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报道

作者:DDM
2021-12-16

2018年5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天津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河北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北美华人临床化学会、香港临床化学会、台湾临床病理检验医学会、澳门医务检验学会等多个学会协办。


2018年5月19日上午8点45分,第二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大会堂正式拉开序幕。 


首先由大会主席王成彬教授致辞,他对百忙中莅临大会的各位国内外专家及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诚挚的感谢。长城检验医学会名誉主席丛玉隆教授也发表致辞,从教授表示,自从业来,自己经历了北京市检验医学的发展及变化,是奋斗在一线的前辈们带领团发展学科建设,为今天检验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在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合作下,开展的各种活动及会议交流,为年轻人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才使得今天北京的检验医学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在此向潘柏申教授的支持及全国的检验医学会委员对北京市检验事业的厚爱表示感谢。从教授还表示,在新时代,要有新理念、新思维、新发展,检验界正朝着互联网医疗及智能化实验室发展,因此对检验学科建设提出新的理念、课题,如何加强医联体的建设、大健康的建设及实验室智能化的发展?希望借此交流的机会,加强北京检验医学的建设,为全国检验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北京医学会田宝鹏秘书长致辞表示,第二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以权威性、实用性、专业性为特点,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及学者,就检验医学的基础理论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国际前沿新理论、新方法进行交流与探讨,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及与会人员,借助大会平台,在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推动学科发展、树立国家战略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努力,使医学科学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卫生事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民,最后祝愿第二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台湾临床病理检验医学会理事长卢章智教授、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也致欢迎辞。

医学前沿-王成斌致辞.jpg医学前沿-丛玉隆致辞.jpg医学前沿-田宝鹏致辞.jpg医学前沿-卢章智致辞.jpg医学前沿-潘柏申致辞.jpg

接着,由大会主席王成彬教授宣布5月18日下午进行的第二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青年演讲比赛、硕士生论文报告视频大赛、会议征文优秀论文报告大赛等活动的获奖者名单,邀请获奖者上台领奖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第三部分,进行携手同行检验基层培训计划颁奖仪式,携手同行检验基层是为响应国家号召,是由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导、十家三甲医院,十家区县医院检验科携手落实医疗资源下沉、改善检验领域发展不平衡、提高北京领域整体检验水平的一种举措,三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为此北京医学会策划编写了携手同行检验基层培训计划纪念册,分享携手路上的点滴。中华医学会金大鹏副会长、北京医学会田宝鹏秘书长、王成彬教授、携手同行计划组长张会英教授为纪念册剪彩、开封。随后,金大鹏副会长发表讲话,他表示,此次会议开放包容,为与会者奉献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盛宴,什么样的精神日久弥新?什么样的怀念更为醇厚?检验医学会议与会者的所做、所思、传承现代医学的精神对此做出了解释,最后我向国内外专家、学者、检验医学的同道及各位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及感谢同时祝福第二届长城检验医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随后由基层培训小组副组长曹永彤教授,宣布携手同行检验知识技能比赛获奖名单,获奖者代表上台领奖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医学前沿-金大鹏颁奖致辞.jpg医学前沿-优秀论文颁奖.jpg医学前沿-硕士视频颁奖.jpg医学前沿-携手同行颁奖.jpg医学前沿-青年之声颁奖合影.jpg


颁奖活动结束后大会正式开始,首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潘柏申教授申作《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与展望》的报告,潘教授表示,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效果监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经历了手工到自动化的转变,现在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化、从业人员素质的不管提高、由单纯的关注样本到关注临床及病人、质量控制从分析中扩展到分析前及分析后、关注检测的一致性提高检测质量。潘教授重点关注了检验医学的明天,他表示检验医学的未来面临巨大挑战,随着分子检测技术、质谱检测技术、液体活检、POCT、社交媒体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样本库样本存储等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应该进一步适应与推广新的技术、注重创新,而不能局限在原有的检测技术及项目。如何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让医生能够对病人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检验医学人员任重而道远。

医学前沿-潘柏申报告-1.jpg

医学前沿-潘柏申报告-2.jpg

接下来,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Howard Morris主席作《检验结果标准化及一致性的讨论》报告,通过对检验医学过去及现状的介绍,展望了检验医学的未来,Morris表示,随着疾病的增多、人口的老龄化和预算的控制,都给检验医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临床决定有70%与检验医学相关,检验医学的高质量会带动整个医学的高质量。全球通用的检验数据可让所有的医生在统一标准上讨论病人的病情,检验医学标准化的建立对提升病人的寿命、降低医疗成本都起到重要的作用。IFCC提出了新的临床检验医学的价值阶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验室质量体系、循证检验医学和新价值主张。医疗价值在哪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病人更好的服务,检验医学的价值在于如何引导检验医学的服务及流程,检验医学的使命是为病人更好的服务、降低成本、降低风险。

医学前沿-Morris报告.jpg

最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标志物研究室主任Sudhir Srivastava作《肿瘤标志物筛查的临床应用》报告,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科学研究现状、新癌症标志物激起的希望和顾虑、临床生物标志物发现的困难及对标志物的举例分析等介绍,Srivastava表示,早诊早治是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所以筛查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国际交流,进而推进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及发展。

医学前沿-Sudhir报告.jpg


针对不同专业人员要求,大会还设立了异彩纷呈的分论坛,“液体活检相关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人工智能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第三方实验室发展论坛”、“药物代谢及耐药基因检测技术论坛”、“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实景再现论坛”、“实验室管理与认可论坛”、“血栓与止血性疾病案例荟萃精解论坛”、“形态学识别通关大赛与培训模式(现场循环升级赛)论坛”、“微生物感染快速鉴定技术进展论坛”、“出生缺陷病防治策略论坛”、“质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深度测序、数字PCR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磁及纳米相关分析技术论坛”、“基金申请、论文写作与发表论坛”、“微流控及芯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和“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共识与解读论坛”,为与会人员奉献了一场精神与学术的盛宴。


午餐后,名家云集的分论坛火热展开,下面为大家带来“人工智能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实验室管理与认可论坛”、“质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和“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共识与解读论坛”的详细报道。


“人工智能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分别以人工智能在诊断中的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人工智能在实验室管理、血液样本采集等方面为参会人员呈现了精彩绝伦的学术报告。 

人工智能临床应用进展论坛由天津医科大学魏殿军教授,解放军306医院检验科主任敬华教授进行会议主持并对来自国内外专家的报告进行专业、详实的精彩点评。

医学前沿-列席评委魏建军.jpg

首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临床化学中心实验室主任 王萍教授以“前沿即时检测,可穿戴技术和人工智能在诊断中的发展与应用”为题,可穿戴技术,即时检测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作为前沿新型技术在医疗大环境下的存在价值,回顾过去十年新型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针对新型技术进行临床应用中产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结合美国宾夕法尼亚地区当地的实际案例分享在精准医疗大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型技术更好的从临床角度出发,经过临床试验验证,为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呈现了精彩的演讲。

医疗前沿-王萍教授.jpg

随后零氪科技人工智能首席顾问官刘晓华博士的演讲题目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实践与挑战”。演讲伊始,刘博士与参会人员分享了一件发生在身边的悲伤经历时感悟道:“数据冰冷,技术温暖,假如能够合理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悲剧将不会上演”,随后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与医疗方向的结合进行详实讲解,此外对企业自身业务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使大家在短时间内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了具体的认识。

医学前沿-刘晓华.jpg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东先生 “带来中医望目诊断系统的开发技术”基于中医问诊的理论体系,通过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在临床领域的尝试等方面结合AI+眼底医疗的角度利用AI+技术助力图像展开详细讲解,最后以肺小结节疾病案例分享的形式展示智能医疗对医疗行业的变革,为规范了中医行业本身铺平道路。

医学前沿-王东.jpg

苏州市立医院杨辰主任在医学实验室样本智能传输系统的应用与展望中通过围绕重视分析前样本传输环节进行精彩的演讲,指出当前全实验室自动化(TLA)的发展进程中,分析前传输发展是落后的,大胆预测检验的难点、痛点在样本分析前,未来实验室的大变革也可能发生在分析前,提出工业4.0概念在医学实验室的践行成为可能,工作方式将开始第三次变革,幽默的演讲方式及独到的见解令在场听众折服并多次获得热烈的掌声,最后引用卡尔•马克思的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做出点睛结尾!

医学前沿-杨辰.jpg

北京迈纳士手术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刘子忠先生以“人工智能采血技术临床应用进展”为题,通过研发价值、技术基础等方面报告了填补血液采集在现代临床检验医学自动领域的空白,通过分享机器学习的案列分享说明利用低成本获得高效性的必要性,他带来的学术演讲内容与技术突破获得专家评委及在场听众们的充分认可与期待!

医学前沿-刘子忠.jpg

最后,来自解放军第302医院李伯安主任带来的”智能化临床实验室的思考”中提到能否在智能实验室整体水平层面实现弯道超车当代检验人是中流砥柱,并结合国内临床实验室发展的现状,通过物联网与实验室的管理相结合实现人财物的精细化管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全自动化实验室,他演讲时从需求与进步,对实验室的自动化中提到的主要矛盾、现状以及丰富的实验室管理经验得到专家及在场听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医学前沿-李伯安.jpg


“实验室管理与认可论坛”,本论坛紧密结合临床实验室人员高度关注的管理与认可等核心问题,邀请了北京市朝阳医院周睿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李润青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周洲研究员、台湾大林慈济医院苏正川教授等专家就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管理,POCT规范化临床应用管理,医学实验室认可体系及常见问题等展开对话与交流,同时也分享新型的检验医学服务等主题报告。

医学前沿-分论坛照片2.jpg

周睿教授在《个性化质量控制在医学实验室中的应用》报告中指出,个性化质量控制是一种针对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案,通过风险评估、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评估,制定适合的质量方案,对检验全过程进行监控,从而降低风险提高质量。阜外医院周洲教授在《POCT临床应用管理》报告中指出,POCT未来的应用将势不可挡,但缺少完备的行政管理依据,使用中也有暴露了风险,如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未做质控、结果报告不规范等,阜外医院制定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床旁检验(POCT)管理规定》,对人员资质、设备试剂管理、项目审批等过程进行控制管理,防范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其他专家也作出了精彩的报告,该论坛对进一步促进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管理、POCT规范化临床应用及实验室认可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医学前沿-周睿报告.jpg医学前沿-周洲报告.jpg

“质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在开始论坛前进行了隆重的中国质谱学会临床质谱分会成立仪式,本次论坛分为上、下半场两个部分,上半场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胡志东教授与清华大学长庚医院赵秀英教授主持。下半场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曹正教授与解放军第302医院毛远丽教授主持。 


首先,台湾临床病理检验医学会理事长卢章智教授为我们清晰的描绘了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应用,作为新兴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环保等优势,同时强调关于质谱技术的应用方面相对有限,待测菌落量级的保证和培养基对质谱鉴定产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应用的普及,菌库的更新需要不断完善。

医学前沿-质谱-卢章智.jpg

随后,由上海新华医院检验科主任沈立松教授从MALDI-TOF MS的原理到临床的应用,包括目前临床上,质谱技术节省检测鉴定报告的节约时间成本,同时分享对于耐药机制,血培养直接鉴定数据库,分享关于布鲁菌属自建补充数据库等总结的工作经验,为促进临床微生物的科研方向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产生重要作用。

医学前沿-质谱-沈立松.jpg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以“质谱技术、代谢组学及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进展”为题,强调质谱技术是目前最重要的分析技术之一,并与参会人员分享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基于质谱技术系统、系统全面的分享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深入临床方面,通过实现小分子高覆盖代谢组,重点开展肺癌、乳腺癌与肺癌不同分型以便发现肿瘤生物标志物,旨在于更好的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建立更高效便捷的定量方法服务于临床方向,尽管再帕尔教授多次提及自己对医学领域相关知识的匮乏, 但作为关注并致力于医学领域甚至未来引领检验医学的质谱分析化学专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医学前沿-质谱-再帕尔·阿不力孜.jpg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新荣教授带来题为“单细胞质谱分析”的演讲,传统单细胞定量分析以荧光探针为主的荧光成像或流式细胞术等相关技术,对于多种目标物质或未知物质的同时检测仍存在局限性,而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兴起。作为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先驱者之一,结合多年临床研究经验与自身研究成果为参会人员分享了单细胞质谱技术在科研与临床方面的应用与展望。

医学前沿-质谱-张新荣.jpg

最后美国Quest Diagnostics临床质谱实验室袁超副主任为参会人员带来题目为”怎样建立一个好的临床质谱方法”,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质谱检测技术工作经验,多方位多角度的从质谱技术检测方法的建立、实验室质量培训、定标、质控、样本处理等环节,对从事LC-MS-MS的参会人员从细节到宏观的建立临床质谱方法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本论坛国内外专家、学者云集,引人入胜,座无虚席,由于会场座位有限,有些参会人员甚至站在会场通道听完整场报告,学术气氛浓厚,整场会议在和谐、积极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医学前沿-质谱-袁超.jpg

“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共识与解读论坛”,解放军第301医院田亚平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张真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马丽娟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丽艳教授、王海宁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于文斌教授以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与解读、生物标志物开发的新观点、研究层面的新高度、研究成果的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主题新颖的学术报告。田教授作《重大疾病生物标志发现与应用支撑体系的建立》报告,他介绍了生物样本库的建立,进行样本的存储及使用,从而进行生物分析,转化实验室数据,实现各医院的资源共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张教授作《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审要求对研发多变量指数体外诊断的指导推进作用》报告,介绍到,美国审批时会关注,产品在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如何指导治疗?呈现假阳性时,是否会对病人产生影响?他表示,传统的标志物是一对一的,而现在对重大疾病的诊断可能需要多重指标,多重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就需要其他体系的支撑,如样本库的使用、芯片的使用等。其他专家也作了精彩的报告,此论坛为推动找寻未知生物标志物存在价值为推动临床服务,拓展其在临床中疾病的预防、治疗与辅助诊断过程中的应用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医学前沿-生物标志物-论坛主照片.jpg

其他的分论坛也是精彩不断,“液体活检相关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论坛”,本论坛上液体活检相关技术方面的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围绕“聚焦液体活检,助力肿瘤精准诊疗”展开多方面的的对话和交流。各位专家围绕液体活检技术发展进程,循环肿瘤细胞和外泌体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组织活检与液体活检的应用对比,NGS技术应用以及报告解读,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精彩的演讲。

 

“第三方实验室发展论坛”,区域化医疗中心分级诊疗和集中检测是目前医疗改革的主要推动方向之一,也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降低医疗开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技术和效率的重要举措,本论坛诚邀业内专家作报告,针对第三方实验室相关政策解读,中国第三方实验室的未来之路发展与挑战,第三方实验室检验管理及技术项目分析,中国与欧美其他国家第三方实验室异同等进行交流,作为推进区域化医改的一股关键力量,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对于实验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代谢及耐药基因检测技术论坛”,论坛围绕“个体化用药相关药物基因检测、病原微生物耐药基因检测以及肿瘤相关药物基因检测”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各位领域专家分别就菌群中难辨梭菌检测和耐药进展分析、肿瘤相关药物基因检测的现状及进展、抗凝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等多个热点专题进行演讲。 

 

“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实景再现论坛”,论坛首次采用新颖的实景再现形式,由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强强联合,围绕“疑难病例”展开多学科的对话交流,论坛现场由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同仁医院的三个团队分别带来,关于血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的疑难病例,真实再现检验医学专家及临床领域专家通力合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情境。

  

“血栓与止血性疾病案例荟萃精解论坛”,血栓与止血性疾病方面的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围绕“血栓与止血性疾病案例”展开对话与交流,各位专家从临床病例入手,从不同的侧重面分享各自所擅长方向的经验。

 

“形态学识别通关大赛与培训模式(现场循环升级赛)论坛”,细胞形态学诊断与临床诊断密切相关,但是由于对细胞辨认能力不强、专业人员缺乏、人才培养周期长等原因,基层医院人员的形态学诊断一直是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检验人员用简单快乐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细胞形态学习?如何结合细胞形态学和临床信息进行诊断,更好服务临床?如何实时帮助基层医院进行细胞形态学远程诊断?本论坛诚邀全国各地的形态学专家组成的形态学识别专家联盟,在线支持远程诊断,为各位指点迷津。

 

“微生物感染快速鉴定技术进展论坛”,本论坛以微生物感染快速鉴定技术为主题,邀请各位专家就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MALDI-TOF MS在临床微生物领域的应用,微生物鉴定的室内质量控制及数据库建立,感染性疾病实验室快速诊断技术等做指导性主题报告,同时就微生物检验领域快速鉴定技术展开交流讨论,为促进快速鉴定技术在临床微生物领域的应用及快速鉴定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推进和促进作用。


撰稿人:魏冰、贲文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