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报道

作者:DDM
2021-12-16

医学前沿-1.jpg

2017年9月20日至23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被誉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这是我国检验医学界每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本次大会组织了大会报告、生化学组、微生物学组、免疫学组、临检学组、管理学组、青委专场、中美质谱高端论坛等多场学术论坛。


2017年9月21日上午8点30分,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开幕式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马伟杭致欢迎辞。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致辞,他对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和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欢迎和诚挚的谢意。王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说,过去几年,中国的检验医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学会组织制定了中国人群重要的临床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填补了我国在临床诊断上参考区间标准的空白。检验专家和相关临床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指南,促进了检验与临床的结合,为诊断、治疗以及国家制定相关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学会致力于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临床化学会合作备忘录,并与世界病理和检验医学联合会开展了良好合作,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检验技术的发展。王副秘书长代表中华医学会对检验医学分会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对学会未来的工作做了展望。


接下来,检验医学分会举行颁奖仪式,表彰在本届学会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潘柏申主任宣读了表彰人员名单。获得2016年学会工作贡献奖的有郝晓柯教授、王成彬教授、马筱玲教授、陈鸣教授、关明教授等5人,AACC前主席Steven Wong教授和NACCCA前主席孟庆贺教授获得国际交流合作奖。大会还表彰了2016年检验医学分会年会投稿数量前十名的省市和单位。

医学前沿-2.jpg

医学前沿-3.jpg

医学前沿-4.jpg

开幕式结束之后,专家们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兰娟教授作了《微生态与人体健康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的报告。报告指出,人体微生态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器官”,是人类生存、健康、遗传、疾病和衰老的主导者之一,还是药物代谢、微生物耐药的重要载体。各国高度重视“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的产学研用,欧美等国在近十年已启动多轮重大研究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试图抢占相关科技战略高地。我国人体微生态研究起步较早、成果突出,创立了感染微生态理论,引领国际肝病微生态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在人体微生态与消化、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报告提出未来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研究,应紧密围绕“人体与微生态相互作用”这一核心,抢占两个战略资源:人体微生态种质等实体资源,以及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的大数据资源;在以下五个战略方向的产学研用上实现全球领先:

(1)人体微生态与重要生命活动;

(2)人体微生态与感染;

(3)人体微生态与肝脏疾病;

(4)人体微生态组与消化系统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及

自身免疫疾病;

(5)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最终,在“人

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这一新兴而又极其重要的领域,实现突破并抢占相关核心科技高地。李兰娟院士指出,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研究的实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基地建设,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与科学普及。


稍后,中国医科大学的尚红教授作了《防控新形势下的HIV相关检测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HIV感染出现快速上升趋势,易导致艾滋病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了3个90%的艾滋病防治目标,即90%HIV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90%诊断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实现病毒抑制。报告指出在此防控新形势下,应做到:1、通过HIV核酸检测或集合核酸检测策略,有助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同时确保血液安全;2、通过HIV分子诊断技术,可发现并追踪HIV在我国感染者,特别是新发感染主体MSM人群的病毒起源及传播路线,通过分子网络构建精准识别HIV传播网络中的关键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人群的发现及干预;3、通过系统分析HIV感染后不同疾病进展以及抗病毒治疗后不同免疫恢复的患者,发现可以有效预测疾病进展及疗效的创新生物标志物,对疾病进展进行早期干预;4、通过群体及个体耐药检测,分析HIV耐药发生、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及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通过对病毒储存库的检测,为探索临床功能治愈提供支撑。通过对HIV相关病毒及免疫学的检测,为实现三个90%的新防控目标,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坚实保障。


接下来,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潘柏申教授作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的报告。报告回顾了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动向,并提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赶上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潮流,让检验事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出我国医学检验实验室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检验人的努力,从纯手工操作、简单指标检测的“作坊式检验”,飞速发展至当今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实验室。除了场地、环境、检测设备等硬件条件的极大改善,检验从业人员的数量、教育基础、专业素养、技术能力等均有了大幅提高,为临床提供的检测项目、可承载的检测量、完成检测的速度更是有了成倍增长。同时,检验医学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以标本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和临床为中心。实验室管理和检测质量控制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为患者和临床提供了更安心、更便捷的服务。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国际化的交流合作也日 益频繁和深入。当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核酸、蛋白、糖类、脂质等分子水平的检测技术,以及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网络通讯和大数据云处理等技术平台的发展,给检验医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接下来,北京医院的陈文祥研究员作了《检验结果准确性与参考区间可靠性》的报告。报告指出,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危险分析、治疗决策和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验项目临床应用可大致概括为检验结果和特定标准(主要为参考区间)的比较过程,检验结果准确、参考区间可靠是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需开展标准化工作,临床检验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计量学溯源,计量学溯源的关键技术条件是参考系统(所追溯之源,主要包括参考方法和标准物质),临床检验标准化的实质是将常规检验与参考系统相联系,从而建立和保持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临床检验标准化伴随临床检验发展历程,近年临床检验参考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更是取得明显进展,许多重要常规检验项目实现较高标准化水平。关于参考区间,主要由于检验方法标准化程度不高,多年来一直主张使用实验室或方法特异的参考区间,不同实验室的参考区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临床检验标准化的不断进展,许多常规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大大提高,而参考区间的实验室间差异依然存在,其合理性近年受到关注。许多近期研究显示,对于特定人群的多数常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不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使用统一参考区间不仅方便检验结果解释,更增加检验项目临床应用的有效性。近年来我国对常规检验标准化和参考区间进行系列研究,取得明显工作进展,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接下来,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郜恒骏教授作了《检验科:生物样本库建设、分子医学转化研究与精准医疗主力军》的报告。报告说,十六年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分子医学大数据的挖掘使得预测、预防、个性化治疗的3P医学应运而生,以解决患者(P)诊治为目标,获得项目(P)经费、发表研究论著(P)、获得科技奖(P)、申报有效专利(P)、产品开发(P)、应用到患者(P),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P)的8P转化医学走向前台。分子水平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药物靶点的发现、开发与应用面均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精准医学即基于基因组学的个性化医学,2015年年初提出后倍受推崇。要成功的实现临床精准医学,关键之一是要能将组学、高通量技术筛选的分子医学大数据转化为临床可应用的分子诊断标记物与靶向药物。另一关键就是常言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米”就是人类疾病与正常的队列样本。标准化、符合临床客观规律的高质量人类疾病组织生物样本是极其珍贵的资源,它是基础与临床组学研究的源头与实现转化医学的核心环节所必需的“燃料”。2016、2017年中国精准医学生物样本库成为资助的重点内容。过去16年,我们建立了生物样本库与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第三方储存中心);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生物样本资源合作研究中心,探讨生物样本科学;牵头创办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与国家生物样本标委会(SAC/TC559),建立了我国生物样本库行业及国家标准和教育培训、学术交流与质控体系;牵头创办了中国生物样本库联盟(CBA)并承担国家人类资源共享平台上海创新中心与中国虚拟样本库建设,促进生物样本共享应用;同时建立了国际一流的组学、高通量技术平台,联合承担了精准医学重大项目:中国重大疾病与罕见病临床与生命组学数据库,形成分子医学大数据,并积极开展转化研究,走通了从“样品”到“产品”的快速转化研究并实现精准医疗。对于实体肿瘤样本库的建设,多年来,病理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分子标记物的大样本验证与转化研究,快速、便捷与广泛的临床应用,血、尿、便是最佳途径:非常有前景的血液液态活检(ctDNA/CTC)、血DNA甲基化、血浆MicroRNA等检测;尿液蛋白组/代谢组等研究发现的分子标记物可用于多种肿瘤早筛早诊;消化道肿瘤尤其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早筛早诊的粪便分子检测。大量的血液、尿液、粪便样本集中在检验科,标准化、符合临床客观规律的血、尿、便等体液队列样本库,对组学/分子医学的转化研究,实现精准医疗至关重要。


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主席Howard Morris、美国达拉斯儿童医学中心&美国临床化学协会AACC前主席Patricia M Jones、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负责人Carl D. Mottram等人也奉献了精彩的演讲,为大会增色不少。


接下来的各个分论坛也是精彩纷呈。在“第三方实验室”分论坛的会场,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俞新乐作了题为《2017医疗改革政策对医院未来的影响》的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彭明婷研究员作了《<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的政策解读》的报告,指出《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是《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彭副主任还介绍了文件起草的依据、过程,以及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在设立和运行过程中的基本要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郝晓柯教授作了《医院检验科如何看待第三方实验室》的报告。郝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根据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2015年全国公立医院的检查收入已达2,235.38亿元,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营业收入规模总计为100亿元,占医学检验市场的份额为5%。虽然第三方检验与公立医院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然而随着政策的不断放宽及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推进公立医院与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合作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中的三级甲等医院一般只能提供300~500种检验项目,且存在检验项目少、检测成本高、投入大等问题。但大型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可以提供2000余种检验项目,不仅可以扩充公立医院的检验项目,还可以提高检验效率及降低成本。而且,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公立医院很难对高精尖的检验手段进行大的投入,但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利用集约化高效管理,可以实现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利润。对于一般的检测项目,国家不断推动对医疗检验服务降价,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公立医院的利润空间。公立医院也会选择利润空间低的项目与第三方合作。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对第三方检验机构政策的放开和支持,第三方检验机构在与公立医院互补的基础上,也对公立医院检验科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和冲击,特别是对一些粗放式经营的医院和中小型医院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多种高精尖的技术的开展、业务的分流,以及高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等。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医疗控费的必然需求。即使对于很多三甲医院来说,有些检验项目对设备、人员要求也很高,投入很大,单家医院样本量有限,投入巨资、装备齐全的实验室是对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基层医疗机构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频次则更低,通过集中承接和外包给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不仅节省投入,同时也可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可以预见,医院里的检验业务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第三方检验机构与医院相关科室,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各自在竞合环境中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以共同服务于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对国民健康的保障。


在“液体活检”的分论坛会场,海普洛斯集团董事长兼CEO许明炎作了《液体活检最新进展及临床实践》的报告,阐述了液体活检的优势,概述了液体活检最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循环肿瘤DNA已经被应用于癌症诊疗的全程研究,为癌症的早筛、早诊、个体化用药指导、预后监测、耐药评估、亚克隆研究、免疫治疗靶点设计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循环肿瘤DNA结合二代测序技术,有望为癌症的诊疗提供新的指导思路,其中ctDNA分子分型应用已经写入CSCO指南,体现了我国ctDNA临床应用的先进性。同时,新技术的使用,离不开国家标准的制定、法律法规的监管、行业的规范也是日益凸显的现实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让技术服务于临床是每位从业人士需要思考的问题。许董事长认为,行业初期,百家争鸣,是好事,同时需要建立规范,建立行业标准,才能让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临床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


采编:方研

审校:韩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