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检验医学 学术会议报道

作者:方研、贲文锐、张安然
2021-12-16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于2019年8月29-3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涵盖临床检验和实验室管理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诚邀国际、国内一流专家与会做专题报告,针对检验医学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等话题进行广泛充分的交流探讨,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继续教育、论文交流、中青年英文演讲比赛、检验摄影图片展、临床实验室设备新技术交流和展览会,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和交流的盛宴。

 

8月29日下午,中青年英文论文演讲比赛、我与检验共成长演讲比赛及青年辩论赛等活动首先拉开帷幕,预热学术会议,百家检验厂家亮相展览会,助力学术会议,定向点金展位人气火爆,众多参会者驻足交流。

   46.jpg

47.jpg

48.jpg

8月30日上午8点30分,学术大会正式开幕,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潘世扬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崔巍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成彬教授、中华医学会饶克勤副会长、江苏省医学会胡寅副会长等嘉宾分别致欢迎辞,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Sunil Sethi副主席、美国AACC前任主席Dennis Dietzen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今年恰逢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四十周年,王成彬主任委员向大会作《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40周年在中国检验发展中的作用》主题报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40年,在10届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开展对外交流、培养检验人才、建立实验室质量体系,为推动中国检验医学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接着,王成彬主任委员、王传新候任主任委员为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三位前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尚红教授、潘柏申教授敬献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40周年画册。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五、六届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代表检验老前辈发表讲话。丛教授的讲话以“祝贺、感恩、传承”六字为核心。“祝贺”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40年来取得的成就;“感恩”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带领中国检验医学从一个高峰攀向另一个高峰,感恩检验医学的发展遇到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感恩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给每一个检验人提供的优良的发展平台。“传承”检验医学老前辈留下的先进文化、严谨的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开拓新天地,为人类大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彩的开幕式结束后,进入大会学术报告时间。

 49.jpg

首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赫捷院士带来《中国癌症流行趋势及防控工作进展》报告,报告围绕中国癌症的流行现况、趋势变化、生存现状、防控工作的四部分展开。赫院士指出,中国癌症死亡约占全球30.2%,死亡率位居全球癌症死亡率的12位,死亡人数全球第一。在癌症防控工作上,我国持续做出努力:国家肿瘤防控工作机制及网络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癌症中心逐步成立、肿瘤登记及监测随访网络基本建成、主要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广泛开展、肿瘤规范化诊疗及质控体系已经建立、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网络初步建立、基础资源和数据中心建设初见成效。最后,报告总结了我国癌症流行趋势及防控工作进展:癌症负担日益加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癌谱并存,防治难度巨大、城乡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癌症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50.jpg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程京院士带来《技术创新助推医学发展》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的三变和精准诊断治疗,程院士指出,技术创新把勤快人变“懒”、把聪明人变“笨”、把残障人变“正常人”,并通过实际的例子,介绍了先进设备的应用是怎样实现这三种变化和精准诊断治疗的,进一步说明了先进和智能化设备助力医学的发展。最后,程院士谈到了自己的感悟,先进、精准、快速的检测工具如能及时地应用到检验工作中,就会给病人生的希望,同时也可以给检验人从二线科室进入一线科室的机会。


丛玉隆教授带来《医疗改革与检验科建设》的报告,丛教授指出,根据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国家医改为医院检验科带来许多挑战:检验项目和数目减低,收费下调,检验科收入减低,为检验科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创出一条新路子发展新学科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从重诊断治疗转变为关注治未病、大健康概念管理从重经济效益转为公益性服务模式,调整学科发展规划、适应新时代要求,是迫切解决的问题。丛教授指出,我们要更新理念迎接挑战,理解大健康战略,建立慢病管理的概念,同时智慧医疗也为检验医学发展开拓的新领域,这个产业链上,一端是医生,另一端是需求的用户,中间则云集了通过各种技术和手段为两端搭建桥梁的服务提供商。


第二轮大会学术报告于2019年8月3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继续召开。本轮学术报告延续第一轮学术报告,上半场由李莉及王昌敏教授主持。邀请了天津医科大学姚智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胡志斌教授带来了精彩报告。

51.jpg

姚智教授带来题为《CNF1通过激活Cdc42-PAK1信号轴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指出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与前列腺疾病密切相关,对前列腺癌监控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加速前列腺癌进展,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不是毒素,而是其分泌的一种坏死因子具有致病性。根据曾有文献的报道,前列腺癌携带CNF1可达80%,因此其坏死因子CNF1与前列腺疾病具有相关性。随后列举其做的几种实验,证明了CNF1能促进前列腺癌在体外的迁徙和侵袭,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且CNF1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的转移,进入前列腺癌细胞并激活Rho GTP 酶,通过活化Cdc42促进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CNF1还可以通过激活PAK1上调MMP9的表达和活性。最后对以上实验进行了总结,表示CNF1在异种种植动物模型中促进前列腺癌转移,且PAK1的活化水平与人类前列腺癌的进展呈正相关,UPFC监控和治疗对于控制前列腺癌疾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52.jpg

胡志斌教授带来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临床研究》的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临床医学研究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病因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要研究基地,由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活动。对为什么做临床医学研究做出了解释,指出临床医学研究是提高医学质量的核心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出人才成果的重要途径,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手段,提高学术地位的重要内容。国家卫生委指出应加大临床医学研究的投入,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网络建设等创新指导意见。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变革热词不断涌现,也推出了一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的鼓励研究方向,胡教授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对临床医学研究的方法学,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进行了介绍。通过对传统流行病学与系统流行病学的区别,引入了队列研究。对于为什么要引入队列研究,胡教授对其进行了解释,指出横断面研究不能分析功能和指标的动态变化,无法阐明结局与暴露间的因果关系,而队列研究可以先因后果,证据强度更高,可以同时研究多种暴露和多种结局,可以有效控制多种偏倚,可以进行动态评价,对结果外推有利。紧随其后指出现阶段临床研究工作者应如何应对出现的问题,并对其作出了解答,指出对于每个临床科学家来说,需要从小数据做起,坚持循证-设计、测量、评价(DME),需要转化的思维、整合的理念、精准的目标。并指出临床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大数据时代对临床医学研究的影响作出了介绍。科技创新正推动着临床医学研究,身为临床工作者更应注重科研积累。对资源积累及随机对照试验与真实世界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实例的列举证明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暴露因素。因此,针对此种问题做出了一个出生队列总体设计(最简版),对对比设计的优势做出了简要介绍。最后对大数据对临床的应用做出了阐述,指出了大型队列的未来使命。

 

下半场学术报告由关明教授与曹永彤教授主持。下半场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明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陈香美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侯建全教授带来精彩报告。

53.jpg

首先由赵明辉教授带来题为《中国肾脏数据网络(CK-NET)的解读》的报告。报告从4方面作出介绍,首先从CKD防治的趋势出发,通过3大研究指出目前CKD的患病率及病因,住院患者出现的问题。因此,AKI诊治不当可能是CKD的一个原因。随后赵教授指出我国CKD防治方面面临的4个挑战:1. 缺乏全国性监测体系;2. 肾脏疾病的诊疗容量和效率有限;3. 肾脏诊疗的异质性大;4. 肾脏疾病的知晓率和诊断率不容乐观。并对每项挑战作出了详细介绍。另外,赵教授还对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诞生的背景作出了相关介绍,首先在国内率先开展肾脏疾病的人群研究,历经十余年的积累,为我国肾脏疾病提供了确实证据,形成了覆盖全国60余个大型肾脏疾病诊疗中心的合作网络。2014年,王海燕教授提出建设肾脏疾病数据共享平台的构想,最终命名为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2016年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肾脏疾病的大数据研究为重要方向之一。2017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肾脏疾病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2018年我国首个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落地北大,为实现大数据在临床专科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随后介绍了该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及CK-NET宗旨。依托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的平台,能够应用的数据不断丰富,不断扩大。2017年度,首个中国肾脏疾病“蓝皮书“在AJKD发表。2019年3月,拓展了深度和广度,全新的中国肾脏疾病“蓝皮书”中英文同步发布。最后,赵教授介绍了CK-NET年度报告的现状,阐述了CK-NET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54.jpg

陈香美教授带来题为《大数据智能化引领肾脏病诊疗规范与创新发展》的报告。报告从医疗大数据引领学科创新,CNRDS促进血液净化质量改进,《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升级修订三方面进行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及医疗大数据的来源,对大数据给临床医疗带来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大数据为新型诊疗模式提供基础、利用好大数据有助于解决医疗现存问题、大数据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推进人工智能发展。陈教授对传统研究模型和大数据驱动下的研究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人工智能与医疗融合发展可以提升辅助医疗、加强疾病管理、改善监管控费,提高药品开发。随后对人工智能在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作出了具体介绍。提出临床医学大数据促进“产、学、研、用”联动,能提升临床医学的转化能力。陈教授还对创建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大数据登记的意义及CNRDS登记内容、对医疗质控的意义以及质控工作中的原则和关键点、未来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分别作出了详细介绍。最后对《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升级修订作出了相关介绍,对比了2019版与2010版的更新内容,指出了“新时代、新思想、新局面”下对血液净化技术质量安全提出的新要求。

 55.jpg

侯建全教授带来题为《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临床转化研究》的报告。报告从背景与思路、本团队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研究创新、应用与转化4个方面作出介绍。首先对研究北京作出了介绍,指出免疫系统是集体最重要的防御功能体系,而免疫调节机制的阐明和关键分子的挖掘,研发诊断和免疫干预的制剂/方案,为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开拓了一个新途径。共信号分子则是免疫应答调节的关键分子。对201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免疫检查点分子研究在建议治疗中的巨大贡献。通过相关实验设计指出PD-1/PD-L1与泌尿系肿瘤之间的关系,报告表示在尿路上皮癌中二线PD-1/L1抑制剂单药治疗、ORR\12个月的OS均优于化疗。随后对团队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了报告,报告指出共信高分子调节网络与免疫相关疾病是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主要介绍了负性共信号分子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阐明免疫卡控点分子B7-H4在肿瘤环境异常表达和作用的新机制,发现了PD-L1在肿瘤微环境异常表达的调控分子,鉴定表达负性共信号分子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细胞亚群。对CD40/40L信号与肿瘤免疫系列研究、可溶性B7-H3的发现和疾病、CD83通过NF-kB介导新的免疫调节机制,提出前列腺素PGE2抗炎的新途径以及正性(OX40/OX40L\ICOS/ICOSL)和负性(PD-1/PD-L1)共信号失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对系列共信号及相关免疫分子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分别作出了详细报告。随后在研究创新方面,侯教授介绍了可溶性B7-H3的发现机制在免疫病例中的作用以及免疫可控点B7-H4和B7-H1在肿瘤微环境异常表达的调节分子机制。最后对应用转化进行了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已形成共信号分子单抗研发的产业化、共信号分子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在国内外已形成鲜明特色和拥有领域中较高的学术声誉。

 

除了主会场的学术报告,大会也设置了多场主题分论坛,技术前沿,精彩不断。下面为大家带来部分分论坛的介绍。


— 临床共话凝血指标应用分论坛 —


首先带您去看的是“临床共话凝血指标应用”分论坛。王兆钺教授带来题为《疑难出血疾病的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的报告。报告指出凝血四项(APTT、PT、TT与纤维蛋白原)是凝血检测的基础,可以大体判断凝血障碍的范围,为进一步检测提供方向。临床上根据凝血四项及其相关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出各种先天性与获得性凝血异常的疾病,从而为治疗指明方向。王教授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的体会,通过其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病例,分析解读了各种疑难出血疾病:如获得性肝素样血症、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症、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症、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症以及肝肿瘤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正常的出血疾病,凝血因子XIII缺乏、药物引起的异常结果、遗传性PAI-1缺乏症等。通过列举各种病例,阐述实验室分析步骤及其确诊方法,进而认为,检验与临床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检验和临床工作者只有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健康。

56.jpg

武文漫教授带来题为《出凝血疾病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的报告。报告首先指出基因诊断已经逐渐成为包括血友病和易栓症在内的遗传性出凝血疾病的重要实验室检测手段。基因诊断应包括4个层次:DNA-RNA-蛋白表达-蛋白功能。在确立表型诊断方面对完善的HA基因诊断体系、常染色体凝血因子缺陷症诊断流程、VWD诊断流程、易栓症诊断流程分别作出了详细介绍。确立表型诊断后,要进行DNA突变检测。在这部分内容中,武教授主要介绍了基因检测新技术的研发、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基因诊断、993个HA家系基因突变谱总结、296个HB家系基因突变谱总结以及90例中国人群VWD患者突变谱报道、血管性血友病基因诊断率、102例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表型与基因型总结、57例凝血因子XI缺陷症患者突变谱报道。在致病机制和功能验证方面,武教授主要报告了以下内容:DNA大片段缺失与重复机制(包括异常F8基因22号内含子倒位导致的血友病A、凝血因子IX大片段重复导致血友病B的机制);DNA/RNA转录与剪切(剪切位点突变分子致病机制研究);蛋白折叠分泌(FX Cys27Ser突变导致分泌障碍);蛋白功能异常(FIX G317R/E分子致病机制研究,FX D18del分子致病机制研究,FII R382H突变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等)。武教授认为对突变所造成的促凝抗凝蛋白的功能改变应用酶促反应动力学以及分子结构动力学模拟分析,除了可进一步分析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分子致病基础,也可为凝血和抗凝蛋白的分子和结构间功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57.jpg

朱力教授带来题为《Platelet and leukocyte transmigration in the thrombus formation and the blood flow disturbance under intravital imaging》的报告。报告指出血细胞与血管的相互作用,贯穿在整个血栓与止血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的利用,以及现代工程,光学,影像,材料,力学理论和技术融入,为血栓与止血研究开启了新的时代。朱教授首先在报告中介绍了血小板形态及血栓形成过程、凝血系统激活过程、纤溶系统激活过程。通过课题研究指出活体小鼠瞬时血栓形成系统的认识和应用推动人们对血栓形成的再认识。为了研究病理性血栓的发生机制,其所在团队利用II S血栓模型,并结合大血管血栓病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各类血液细胞参与血栓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栓形成各自的时空特征,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血栓临床实践的机制研究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还发现了扰动流的发生可以导致血小板的穿膜过程,提示血小板对血管稳态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微生物与感染MDT论坛 —

58.jpg

五位专家展开了真菌诊断和治疗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宣讲,并以临床疑难真菌感染病例为引导,进行多学科(MDT)讨论。


首先,北京协和医院的杨启文教授带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的报告,杨教授指出,为进一步指导建设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基本要求,推动真菌检测技术的普及和人员能力的提升,提高综合医院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由全国多位真菌专家共同商讨并撰写了此共识,此共识包括:前言与概述、术语和定义、环境和设施要求、人员要求、仪器和试剂要求、检测技术要求、对真菌检测质量保证和要求、真菌实验室检测报告要求、菌种保留的要求、信息化系统的要求十个章节,报告对共识章节内容进行了概述的讲解,此共识为我国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提供了着实可靠、易于操作的标准化要求,共识参照但不局限于CLSI等最新国际文件,更符合我国国情,更方便临床操作使用。


接着,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的胡继红教授带来《临床微生物室真菌检测能力现状及质量评价》的报告,报告开篇对1999-2019全国参加微生物室间质评数量、2018-2019年全国各省参评微生物室数量、常用形态学检验技术、分离培养技术、基于培养物的鉴定技术、及鉴定系统作了概述,随后胡教授对全国参加卫生部实验室开展的真菌检测项目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易错项目进行了仔细分析,强调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实验室检测的真菌质评项目,提高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报告最后做出总结,不同临床微生物室能力有差异;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满足所在医疗机构临床感染性疾病对病原学的诊断需求;实验室参加质评活动是能力验证,检查对临床样本检验的正确与否;管理者莫只看分数,希望能更关心人员是否定期进修,持续培训、所用仪器设备试剂是否能满足工作需要;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任重道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的李宜教授带来《侵袭性真菌的诊疗标准及治疗原则》报告,侵袭性真菌病(IFD)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感染性疾病,随后李教授从临床感染科医师的角度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病原体种类、危险因素和评估、确诊、微生物检查、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的施毅教授带来了《真菌感染病原学实验室检查进展》报告,介绍了真菌感染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施教授指出,要正确认识实验室检查,分泌物图片镜检和培养仍然是实验室检查的基石、抗体检测是慢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可靠诊断方法,并介绍了检测标准,同时报告也介绍了POCT快速诊断优化感染性疾病治疗策略,未来检测将转向化学发光平台和分子诊断平台;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皖湘教授带来《恶性血液病患者IFD的分层预防和治疗》报告,详细解读了两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继发严重真菌感染的病例,总结了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指出二代测序技术可作为无菌部位病原学检测的补充手段。


— 流式-单细胞分析技术及其应用论坛 —

59.jpg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丁显廷教授带来《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研究进展》报告,开篇介绍了,常见的流式细胞仪因荧光发射光谱重叠,造成同道间的相互干扰、通道数量很难进一步提升,所以需要寻求更好的标签和检测系统。随后,丁教授介绍了最新的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其背景低、无串色、通道多。同时介绍了组织切片拓扑学技术和新式的蛋白印迹技术。最后丁教授对新技术进行总结,单细胞流式质谱技术:单细胞高纬度、多靶点;组织切片拓扑学技术:切片上的单细胞、原位、高纬度;单细胞蛋白印迹技术:痕量样本、单细胞、快速。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潘星华教授带来了《单细胞组学技术创新与应用进展》的报告,报告围绕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和挑战、单细胞技术上团队做的努力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最新应用展开。潘教授介绍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单细胞表观测序、其他表观组测序、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单细胞原位杂交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挑战。接着介绍了自己课题组在单细胞研究领域的成就,分享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细胞异质性、肿瘤单细胞测序和细胞发育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最后,潘教授指出单细胞基因组学助力精准医学,将带来精准医疗的又一次飞跃。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朱明清教授带来了《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的再认识》的报告,朱教授介绍了流式细胞仪工作的标准流程、中外临床常见的流式检测项目开展情况和淋巴细胞亚群现状,指出淋巴细胞亚群临床推广困难有流式技术问题、临床医师认知和是否能解决临床相关问题原因导致。报告中介绍了EB、CMV、MP和COX四种病原体感染急性期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不同病理类型晚期肺癌患者CD4/CD8的差异、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型和辅助诊断,提示了淋巴细胞亚群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对免疫细胞的检测比较单一,即使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也比较粗放,以至于对实验结果无法解读,朱教授强调的,只有对淋巴细胞群分析的不断再研究再认识,检验结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琳教授带来了《单细胞时代FCM的发展与创新》报告,周教授首先概述了单细胞技术、流式细胞术(FCM)、FCM的发展历程、常规FCM的局限性和常见的流式细胞仪,随后重点介绍了单细胞时代FCM的两个革新:第一是质谱流式技术,利用分辨力超强的质谱技术以及独特的金属标记抗体,使FCM在检测通道数量和信号质量两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第二个革新是成像流式技术,开创性的将流式细胞检测与荧光显微成像结合于一体,既能提供细胞群的统计数据又可以获得单细胞的图像,从而提供细胞形态学、细胞结构和亚细胞信号分布的完整信息。


接下来带您去看看“创建微生物检验传统和分子交互融合平台”论坛。第一位讲者是来自上海市肺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检验科的余方友教授,他为我们带来《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表型与分子检测》。余教授重点阐述了各种细菌常规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和报告要求,各种药敏试验方法的选择、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不同种属细菌的药敏试验方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少见菌的药敏试验方法等。同时,还讲述了主要的耐药表型(MRSA和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等)检测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院的马筱玲教授,她以《传统技术深耕细作,分子技术锦上添花》为题,从标本采集和处理开始、细菌鉴定有质谱神器也要有传统思路和传统与分子技术联合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三方面分享自己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经验。涉及特殊标本(如关节假肢、组织)接种前处理技术的规范流程的建立及应用、真菌形态学鉴定思路的建立及应用、厌氧菌培养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常见微生物感染检验项目选择建议等。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检验中心罗燕萍教授基于《质谱技术用于微生物鉴定中自主建库流程的中国专家共识》从自建质谱数据库的意义、试验条件及实施步骤、质量控制和验证方法、局限及临床应用四方面介绍MALDI-TOF MS自建库。自建库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关键,建库菌株使用参比方法,建库前确认菌株培养条件,确保仪器运转稳定性、试剂有效性等,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建库后进行重复性、准确性和特异性验证。日常实验室应用中仍建议以IVD数据库为主,自建库独立使用,是对IVD数据库的有效补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着眼于新技术,以《NGS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和瓶颈》为题,分享了此项新技术的国际前沿进展和研究数据。王教授表示,NGS技术对于难培养、不能培养和少见的病原体的检出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此外,王教授从NGS的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分析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该技术缺乏公认的判读标准、难以对病原菌进行有效定量、开放基因组对微生物分类的挑战、测序结果与原有表型分型关系不明确导致对治疗方案指导意义有限,限制其推广应用的还有较为高昂的测序成本、需要大型计算设备、临床微生物学家对生物信息学知识掌握有限等。故而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在结果解释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带您聆听的是“生化分析系统携带污染的分析与处理策略”论坛。本论坛的第一场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的贾玫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程歆琦主持。第一位讲者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王培昌主任,报告题目为“生化分析系统携带污染的现状与思考”。携带污染存在于所有检测系统,因生化自动分析系统中检验项目、试剂成分、反应产物、检测原理等复杂、多样,携带污染在生化自动分析系统中尤其突出。鉴于各单位每一检验项目检测原理、方法、试剂品牌等之间均存在差异,以及设备使用时间、使用负荷、维护保养等的差异,王教授提出无论封闭生化分析系统或开放生化分析系统,携带污染分析结果虽具有可参考性,但均不具有通用性与可转移性。此外,王教授对携带污染分析与处理的责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会者通过报告对携带污染的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的谢小兵主任,报告题目为“生化分析系统交叉污染的探讨”。交叉污染研究是检验科关心的热点,根据检验科工作流程的特点,王教授指出交叉污染研究一般需要四个步骤,并根据相应的案例,模拟实验建立“交叉污染数据库”,为大家讲解了分析携带污染一般研究步骤及分析。交叉污染的研究可最大程度消除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避免过度特殊清洗降低效率提高成本。


下一位讲者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的贾珂珂,讲题为“生化分析系统常见试剂携带污染案例分享和解决方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部分试剂之间存在交叉污染,而室内质控可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交叉污染主要由于试剂间成分互相干扰,通过样本针、试剂针、搅拌棒和比色杯来携带污染。讲者详细分析阐述了试剂间交叉污染的四大主要原因,并介绍了预防试剂间交叉污染的措施。总之,关注试剂间的交叉污染,采取预防措施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


接下来开讲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的程歆琦,报告题目为专家共识“生化分析系统携带污染的分析和处理策略”。生化分析仪的携带污染可能产生错误的检验结果,并有可能对临床结局带来负面影响,是现阶段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最主要挑战之一,需要生化工作者关注并有效预防。讲者为大家详尽阐述了“生化分析系统携带污染的分析和处理策略”专家共识内容,主要介绍了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携带污染的来源,携带污染的一般研究步骤,携带污染的解决等。

二维码宣传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