙结晶:常见于碱性尿,棕黄色,呈哑铃状或小球形颗粒,加乙酸或盐酸溶解并释放气体,通常无临床意义,可见于食用大量蔬菜者尿液[17]。

除上述生理性结晶外,疾病时尿液中还可见胆红素结晶、胆固醇结晶、胱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和亮氨酸结晶等病理性结晶:

 1. 胆红素结晶:黄色或金黄色针状、成束或颗粒状,可粘附细胞表面或被细胞吞噬,溶于氯仿、酸、碱、丙酮,不溶于酒精和乙醚,常见于梗阻性黄疸、肝硬化、肝癌、急性重型肝炎、急性有机磷中毒等疾病。

 2. 胆固醇结晶:无色透明的缺角正方形或长方形,多层薄片状,溶于乙酸、盐酸和氢氧化钾。胆固醇结晶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征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乳糜尿。

 3. 胱氨酸结晶:常见于酸性尿,无色透明,六边形或多层片状结构,溶于盐酸和氨水,不溶于乙酸和乙醚,可通过胱氨酸试验验证。胱氨酸结晶与遗传性胱氨酸尿症有关[18],见于严重肝病、风湿病或梅毒;大量出现可导致尿路结石。

 4. 酪氨酸结晶:微黑色,细针状或束状,溶于氢氧化钾,不溶于乙酸,可通过酪氨酸试验鉴别。酪氨酸结晶提示预后不良,可见于急性肝坏死、代谢紊乱性疾病、高酪氨酸尿症和遗传性酪氨酸代谢症。

 5. 亮氨酸结晶:呈褐黄色或棕色,圆盘状或油滴形,结晶有辐射状条纹或呈年轮状,溶于热乙酸、热酒精、碱,不溶于盐酸,可通过亮氨酸试验进行鉴别。亮氨酸结晶可见于严重肝病、急性肝坏死、组织坏死性疾病、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昏迷、白血病、伤寒、代谢紊乱性疾病。

某些药物大剂量和/或长期使用时,在尿液中形成药物结晶,可导致尿路结石、血尿、间质性肾炎,甚至急性肾损伤。常见药物结晶包括磺胺类结晶[19]、阿莫西林结晶[20]、头孢曲松结晶、阿昔洛韦结晶[21]、茚地那韦结晶等。许多药物结晶与病理性结晶不易鉴别,可根据患者用药史和红外光谱法鉴别。尿液中发现药物结晶提示药物过量,应及时报告,建议患者减少药物剂量或调整剂型,以免造成肾损伤。

五、其他有形成分

尿液中尚有来自泌尿生殖道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尿液留取过程中易受污染或混入异物,容易造成识别上的困惑。尿液中常见病原体或污染物如下:

 1. 细菌/真菌:尿液中可见球菌、杆菌、酵母样孢子和假菌丝、镰刀菌,通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判断,见于污染或久置的标本、尿路感染、糖尿病或真菌感染。

 2. 寄生虫:埃及血吸虫、肾膨结线虫、班氏微丝蚴等可寄生于泌尿系统,若观察到其他寄生虫、虫卵或原虫,多为粪便或分泌物污染。

 3. 粘液丝:为长条状丝状物,末端尖细或卷曲,排列杂乱,一般无临床意义,大量出现可能与尿道受刺激或炎症有关。

 4. 脂肪滴:为大小不一的圆形,多漂浮。脂肪滴可见于肾病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乳糜尿、粪便及药物污染。

 5. 污染物:精子由头、体、尾构成,头部较红细胞小,椭圆形,尾部细长,新鲜尿混入的精子呈运动状态。淀粉样小体来源于前列腺液,类圆形,内部为年轮样结构。淀粉颗粒多为类圆形、碎石样,遇碘液变蓝紫色。花粉形态多样,注意与蠕虫卵区别。

小结: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指包括对尿液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及其他成分的检验,是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形态学检查主观经验性强,对检验人员能力要求高,需要具备扎实的形态学基本功。检验人员可通过参加形态学室间质评、参加线上线下形态学培训班和形态学比赛,不断提升形态学识别能力,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正确直观的检验报告。

参考文献

NCCLS: Urinalysis and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Urine Specimens; Approved Guideline (2nd Ed). NCCLS document GP16A, 2001.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 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1, 44(7): 574-586.

Birch DF, Fairley KF, Whitworth JA, et al. Urinary erythrocyte morph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glomerular hematuria[J]. Clin Nephrol. 1983, 20(2): 78-84.

Corwin HL, Haber M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osinophiluria[J].Am J Clin Pathol, 1987, 88(4): 520-522.

Williams TM, Little MH, Ricardo SD. Macrophages in renal development, injury, and repair[J]. Semin Nephrol. 2010, 30(3): 255-267.

Walter FG, Gibly RL, Knopp RK, et al. Squamous cells as predictors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n urine samples[J]. Ann Emerg Med. 1998, 31(4): 455-458.

Mostofi FK, Davis CJ, Sesterhenn IA. Histological typing of urinary bladder tumors (2nd Ed).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

Nancy AB, MS, MLS (ASCP). Fundamentals of Urine and Body Fluid Analysis (4th Ed) [M]. Elsevier, St. Louis, 2018: 146.

Yan L, Guo H, Han L, et al. Sternheimer-Malbin Staining to Detect Decoy Cells in Urine of 213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J]. Transplant Proc, 2020, 52(3): 823-828.

Fogazzi GB, Saglimbeni L, Banfi G, et al. Urinary sediment features in proliferative and non-proliferative glomerular diseases[J]. J Nephrol, 2005; 18(6): 703-710.

Perazella MA, Coca SG, Hall IE, et al. Urine microscopy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ity and worsening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 5(3): 402-408.

Xu D, Li J, Wang S, et al.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relevance of waxy casts in urine sediment[J]. Ren Fail, 2022, 44(1): 1038-1044.

Perazella MA, Coca SG, Kanbay M,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urine microscopy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8, 3(6): 1615-1619.

Perazella MA, Herlitz LC. The Crystalline Nephropathies[J]. Kidney Int Rep, 2021, 6(12): 2942-2957.

Susan King Strasinger, DA, MLS ( ASCP ). Urinalysis and Body Fluids SIXTH EDITION. FA Davis Company, Philadelphia, 2014.

Daudon M,Frochot V. Crystalluria[J]. Clin Chem Lab Med, 2015, 53(Suppl 2): s1479-s1487.

Fogazzi GB,Anderlini R, Canovi S, et al. “Daisy-like” crystals: A rare and unknown type of urinary crystal [J]. Clinica Chimica Acta, 2017, 471: 154-157.

Saravakos P, Kokkinou V, Giannatos E. Cystinuria: curren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Urology, 2014, 83(4): 693-699.

Shrishrimal K, Wesson J. Sulfamethoxazole crystalluria [J]. Am J Kidney Dis, 2011, 58(3): 492-493.

张时民, 付亮. 尿液中发现阿莫西林药物结晶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检验医学, 2019, 3(10): 957-959.

任丽, 侯岱, 申浩, 等. 尿液中检出阿昔洛韦药物结晶1例及文献复习 [J]. 检验医学2020: 35(11): 11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