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报道

作者:王小茜、葛玲宇
2021-12-16

生化学组分论坛

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生化学组共举行了两场专题论坛,分别是新标志物与精准医疗专题论坛和肝肾心血管疾病专题论坛。有多位专家进行了精彩报告,本期特将与个体化医疗相关的报告为您进行摘录,分别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传新教授的《肿瘤标志物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研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世扬教授的《新标志物SP70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精准医疗呼唤精准诊断》、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陈鸣教授的《液体活检和二代测序带来的若干思考》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艳教授的《遗传性肾病的分子诊断与个体化医疗》。

《肿瘤标志物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研究》——王传新教授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多学科交叉及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和模式,是未来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精准医疗的基础是精确诊断,肿瘤的精确诊断,关键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临床应用研究。

王传新教授在报告中主要讲述了肿瘤标志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和标志物的检测。

我国肿瘤现状的统计结果显示,男性高发病率的肿瘤依次是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女性高发病率的肿瘤依次是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目前诊断肿瘤的手段,如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血液学检测,是在传统肿瘤标志物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特异性标志物进行系统评估并应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发现是治疗甚至治愈肿瘤的关键,这也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王教授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结合自己课题组所做的工作,详细介绍了体外循环核酸在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针对我国肺癌、胃癌、结肠癌等一些常见恶性肿瘤进行了系统的肿瘤标志物筛选及验证工作。王教授课题组建立的基于血清miRNA的结直肠癌、膀胱癌的诊断模型,取得了一定成果。

王教授详细介绍了近年来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热点,包括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相关的标志物、尿液等无创性诊断标志物以及循环游离核酸等。重点讲述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包括CTCs、循环RNA、血浆mRNA和miRNA等。肿瘤标志物筛选的最佳组合可对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意义。目前CTCs的检测在肿瘤TNM分期、疗效检测、预后判断、个体化治疗和转移复发早期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循环DNA相比,循环RNA显示出更高的组织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使得检测手段更加简单。而血浆mRNA的出现,为肿瘤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建立血清循环Bmi-1mRNA直接检测方法用于直结肠癌诊断与预后。miRNA作为原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因子参与调控肿瘤进展,因其在血液中的稳定存在,使其具有作为肿瘤标志物的优势。经过测序技术的筛选,证明了miRNA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随着测序技术特别是相关检查技术的发展,使一些新的肿瘤易感基因或DNA突变、甲基化和miRNA特异性表达谱等分子标志物的发现成为可能。对此类新标志物进行大规模临床应用评估将对肿瘤早期预警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新标志物SP70 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精准医疗呼唤精准诊断》——潘世扬教授

潘世扬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肿瘤细胞的检测原理、临床检测面临的技术挑战和肿瘤标志物SP70等三个方面。

潘教授首先介绍了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ctDNA)的检测原理,即把有标志的上皮细胞捕获出来,用两种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进行区分鉴别。

在介绍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上面临的困难时,潘教授表示,液体活检的检测对象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ctDNA)两种形式。其中,CTC是从肿瘤上脱落的活细胞,代表了转移的种子。ctDNA则是来自死细胞的遗传物质,通常以DNA短片段的形式存在。然而,正常细胞也存在于血液、体液当中,而且每天都有正常细胞死亡并脱落。因此,要从大量健康的细胞中寻找出特异性的肿瘤细胞或携带肿瘤细胞来源的ctDNA是很困难的。现阶段检测技术手段通常是利用上皮细胞标志物对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进行识别与分选,再对细胞进行良性、恶性的确认,实现对CTC的检测。或者根据肿瘤细胞的物理特征,例如细胞大小、密度等,对细胞进行良性和恶性的分离,再针对细胞内肿瘤特异性分子进行检测确认。无论哪一种技术,都耗时费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差。所以检测平台及目前临床应用的技术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液体活检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能够被应用于临床检测。潘教授着重介绍了新的肿瘤标志物——SP70,该标志物存在于多种肿瘤细胞的胞膜上,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等。SP70可以被单克隆抗体NJ001识别,利用被NJ001单抗的免疫磁珠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将表面表达SP70的肿瘤细胞从体液中捕获,再经组织化学染色,对捕获的细胞进行进一步形态学的良性和恶性的鉴别,以此实现对患者的精准诊断。潘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已经转化成产品用于临床应用,希望能满足临床精准检测的需要。液体活检的快速发展,必将为精准医疗开启新的里程碑!


《液体活检和二代测序带来的若干思考》——陈鸣教授

麻省理工大学(MIT)发布的2015年十大技术突破中,液态活检位列其中。二代测序作为重要并被广泛使用的技术,也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

陈鸣教授的报告介绍了精确诊断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肿瘤精准医学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液体活检的重要性,展望了NGS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液体活检面临的问题。

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陈教授认为,肿瘤精准医疗是精确诊断与靶向治疗的结合。未来五年关于临床的靶向药物可能会有一个爆炸性的增长,而靶向药物研发周期的急剧缩短,也成为靶向药物爆炸性增长的重要原因。

肿瘤作为高死亡率疾病,精确的诊断必不可少。只有有了精准的诊断,才能进行准确的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使得传统常规病理切片活检检测结果并不能全面准确的反应肿瘤信息,所以仅根据初诊时的标本去指导后续治疗,很可能对情况的判断产生偏歧,所以肿瘤活检对进展期肿瘤至关重要。而液体活检因其无创性、准确性、动态性、可行性,在精准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液体活检主要监测途径包括血液中游离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RNA(Circulating RNA)和外泌体(携带有细胞来源相关的多种蛋白质,脂类,DNA,RNA 等)。检测技术包括肿瘤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ARMS)、微滴式数字PCR (ddPCR)、NGS。而NGS因多线程、高通量、边合成边测序的技术特点,降低了检测成本,成为NCCN的推荐技术大量应用到国内外癌症临床研究中。

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CTCs(游离循环肿瘤细胞)、ctDNA(循环肿瘤DNA)、外泌体,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复发检测成为可能。ctDNA(循环肿瘤DNA)可以用来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病情发展和耐药突变情况。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ctDNA(循环肿瘤DNA)检测更能反映病情的进展。在某些病例里,ctDNA(循环肿瘤DNA)或CTCs(游离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病情更一致。在外出血当中被捕获到的变异细胞被检测到携带有实体肿瘤细胞基因突变和变异的甲基化、微卫星序列的信息,更能全面、实时的反映肿瘤信息。二代测序技术在检测已知的多个平行临床可用药物抑制的靶点、发现未知基因、探索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和发现耐药机制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液体活检用于肿瘤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监管、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技术标准化、临床意义确定等。

《遗传性肾病的分子诊断与个体化医疗》——李艳教授

李艳教授主要从肾遗传病的分子诊断以及检测的意义等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肾病是指原发于肾脏或继发于其他脏器病变而影响到肾脏的一类疾病,以慢性肾病最为常见,发病率达到10%—13%。在慢性肾病中,肾遗传病约占10%。基因检测的目的之一就是用现有的医疗模式对疾病进行分类。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检测手段,分析疾病的遗传学背景,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背景,对疾病进行分子分型。所以当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的,在未来也许会被认为是一类疾病。

从表型来看,基因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可以分为单基因、多基因、修饰基因等多方面。而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甲基化修饰、多基因等因素导致的肾遗传病基因变异使其临床表型或症状各异,给临床诊断及临床分子诊断检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因变异在疾病表型或临床表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一种疾病可能因为基因变异的方式不同,临床表现就完全不同。

随着分子诊断检测技术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诊断检测手段可以应用于肾遗传病的检测。因此,合理高效的利用现有分子诊断检测技术,如Sanger法基因测序、高通量基因测序和基因芯片等技术进行肾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是肾遗传病精准医疗的必备手段。

李教授强调,对于简单的单基因肾遗传病首先可以考虑Sanger法基因测序,基因较大或多基因的肾遗传病要考虑高通量基因测序,而单一基因位点变异检测可以考虑使用荧光定量、基因芯片等技术检测。研究肾遗传病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病因,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特别是为药物的研发提供分子靶标。

对于新的可疑的变异位点的验证,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作为新的生物目标用于临床,有可能作为治疗的靶点,或作为生物学的标志物,或用于疾病的预防;二是作为疾病的病因,用于个体化医疗,进行疾病的诊断、预测和治疗的选择。

最后李教授表示,基因测序检测的意义在于明确诊断,为疾病提供健康管理;对疾病进行辅助诊断,为疾病基因治疗提供依据;能够筛选携带者,为患者及家庭提供健康管理;指导优生优育,为植入前产前诊断或筛查提供依据;能及时检测肿瘤靶基因,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可以提供科研检测平台,提高科研水平。

管理学组分论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顾剑医生报告的题目是“建设信息化平台,量化管理室内质控活动”。狭义的室内质控活动是指通过判断在控与失控,实时指导样品检测。广义的室内质控活动还要包括全面监管室内质控活动本身,让室内质控有效。实验室广泛采用室内质控来控制样品检测活动,室内质控在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室内质控活动本身的管理常常是被忽略的问题。

实现一个室内质控活动的量化判别体系,需要满足信息化(可视、易于检索、易于定位)、量化(自动化数据挖掘、可计算、可判别)和全状态监控(在控、失控、不在控制之中、控制能力不足)等要求。变异系数(CV)是室内质控的核心内容之一。CV的评价是室内质控活动的管理能否量化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引入CV的CV,CV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控制不合理、控制尺度不当、CV不达标、CV不稳定、CV下滑等可以客观评价。

为了达到控制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传统的基于统计学的室内质控的基础上,顾医生所在的实验室通过对室内质控活动设置12个质量指标,将分析目标,包括σ水平目标、统计学控制、实验室既往水平、失控及处理等,融入到室内质控图中,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让控制规范、完整、可计算并人性化展示,以此来考察室内质控活动是否按预期进行,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高度集约和极为简便的方式将室内质控活动的信息呈现给实验室管理者,由此实现质量主管以及科主任对质量监督员工作的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检验科盛慧明主任报告的题目是“精准检验对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和质量控制需求”。精准医疗的很大权重是精准检测,尤其是以NGS为代表的新技术的问世更是给精准检测开启了一扇门。流式细胞术也是新技术的代表之一。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今天的流式细胞仪已经十分成熟并不断推陈出新,广泛应用于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流式细胞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光谱流式细胞术、质谱流式细胞术、图像流式细胞术、微流控流式细胞术、体内流式细胞术。

盛主任重点介绍了一种BEAMing技术,该技术结合了数字PCR以及流式技术。其方法是每一类DNA分子都会专一地与磁性珠相连接,然后DNA分子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来做出评估。这种方法是基于小珠(Bead)、乳浊液(Emulsion)、扩增(Amplification)、磁性(Magnetic)四个主要组分来构建的,所以被称作BEAMing。BEAMing主要应用于基因序列变异的检测和DNA甲基化检测。

流式细胞术走向临床需要强化质量控制。流式的质量控制经历了时代的洗礼,从早先的过程控制(QC)到今天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对于流式细胞术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人员的培训,标本的采集和准备,设备的校准,抗体方案的选择等都尽可能做到了标准化。但是个体化的差异,给流式质控带来了巨大挑战。所以行业协会将会在流式的质控中发挥更加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使命,要在室间质评(EQA)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流式分析统一规范体系,做到有理、有据和可查、可比。


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张传宝主任报告的题目是“医学实验室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指检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还包括依据检验结果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判定的准确性。临床实验室首先要完成计量学上的准确测量,才有可能将检验数据较好地用于临床试验。保证计量准确性的三要素分别是实现计量学溯源、不确定度小及对以上性能进行科学和仔细的确认。

建立溯源性是临床检验标准化的最重要的手段,参考系统是建立溯源性的基础。ISO 15189规定计量学溯源性应可追溯至可获得的较高计量学级别的参考物质或参考程序。检验工作者需了解量值溯源的概念和理论,有关实验室需考虑建立重要检测项目的参考系统。体外生产厂家应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保证校准品赋值的溯源性,提供校准品赋值的不确定度,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确认。

测量不确定度概念进入医学检验领域已有十多年时间。在此期间,关于医学实验室“该不该评”及“如何评”测量不确定度问题国内一直争议不断,但总的趋势是不确定度概念逐渐被接受,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自上而下(Top-down)方法也逐渐明晰。典型方法是依据特定方案(正确度评估和校准方案)的试验数据、QC数据或方法验证试验数据进行评定,正确度/偏倚和精密度/实验室内复现性是两个主要的分量。临床实验室应熟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有需求的实验室应按照自上而下方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实验室应设定目标不确定度,还应验证其方法。要想获得好的检验结果,必须选择好的方法,做好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王华梁主任报告的题目是“临床分子诊断报告:风险与规范”。王主任首先通过国外一个胎儿核型检测的真实案例指出了临床分子诊断报告出现的错误,比如胎儿核型常规检测,没有要求FISH(更直接、更灵敏的检测);是否需要安排其它遗传检测以确保无误;培训中的技术员单独做胎儿的核型检测;未按要求检查样品,核对病人信息,不知送检目的;技术员完成实验后,无人复核结果;主任签发时未询问家史阳性、家庭背景、产前诊断目的、阴性结果有无有经验人员复核等等。

继而引出了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分子诊断专家委员会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临床基因检测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共识》指出临床分子诊断报告应包括几个基本要素。一,题目与格式:临床基因检验诊断报告应具有醒目的题目,明确标示出检验的靶标。二,患者信息:报告中明确包含患者唯一性标识,必要时注明种族、籍贯或地域来源等。三,临床信息:临床医师应在申请检验时提供简要的临床信息,应至少包含疾病的诊断或初步诊断、申请检验目的、家族史或既往史。四、需要时应注明质量控制信息,如涉及肿瘤病理标本应说明肿瘤细胞的百分比等信息。五、药物治疗相关的报告: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比较全面的药物相关基因信息等给予用药建议。其他主要内容详见《共识》。

   

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沈佐君主任报告的题目是“临床检验方法选择-筛查、确认、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检验医学领域,往往同一检验项目有多种检测方法。多种检测方法带来可供选用的同时,也给实验室带来一定的困惑,即选用何种临床检验方法更适合临床应用?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技术要素第5部分要求“实验室应选择预期用途经过确认的检验程序。每一检验程序的规定要求(性能特征)应与该检验的预期用途相关。首选程序可以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程序,或公认的/权威的教科书、经同行审议过的文章或杂志发表的,或国际公认标准或指南中的,或国家、地区法规中的程序。”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根据预期用途不同,可将临床检验方法分为筛查、确认、诊断和疗效观察等。

我们可以从质量目标、行业要求和实验室的特殊性(报告、场地等)方面来选择实验室检验方法。科学合理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指标设定,应依据以能力验证/室间质评评价界限作为允许总误差(TEa),本实验室该项目的RCV水平,或者类似6 sigma管理方法等的其它方法。主要根据检验项目的个体内生物学变异(CVI)和个体间生物学变异(CVG)设定分析质量指标,同时考虑目前可实现的分析质量水平。同时,关注外来文件如行业标准、指南。至于实验室的特殊性(报告、场地等),以分子生物学为例,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的检验项目、所采用的检测技术平台和工作量来决定分区的多少及各区域的空间大小。至少具体需要多少个区,同样是“个体化”的,以“工作有序、互不干扰、防止污染、报告及时”为基本原则。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四处胡冬梅主管报告的题目是“医学实验室认可对溯源的要求”。胡主管详细介绍了CNAS-CL06《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以及CNAS-CL18《量值溯源要求在医学测量领域的实施指南》对医学实验室检验结果溯源性的各项要求。

CNAS-CL06规定医学实验室应能够证明其测量结果具备计量溯源性并规定了不同情况下溯源性的要求。CNAS-CL02(ISO 15189)要求医学实验室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应追溯至可获得的较高计量学级别的参考物质(RM)或参考程序(RMP),并要求当计量学溯源不可能或无关时,医学实验室应用其他方式提供结果的可信度。CNAS-CL18(ISO 17511)提供了在检验医学领域针对不同被测量的现有方法特点及技术水平,实现溯源的不同途径。

国际标准及CNAS相关认可规范文件规定了医学实验室溯源的要求,应该遵守。CNAS要求医学实验室检验结果溯源至可获得的较高级计量学水平的RM或RMP。不同检验项目的溯源情况有多种,医学实验室应对应选择所需的溯源方式。产品校准品的溯源是制造商的责任,但是患者检验结果的溯源是医学实验室的责任。不能溯源或与溯源无关时,应选择合适的方式确保检验结果的可信度。


深圳大学附属罗湖医院张秀明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检测系统分析性能验证/确认,实验方案设计的几点建议。”检验方法是检验过程中所用操作逻辑次序的一般性描述,而检验程序是指根据一种或多种检验原理及给定的检验方法对某一检验项目所做的详细描述。检验程序与校准品和分析仪器组成检测系统,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通过校准品和分析仪器而实现,因此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通常又称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检测系统分为三类,配套检测系统、固定组合的检测系统和自建检测系统。

临床实验室选择了非标准的方法或非配套的(自建)检测系统,或改变了配套检测系统的检验程序,实验室需对其分析性能进行确认,证实其分析性能满足预期用途后方可检测病人标本。张主任以自建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为例,使用不同方法对血清CK测定的性能特征包括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分析灵敏度和检出限进行确认,评价不同确认试验的有效性,为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和医学实验室认可提供参考。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检验科王培昌主任报告的题目是“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规范化专家共识”解读。鉴于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体系的重要性、及缺乏标准化文件支持的现实,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组经过2年多的研究、深入探讨及广泛征求意见,于2016年7月正式发布了“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规范化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共识描述了危急值报告体系相关术语和定义、文件和部分参考文献,对危急值项目选择程序、危急值报告限确定程序、危急值确认程序、危急值复查程序、危急值报告路径程序、危急值记录程序、危急值报告体系评估程序给予建议。另外,共识还对相关问题比如危急值报告及时性、危急值报告率和准确性(危急值与临床符合性)等做了补充说明。

本共识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包括医学检验科或医学检验中心、临床科室自辖临床实验室、独立医学实验室。


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黄宪章主任报告的题目是“根据医患投诉或建议改进检验质量与服务”。投诉主要是指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及环境设施等不满意,以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向医院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的行为。其实质是反映情况,要求实验室解决问题,对所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不良结果进行原因分析。

检验科投诉的内容包括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检验科的环境和指引问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问题(时间),检验科的流程问题,检验报告的质量(准确性),突发性事件的投诉等。检验科应该正面对待投诉,处理好投诉可以阻止患者流失,减少负面影响,免费收集医疗信息,改进质量与服务,预警危机。接待医患投诉和建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迅速,不同服务对象争论,阐述解决问题需要的步骤,让服务对象了解进度,坚持不懈地重获顾客的友善等。解决医患投诉和建议实行首问、首接负责制;必须细心接听或当面询问,如实做好记录;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做好对投诉举报人的保密工作;及时反馈,并归档;采取整改措施和奖励机制。

最后,黄主任与大家分享了很多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的医患投诉案例分析,并提出运用管理工具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将PDCA循环应用于检验科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管理。目前医患投诉或建议都存在,但是医院、检验科不重视,员工不理解,客户需求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李海霞主任报告的题目是“以医患满意度为切入点,推进临床实验室管理”。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医护和患者投诉建议中,推进科室管理是检验科管理层应关注的问题。

李主任所在的科室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患者的建议和投诉,如传统的问卷发放调查、门诊部投诉热线等,除此之外他们于2015年12月在全院最先开通便捷的微信版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患者建议和反馈问题,发现投诉多集中在检验就诊流程、出报告时间、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检验技术差错等环节。针对这些问题,他们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门诊服务沟通技巧”培训;检验就诊流程不清晰的张贴“温馨提示”;针对性地提高上机检测效率以加快出报告时间;每周为科室人员开设继续教育和住院医生课程,以期提高检验科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服务质量。

科室也非常重视服务对象中临床医护部门的建议和投诉。针对医护人员反馈的开展新项目、服务质量、临床沟通等问题,科室定期汇总,并监督相关专业组落实。此外严格执行检验医师参加定期查房的制度,以方便临床和检验科的有效沟通。畅通医护、患者与检验科沟通的渠道,以降低医患投诉为切入点,是推进检验科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优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王治国主任报告的题目是“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建立与实施”。质量指标指的是一组内在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的度量。它不但可监测和评价检验全过程中各个关键步骤的性能满足要求的程度,还可监测实验室非检验过程,包括实验室安全和环境、设备性能、人员能力、文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2015年4月由卫计委办公厅发布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15项,包括检验前6项,检验中6项,检验后3项。

质量指标在内部应用于室内质量控制,在外部应用于室间质量评价。临床实验室可以通过LIS系统,记录相应质量指标数据,绘制于“质控图”中,通过长期观察失控/在控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实验室质量水平的变换,分析原因,明确纠正措施,改进检测性能。此外,卫计委临检中心从2011年开始开展了实验室内报告周转时间、危急值、血培养污染率、标本可接受性和检验报告适当性等全国室间质量调查。2016年卫计委临检中心协同各省级临检中心已将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纳入到正式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当前我国内部及国际各国建立的质量指标和相关术语各异,实现全国/全球数据分析、评价和质量规范的建立必须要求实现一致化,以识别、预防和监测检验全过程所有程序和过程的差错。一致化的实现将有助于质量指标的实验室内部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开展,促进质量指标的内部长期纵向监测和外部横向比较,提高临床实验室的检验全过程的质量。


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张天娇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色谱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参考测量中的应用”。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是临床检验参考方法研究主要使用的分析技术。同位素内标与被测物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使测量方法的绝对回收率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此外,高度特异的色谱分离和质谱分析为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双重保证。

临床检验参考系统建立与运行的经典案例是血清总胆固醇。目前我国血清总胆固醇参考方法包括CDC AK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位素气相色谱-质谱法(ID GC-MS法)和同位素液相色谱-质谱法(ID LC-MS/MS法)。美国CDC改良AK法测定血清胆固醇的方法精密度高,CV可小于1%。这种手工方法对所用仪器精密度要求、操作要求高。受血清中其它甾醇的干扰,测定结果比ID-MS方法结果高约1.6%。ID GC-MS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的分析原理是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0.5%-1.5%(JCTLM列表)。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提出HPLC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0.3%-0.9%(JCTLM列表)。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NCCL)提出ID LC-MS/MS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0.3%-1.0%(JCTLM列表)。

但是,“参考方法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糖化血红蛋白为例。1997年。Uwe Kobold等人使用肽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被提出。1998年,Finke A.等人使用层析法制备了参考方法所需的高度纯化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纯品。2002年,IFCC整理提出了经过详细研究和评价的糖化血红蛋白参考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和液相色谱质谱法两种程序,随后该方法正式列入JCTLM参考方法列表。2008年,Patricia Kaiser等人提出改进版的糖化血红蛋白参考方法,经过参考实验室网络的多轮验证,成为IFCC糖化血红蛋白网络推荐的参考测量程序之一。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分析时间过长;在线分离纯化,仪器的污染问题;单四级杆检测,精密度仍有提高的空间。2015年,NCCL提出离线HPLC和LC-MS/MS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目前正在IFCC网络实验室内部进行验证。


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陈文祥主任报告的题目是“临床检验标准化与一致化”。临床检验是连接基础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其发展特点是项目不断增多,技术越来越高效。临床检验用于正常与异常结果的诊断、监测,关系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临床检验越来越重要,但只有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才是有用的。实现检验结果准确可比的过程称临床检验标准化或一致化。标准化与一致化基本含义一致,也曾经常混用。近年分别用于有无参考方法的情况,有参考方法称标准化,无参考方法称一致化。一致化也需“参考方法”,但需约定,或历史形成,有广泛共识。标准化与一致化的目的一致,原则是能标准化就不一致化。

临床检验标准化与一致化的基本原理是计量学溯源,核心内容是参考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临床实验室常用项目约50种,有参考方法的常用项目约40种,基本都是最常用项目,数目虽小,但覆盖大部分常规工作量(>60%)。校准是临床检验标准化与一致化的主要内容,但常规方法特异性、精密度、检测范围等是有效校准的重要前提。目前医学检验多用商品方法(仪器、试剂、校准品、条件参数等,或称分析系统),检验结果准确性与方法性能(产品质量)和方法使用规范程度有关,因此,临床检验标准化与一致化涉及体外诊断企业和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是重要的外部质量评价和监测机制,因此临床检验标准化与一致化也是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的重要工作任务。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目标是满足临床需要,因检验项目而异,临床应用、生物学变异和目前技术水平是主要因素。总之,临床检验标准化与一致化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是检验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项长期、巨大的工程,需要各相关方面共同努力。

大会闭幕式报告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的现状与展望”。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是指医学检验实验室自行研发、验证和使用的检测方法,通常仅在研发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内部使用,不作为商品出售给其它医学检验实验室、医院及个人,或者对已获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体外诊断(IVD)产品进行重大修改。随着近年来分子诊断和质谱分析等多种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LDT已在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疗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但是检测技术以及结果解读的高度复杂性也给质量控制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潘教授主要介绍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于LDT监管框架指南草案的内容,但是,各类学术团体对FDA监管持有反对意见:质疑FDA监管LDT的法定资格;质疑FDA将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视为制造商;阻碍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项目开展,扼杀个体化医疗创新;FDA监管模式对基因组检测(NGS等技术)的适用性。因此,FDA与CMS合作成立专项工作组,共同监管LDT。专项工作组的目标在于界定FDA质量监管系统与CLIA质量管理要求的相似处,共同明确双方的监管权责,利用联合资源减少重复工作并使监管效率最大化。

潘教授认为我国对于LDT发展的需求远重于监管的需求。新技术新项目以LDT的形式开始得到应用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大力发展LDT与科学监管模式,要明确试点单位选择、试点单位要求、监管部门的权责和临床医生的要求。LDT很大程度上依赖高科技设备及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在有条件的大型医院医学检验部门逐步放开甚至鼓励适当发展LDT,符合国家推进分级诊疗的趋势与促进医疗水平发展的大方向。相关监管机构、医学检验部门及临床医生应密切合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结果解释的科学合理性,为今后逐步分级推广LDT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个性化医学和精准医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尤其是基于分子检测和质谱分析等高新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更多新的检测技术和检测项目的研发和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医学检验乃至医学科学的发展,最终有助于临床诊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病人生命和健康质量的不断提高。


上海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沈茜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实验室自建实验应成为提升临床诊治水平、促进检验医学发展的助力”。目前,由于大多数分子诊断没有可用的商业化试剂盒,故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是LDTs。包括分析DNA、RNA、蛋白质和某些染色体,用于临床诊治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相关基因型或表型检测、基因突变检测、个性化用药检测等。产前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化诊断和用药等,越来越依靠LDTs提供基因检测信息。FDA直接要求某些靶向药物在使用前需基因检测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这些基因检测项目属于LDTs的范畴。2014年3月,国家卫计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给LDTs的规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难得的机遇。

LDTs在临床科研与临床诊治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目前实验室所建立的新方法、新项目(新疾病标志物检测)要进入临床使用,必须与产业结合,走注册程序;否则在“人、财、物”上几乎无可能。由于临床实验和注册所需的时间可长达数年,使新技术和新项目的使用严重滞后于临床诊治的需求。实验室为适应临床诊疗需要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分子和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基础的LDTs,为提升临床诊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LDTs的“春天”来了?对于LDTs,合适的监管就是智慧,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必须制定LDTs监管的行规和制度,明确LDTs监管的执行机构,基于临床风险评价对LDTs进行分级监管等。我们不但要有技术能力去发展LDTs,还要有临床能力去验证LDTs的有效性,有管理能力去保证LDTs的质量。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实验室将临床科研的成果转化为LDTs,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和提升临床诊疗的水平。


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许斌主任报告的题目是“LDTs:监管之殇”。2016年2月25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临床检验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认为我国的LDTs时代来临了。实际上是误读了卫计委的文件精神。在我国,没有适宜于LDTs的法律法规,国家层面上不承认LDTs。

我国对医学实验室的管理是多部门多层次的。实验室(技术)准入、仪器试剂准入、项目和物价准入、支付分别由卫生和计生行政部门,CFDA,发改委物价局和人社部门管理。现在的LDTs大多是直接出结果报告的新研制的尚未列入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的体外诊断试剂,在CFDA分类里大部分属于三类试剂。没有CFDA批文就无法取得物价,更谈不上医保报销。而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又确实存在和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的LDTs。LDTs陷入监管之殇。

他山之石可以借鉴。美国FDA和CMS也在LDTs的管理方面争论不休,但对实施LDTs的实验室要求及法律责任目标是一致的。2015年,CLSI应FDA之约专门出了针对LDTs的指南。指南要求LDTs提供者既需要满足FDA质量体系条例又需要满足CLIA质量要求政策。那么我国LDTs的监管之路在何方?我们要承认现实所需,制定法规,明确监管机构、医疗机构运行评估的标准和实验室主任的责任,实现一致化(可比性)等。


大会报告结束后,潘柏申教授、沈茜教授和许斌主任就LDTs的热点问题与大家进行了讨论。讨论认为我国对于LDT发展的需求远重于监管的需求,在法规没有落实之前,呼吁有条件的医院免费开展LDTs项目,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于2016年9月24日上午10:30举行闭幕仪式。闭幕式安排了优秀论文和优秀壁报颁奖环节,并且潘柏申主委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报告。本次大会有四个特点:一、国内外知名专家高水平精彩报告。关注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共同的热点、前沿问题,展望发展;二、分会场主题繁多,涵盖各专业领域。大会期间共设32个专题分会场,探讨内容涵盖专业各领域热点。特设海外学术团体AACC、IFCC交流专场,国际会议ECCMID、ASM精彩回顾专场,中美质谱高端论坛;三、大会学术交流互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厂商仪器试剂展示区、海报张贴区、颁




重庆会.jpg



颁奖仪式

PPT回顾区和摄影展,甚至使用了微信提问;四、支持中西部基层单位检验人员参会。共资助32名边远地区代表,分别来自甘肃、广西、贵州、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四川、新疆、云南、重庆等省市。

本次会议注册人数2266人,大会收到论文投稿2821篇,收录论文壁报429幅。会议期间召开常委会、全委会和青委会。委员60人、青委35人参加会议,主任委员向全体委员和青委做工作报告,讨论学会工作。同期举行的仪器试剂展览会获得了厂商大力支持,共164家IVD厂商参会。

最后,潘柏申主委感谢检验医学分会全体委员及青委为本次大会做出的辛勤贡献,感谢重庆市医学会,特别感谢重庆市检验界同仁。本次会议圆满结束,让我们期待2017年9月20日-23日相聚在杭州!


编辑:王小茜、葛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