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注血小板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兰
2021-12-16

案 例

之前遇到一个病例:患者女,40岁、身高158cm、体重55kg。以月经紊乱且月经量增多,并逐渐出现面部苍白来医院就诊,血常规化验结果血红蛋白54g/L、血小板5×10^9/L,医生马上诊断重度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并且收入院治疗。最终骨髓涂片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结合临床症状最终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原因也是因为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医生马上联系输血科预约血小板10U。第二天复查血常规:血小板结果为6×10^9/L。血小板数量和入院时候没什么变化。第三天输注血小板10U,全程无任何的输血反应。输注血小板一个小时后复查血常规:血小板数量为25×10^9/L。24小时后再复查血常规:血小板数量39×10^9/L。

案例解析1-1.jpg

案例解析1-2.jpg

案例解析1-3.jpg

案例解析1-4.jpg


虽然病人的血小板数量有所增加。但升高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1U的机采血小板数量为2.5×10^11个,10U的机采血小板数量为25*10^11个。


一般精确计算输注的效果以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又称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和输注后血小板回收率又称血小板恢复百分数作为判断标准。

应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包括输注前计数、输注后1小时计数、输注后24小时计数,同时要计数输注的血小板总量。


CCI=绝对增加数×体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数(10^11)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

CCI大于10表示有效,输注后1小时CCI小于7.5~10.0认定输注无效


血小板回收率=(绝对增加数×血容量(L)×100%)÷输入血小板总数的2/3(因有1/3进去脾脏)


血容量一般以每kg70-80ML计算,病人血容量约为4L


回收率:1小时应大于60%,24小时应大于40%   

        

计算结果:

1小时后的CCI=5.20

血小板回收率=18.3%


24小时后的CCI=8.7

血小板回收率=31.8%


对比结果说明血小板输注无效。


分 析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ITP属于原发性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分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典型病例多见于3-7岁婴幼儿,起病急骤,常伴发热、皮肤紫癜、粘膜出血和内脏出血。

2:慢性型多见于成人,以女性多见,常无诱发因素,起病缓慢,出血以皮肤、粘膜和经量过多为主,病程长,有反复发作倾向。


(二)ITP的的发病机制有免疫因素、感染、肝脾作用还有一些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其中免疫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由于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结合于血小板膜的抗原部位,加速血小板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吞噬和破坏。此病人应该属于ITP,因为她在治疗中进行抗炎和止血的过程中给予免疫球蛋白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受体,非特异性地阻断了Fc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功能,使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减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ITP患者一般不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因为患者血循环中存在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小板很快被破坏,不能取得治疗效果,而应该使用肾上性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但急性ITP患者有大出血时,或ITP患者进行手术的时,输注血小板是需要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宜输注血小板,该病患者血浆中缺乏一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前列环素,输注血小板有引起严重微血管栓塞危险。


(四)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1、免疫因素:当受血者因某种原因,如妊娠或输血史,引起异体免疫和致敏,产生血小板所具有抗原的相应抗体时,这种抗体迅速破坏,输入的具有相应抗原的血小板而使输注无效。HLA抗原不配合是引起免疫性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约占70%-80%。

2、其他因素:患者有发热、严重感染、DIC和脾肿大等均可引起输注的血小板破坏而影响输注。此外血小板数量不足,保存不当也会影响输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