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寻疟疾

作者:曾肖芳
2021-12-16

春节就要到了,很多人怀着“归心似箭”的心情踏上回家路,出国打拼的海外华人华侨,衣锦还乡,也趁此新春佳节回家过个风风光光的大年。然而当我们知道自己有传染病或者在疫情区有长时间的居住史,要适当的采取隔离措施,让家人过个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中国年。回想起半年前我们意外发现的一例疟疾,不禁感慨,一直觉得疟疾离我们很远,其实偶然间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2015年5月12日,我刚踏进科室,同事们就在那里沸沸扬扬的议论:今天看到一例住院病人送检的疟原虫的图片。副主任把我叫过去介绍说:“这是今天发现的一例疑似疟原虫的图片,挺漂亮的,来看一下。”镜下环状体似鱼眼状,薛氏点明显,红细胞略显肿胀,红细胞边缘呈车轮状。副主任工作了二十几年也能从未见过疟原虫的图片,旁边同事说准备退休了也都还没见过。看来这几十年不遇的宝贝图片让我们这些新人看到还真是幸运。正想通知临床的医生,可是看申请单,就纳闷了。该患者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这跟疟疾有什么关系呢?副主任说血红蛋白非常低,49克每升,血小板63×109/L符合血常规的复审规则,就推片用瑞氏染色看了一下,没想到意外看到了。图片如下。  

   

我们立刻打电话通知临床的医生,临床医生仍疑惑,前几天疟原虫检查还是阴性报告,怎么今天就阳性了?前天的血涂片,找了一下没找着,就问当班的同志涂片在哪了?同事说当时晚上值班,就粗略看了一下就排除发了阴性报告。因为是阴性就没做任何的标志,现在也不知道哪片是了。正寻找原来的血常规管,清洁阿姨说,今天早上不小心把它清理掉了。由于血涂片不在,便没法对比。可是到底为什么将其诊断为阴性呢?是当时图片没那么典型?或者是同事染色的时间不够长没出现典型的形态?问患者病史,男,76岁,从没去过外地,因解黑便3天,伴恶心,呕吐咖啡样物收治入院。入院后,一直在我院内科住院,5月7号开始出现过反反复复的发烧,最高达到41℃,给予退烧处理措施,间日发作。


我们第一时间上报给市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的负责人也难以相信。当时我偷偷把血涂片收起来作教学用,想通过骨髓的软件来把这个图片,拍下来保存。可同事中午要把标本送到疾控中心的时候,怎样也找不着血涂片,只好把血常规管直接送检,让疾控中心负责人重新推片染色。如果当时没有将血涂片保存起来,质控中心会不会就没有重视,而忽略了这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呢?第三天自治区疾控中心用显微镜镜检及PCR方法确诊为卵形疟。我国主要是以间日疟为主,卵形疟实属罕见。


一位从未出过门的老人,为何感染上疟原虫?难道北海已经大规模的爆发疟疾了吗?这会不会引起一阵恐慌?五月到十月,正是旅游旺季,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北海,一向以十大宜居城市闻名全国。每年五一国庆都会迎来几百万的旅游大军,如果真的是地方性的爆发,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当下正是蚊子滋生的季节,虽说由蚊叮咬是传播疟原虫的主要途径。但疾控中心还是马上开展疫点处理工作,对病人的亲人,以及周边的邻居采取血样进行检测,所幸结果均为阴性。这让我们深深的松了口气。

案例解析2-1.jpg

那么感染疟原虫的真凶是什么呢?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个同事看着患者名字说:“这个人我上个月给他配过血。”查看输血记录登记本,病人曾经因上消化道出血,输注2个单位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现在人流量那么大,这个人还在本地吗?或者已经出国了呢?这个献血者还能联系到吗?手机号码换了吗?这些只能抽取本人的血样才能确诊。


眼下只能通过北海市中心血站,调出献血者的信息,与其联系。献血者,男,29岁,广西人。5月13日,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采集献血者血样镜检没有发现疟原虫,同日将献血者血样送自治区疾控中心镜检没有发现疟原虫,难道这个人没有疟疾?还是不处于发作期验不出?原来,献血者2010年到2014年,曾到非洲几内亚工作,期间曾三次患疟疾,均由公司随队医生给予青蒿素琥珀片等药物治疗。最后自治区疾控中心用先进的PCR法,诊断为卵形疟,跟我院患者所患的卵形疟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根据血站的信息显示,献血者2014年10月和2015年4月在我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2015年4月献血被我院的患者使用并感染疟疾,2014年10月献血,其受血者为居住在贵州省丹寨县。我院患者确诊后及时转诊到我市定点医院接受专门治疗,幸好发现及时,给予青蒿素等药物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而且北海到目前为止再也没有出现疑似疟疾案例。


通过以上病例,我们提醒广大无偿献血者,自己既已知道身患疟疾,或者是出国到过疫情严重的灾区,在献血时必须告知工作人员,要不然“好心做了坏事”。因为当前血站均没有对疟疾进行相关的检测,只是检测我们常见的艾滋、乙肝、丙肝、梅毒等经输血传播的疾病。作为一名检验工作者,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份标本,否则,将可能因为你的疏忽而耽误了病人的诊断。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某些项目罕见,甚至是几十年都未曾遇见,但是“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