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感染性疾病防治在卫生保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社会关注逐渐增多,新技术在人类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微生物实验室作为病原体检测的一线科室,通过镜检、培养、鉴定、药敏等方法,在感染控制中...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包含朊病毒、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通过不同方式引起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的统称。感染性疾病是重大的卫生经济学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编的...
感染是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发病原微生物的出现、耐药病原微生物的增多以及免疫抑制宿主的增加,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脓毒症(严重感染)患者病死率高达50%。最新调查研究发现,中国脓毒症相关...
201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个通过宏基因组辅助检测治愈了一位原因不明、反复发热、具有癫痫及脑积水症状的14岁男孩的案例后,mNGS正式应用于微生物诊断拉开了帷幕。国际与国内在方法学提升与临床应用评估方面进展迅速,推...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自诞生以来在临床诊断研究中就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尤其是基于宏基因组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NGS),作为一种不需培养的新型检测技术可以深入快速鉴定未知感染病原体,相比传统培养方法拥有极高的敏...
2019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Samuel Yang教授联合生命科学公司Karius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用微生物游离核酸(cell-free DNA,cfDNA)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临床验证论文。...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一直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抗生素除了直接治疗传染病外,还可以进行侵入性手术、器官移植和癌症化疗等治疗,为人类疾病的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代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丰富了环境中微生物的耐药性机制,致使抗...
2019年6月12日,C. Y. Chiu及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其在病原宏基因组学(mNGS)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应用的多中心研究论文。此前2天即6月10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关鸿志教授牵头的脑炎协助组在B...
医院感染越来越成为临床医学棘手的难题,本期“对话”栏目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感染科的谷丽主任就“院内感染”的问题给我们指点迷津。此外,《临床实验室》还摘编了《2015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院内感染越来越成为棘手的问题。院感导致患者住院天数延长、引起其他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国内院内感染防控的现状如何?检验人怎样与临床医护人员配合投入院...
当提及妇科检查,很多女性往往会感到迷之羞涩,一拖再拖,一忍再忍,随意用药,错过最佳诊断治疗时机,往往普通的阴道炎最终演变成宫颈炎、子宫肌瘤甚至卵巢囊肿。据数据调查表明“全国每年都做妇科检查”的女性只占49.69%,有50...
患者XXX,性别:男,年龄:50岁,职业:农民。确诊多发性骨髓瘤(IgAκ型,IIIB/III期;R-ISS II期);髓外浆细胞瘤;癌症骨转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拟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019....
患者:男性,62岁;主因:“咳嗽5天,发热1天”,以“肺炎”于2015年12月17日收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等其他慢性病史。吸烟史30余年,3-5支/日。...
病史摘要:男性患者,49岁,因“四肢皮肤肿硬7月余”入院。患者自诉于7月前四肢皮肤开始变肿变硬,伴有双手遇冷变白变紫,多关节疼痛,主要以颈部、双肩、肘腕关节、掌指关节、踝关节疼痛,活动可,有胸闷,活动后加重,伴有进食困难...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于2019年8月29-31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涵盖临床检验和实验室管理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诚邀国际、国内一流专...
金风送爽,秋意盎然,在美丽的苏州金鸡湖畔,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2019 NCLM)隆重召开。 8月28日,由贝克曼库尔特主办,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CSLM)和美国临床化学协会(AACC)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