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实验室诊断 —— 访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李永哲教授

作者:DDM 10315
2021-12-16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以肝脏为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确诊的AILD患者不断增加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AILD相关自身抗体检测作为疾病鉴别诊断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为了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测的新进展,《临床实验室》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李永哲教授。李永哲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自身抗体检测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工作,在采访中,他针对“AILD相关的自身抗体临床应用”“检测方法的变革”及“AILD相关自身抗体规范检测和合理应用”等热点问题与大家分享了经验。 

专家论坛-李永哲教授_副本.jpg

随着临床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患者不断增加,AILD相 关自身抗体的检测逐渐受到临床的关注和重视。李永哲教授表示,AILD目前分为四大类:自身免 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还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和IgG4相关性胆管炎,也有专家把重叠综合征(AILD间重叠或AILD与病毒性肝 炎重叠)单独划为一类。他介绍说,免疫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比如自身 免疫性肝病的分类标准包括指南都涉及实验室指标,特别是免疫性指标,自身抗体指标在诊断、鉴 别诊断、病情评估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每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实验室指标不同,临床意义和解读 也不同。  

除了作为AILD诊断的经典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之外,李永哲教授也介 绍了用于免疫性疾病诊断并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自身抗体。他以自身免疫性肝炎 (AMA)来举例说明,AIH的诊断标准里涉及的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MA)、抗平滑肌 抗体(AMA) 、抗肝肾微粒体(LKM-1)抗体和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体。过去检测 ASMA是用免疫荧光的方法,特异性比较差,目前一些外国公司推出了更特异的靶抗原—F 肌动蛋白,使用酶免或者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如果能替代ASMA检测,那么在自身免疫性 肝炎诊断的特异性上会有很大的提高。李教授接着介绍说,PBC的诊断指南涉及三条:抗 线粒体抗体(AMA)阳性、肝功异常即碱性磷酸酶异常以及肝脏病理学活检阳性,一般肝 脏病理活检患者不易接受,诊断主要依靠前两者。目前关于PBC的诊断,很多公司推出了 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这两种自身抗体对预测PBC是否会发生肝功能衰竭有很高的 预后价值。AMA与肝病的进程无关,只对诊断有帮助。而很多中心报道,抗SP100抗体、抗 gp210抗体在阳性、强阳性的情况下,预示着病人肝衰竭、肝硬化的速度加快,是具有预 后价值的指标。PSC近几年没有新的相关自身抗体指标,检测可见多种自身抗体低滴度阳 性、p-ANCA阳性,有自身免疫现象,但目前特异性靶抗原还不清楚,诊断特异性差。IgG4 相关性胆管炎,建议临床开展IgG亚类常规检测,因其在其他的胆管疾病、肝脏疾病和消 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4年,李永哲教授曾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重视自身免疫性肝病相 关自身抗体的规范检测与合理应用》(第37卷第二期81-83页)的文章,这几年,他在自 身抗体的规范检测与合理应用上又进行了深入思考。他告诉《临床实验室》,规范检测方 面,经典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用的都是免疫荧光法,但这种方法敏感性、 特异性差。90年代中期,国外陆续引入单个靶抗原检测的酶免方法,像自免肝的抗LKM-1 抗体、抗LC-1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都是这时候推出的,所以规范化检测要用敏感性更 好、对临床更有帮助的合理检测。此外,临床合理应用也包括结果的合理解读。李教授指 出,报告的解读很重要,要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检测的,如:实验室用免疫荧光方法检 测ASMA阳性,结果的特异性差;酶免或化学发光方法检测F-肌动蛋白特异性较好;PBC检 测时,AMA-M2抗体可进行鉴别诊断,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对预后判断有价值。要 关注抗体的滴度,阳性越强跟疾病的关联度越大,所以自身抗体检测要求定量,但目前国 内规范化检测较差,很多医院和厂家还是用定性方法进行检测,以后会逐步过渡到定量检测。

李永哲教授曾多次强调对于自身抗体的检测应该规范化,要溯源到国际标准品。对于 自身抗体检测的质控和质控品的现状,他说,很多自身抗体早期都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经过了发现-看到-建立方法-常规检测的过程,经过了方法学的变革后,现在有了定量、高敏 感、特异性的新免疫学方法。我国开展自身抗体临床检测工作起步较晚,现在国内规范检测工 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像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了抗核抗体谱项目,风湿病学会开展了类风湿 性关节炎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但国内多数临床实验室的自身抗体质控项目还没有开展。 国内第三方实验室或医院的自免肝项目可以参加美国的CAP认可。在这种情况下,质量管理方 面,李教授希望实验室每次检测时能做好室内质控,因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第三 方商品化的质控品很少或者还没有,建议实验室能够建立自制的室内质控品,用滴度大于2倍 滴度或者2个cut off的弱阳性或中等阳性以下的自制质控品。目前国内的临床实验室开展的自 身抗体质控项目很少,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工作,厂家也可以组织客户进行比对。 

 李永哲教授谈到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变革时指出,很多自身抗体的发现是50-60年代实 验室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到的,如AMA、ASMA;国外60年代中期、国内70年代末期建立了 早期实验室免疫荧光的常规检测方法。国外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特异性靶抗原抗体检测,如 AMA-M2抗体、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ASMA抗体、抗LKM抗体、抗肝细胞胞浆抗原1型 (LC-1)抗体等,目前这些自身抗体的主流检测方法已从半定量免疫荧光法转变到针对特异 性靶抗原的定量检测,检测方法学有酶免法、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微球技术。李教授预计未来检 测技术的发展还是要满足临床的需求,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意义比较明确的常规自身抗体 谱检测需求有8-10项,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速度还是很慢,临床上需要更高通量、更快速的 定量检测,如多重免疫微珠法(MBI)、微流控芯片技术等。对于基层医院自身抗体检测,李教 授建议,临床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常规自身抗体检测做全有8-10项,而6项基本检测项目就可 以满足基层医院需求,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3项: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SLA抗体,抗核 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平滑肌抗体建议改成检测抗F肌动蛋白抗体,现在已经有化学发光、 免疫微球检测方法出现;抗LKM抗体、抗LC-1阳性则很少出现,基层医院可以不做;PBC可检 测抗M2抗体、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

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验,实验室要做好性能验证,选择质量好的检测平台, 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室内质控及实验室比对等。检验结果做出正确解读。最后,李永哲教 授总结说,为了满足临床的需求,未来自身抗体检测发展趋势将朝着定量、高通量、快速检测 方向发展,他希望国内的公司能将自身抗体诊断试剂的国产化作为主要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