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盛会 引领未来 共享精彩

作者:北京毅新博创
2021-12-16


毅新博创-1.jpg

第一届生命组学与精准医学大会在京顺利召开


2015年12月11-13日,“第一届生命组学与精准医学大会”在北京空管科技交流中心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以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主办,生命科学领域顶尖杂志Science和首都医科大学检验诊断学系联合主办。


本届大会共设置6个主要会议议题:一、生命组学与精准医学,新平台新技术;二、精准医学在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前沿进展;三、精准医学在微生物快速检测领域的前沿进展;四、精准医学在慢性疾病领域的前沿进展;五、精准医学在肿瘤精准检测领域的前沿进展;六、创业投资助力精准医学发展。国内知名院士和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作主题报告,深入解读和剖析了精准医学领域的国家政策及发展趋势。大会明确了精准医学的概念和内涵,确定了基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糖基组学及分子成像五大组学的精准医学技术平台,初步形成了精准医学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早在10年前,国家的“十一五”计划就布局了精准医学相关研究。我国科技部于2015年3月召开了首次国家层面的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准备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同时,精准医疗已被列入“十三五”健康保障发展问题研究的重大专项之一。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启动“精准医疗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重力推动发展精准医学,这将为我国医疗方式带来全新变革。


12月12日,第一届生命组学与精准医学大会开幕式和领导致辞在北京市空管科技交流中心会议厅举行。科技部生物技术中心王德平处长,卫计委临检中心李金明副主任,中关村管委会雷霆主任,国家卫计委领导、北京市卫计委领导、美国科学院Charles Cantor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中国医师学会检验医师分会会长张曼教授、CNHUPO理事长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主任鲁辛辛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指标研究及临床转化中心张真副主任、北京高血压联盟王兴宇主任等莅临大会开幕式现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姜晓峰主任做大会致辞。

毅新博创-2.jp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主任 姜晓峰

毅新博创-6.jpg

中国医师协会精准检测与精准诊断专家委员会成立


大会联合业界权威、知名专家、医疗工作者及产业精英重点围绕出生缺陷防控、肿瘤预警及精准治疗、精准微生物检验、个体化用药等重大疾病领域,针对最新研究进展、技术应用路线、行业进展与趋势、最新诊断技术等热点议题进行广泛讨论,旨在促进政府、科研单位、医疗机构、企业等多方交流与合作。同时在本次大会上成立了“精准检测和精准诊断专业委员会”,共同推动我国精准医学的健康发展。


本次大会报告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张学敏院士、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秦钧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美国科学院Charles Cantor院士、美国科学院David Weitz院士、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李金明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主任王成彬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主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微生物平台负责人陈峰研究员、北京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陈大方教授、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冯立平博士、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主任鲁辛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唐北沙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指标研究及临床转化中心张真副主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顾建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卢彦平教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吴松副院长等20余位专家学者,吸引了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千余位同行参会。

毅新博创-4.jpg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主任 秦钧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主任、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秦钧教授做了题为“Proteomics in Precision Medicine”的大会报告。在报告中,秦钧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简称“凤凰工程”)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秦钧教授表示:“蛋白质是细胞的功能执行者,相比基因组它与疾病和人类功能更直接相关。”据介绍,凤凰工程已经在降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成本,加快研究速度、提高灵敏度、推进其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凤凰工程拥有20台质谱仪和一台天河一号计算机,具有每天完成对10-20个蛋白质组进行测序的能力。


同时,秦钧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以胃癌相关的蛋白组学研究为例,阐述了蛋白组学的重要意义,提出第二代蛋白质测序技术时代已经到来,定性定量地绘制人类蛋白质图谱成为蛋白质组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毅新博创-5.jpg

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副主任  李金明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精准癌症学已经从1.0时代进入3.0时代,美国、英国以及我国相继推进了精准医学计划。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李金明副主任表示,我国在开展精准医学方面还面临着诸多不足与挑战,最突出的不足是开展精准医学所需要的核心测序仪器设备、试剂,且关键性前沿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另外,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们需要国内外专业人士密切合作,更需要强大的专业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和应用实践。

王德平.jpg

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中心前沿生物技术处处长 王德平


随着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开始凸显。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中心前沿生物技术处王德平处长在报告中总结了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的四个主要问题,并介绍了2015-2016年科技改革工作的计划和目标。


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人类基因组计划创始人之一Charles Cantor院士作了题为“Some steps towards precision medicine”的报告,着重解释了精准医学的内涵、怎样做到精准诊疗以及核酸质谱技术在精准诊断领域的优势。 


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不能在早期发现是造成其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顾建新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他领导的团队利用质谱法对2013-2015年间从5家医院收集的癌症患者(包括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膀胱癌、胰腺癌、肾癌和食管癌)及对照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首次发现人血清IgG的特定N-糖链有望作为癌症早期诊断和普筛的指标。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指标研究及临床转化中心张真副主任在报告中介绍了OVA1的临床申报历程和临床价值。OVA1是首次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应用的临床多变诊断指数。OVA1由蛋白质组生物指标组成,目前已转让给Vermillion公司,现由全球知名临床诊断公司Quest Diagnostics公司提供测试。据张主任介绍,2010年6月在美国国会的国防部2011年经费预算听证会上,OVA1作为一个正面例子被用来支持美国国防部卵巢癌研究计划。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卢彦平教授表示,无创产前检测利用母血浆胎儿游离DNA实现对胎儿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筛查,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率。常用的无创产前检测手段包括荧光定量PCR、数字PCR、高通量测序以及MALDI-TOF质谱技术,其中MALDI-TOF质谱检测技术具有高准确性、高灵敏度以及低成本等优势,在无创产前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卢彦平教授还介绍了核酸质谱在软骨发育不全检测中的应用及优势。

毅新博创-7.jpg

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位


大会提出目前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位于国际前沿水平,部分疾病临床研究位于国际前列,临床资源丰富,病种全,病例多,样本量大,拥有一批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基地和团队,在精准医学开展的工作基础方面,中国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技术平台支持方面,我国积极鼓励自主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国产临床检验优秀企业代表。以临床高端检验仪器质谱仪为例,2014年,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飞行时间质谱仪获得了CFDA批准,并针对优生优育、肿瘤、感染与传染等领域开发了多款配套临床检验试剂,标志着我国质谱技术在精准医学应用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本次会议正是为促进我国精准医学技术发展而举办,重点关注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及推动行业标准规范的形成。


大会的另一项突出成果是成立了精准医学投资联盟。12月13日下午,软银赛富、海通证券、华兴资本、鼎晖投资、凯辉投资等多家国际顶级投资公司在大会上共同讨论精准医学的投资机会,成立了精准医学投资联盟。

毅新博创-8.jpg

精准医学投资联盟成立


精准医学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革新和革命,本质上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为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治疗措施,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本次大会搭建了产学研一体化交流平台,加强了精准检测与精准诊断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信息沟通,推动了精准检测和精准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发展我国的精准医学检测和诊断事业,将时刻影响未来医疗模式,直接惠及国计民生,为人类健康与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毅新博创-3.jpg

会议现场


本次大会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十余家媒体莅临会场进行报道。



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