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晚幼粒细胞见Auer小体?

作者:徐奕胜  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19-08-15

【前言】

 

Auer小体是急性髓性白血病诊断标志之一,它由嗜天青颗粒融合串连而成,其本质是溶酶体,瑞特—吉姆萨染色时呈红色杆菌样。Auer小体在单核细胞系统中一般较细长,粒细胞系列中一般较粗短。

 

一般来说,Auer小体常出现在原始细胞中,可最近遇到的一例晚幼粒细胞出现Auer小体,着实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案例经过】

 

上午时分,在查看Sysmex XN-1000结果时,一例异常血象进入视线,WBC 14.44×109/L,RBC 1.97×1012/L,HGB 51g/L,MCV 80.7 fl,PLT 2×109/L。查看患者信息:郭某,男,41岁,临床诊断:白血病。调取该标本散点图、Q-Flags,如图1、2。

 

1.jpg

图1

 

2.jpg

图2

 

从图1、2可以看出,WDF散点图出现灰区,血小板直方图低平(PLT数量少,脉冲信号低,后段虽上扬,但已不在PLT计数范围),报警信息主要体现在:原始细胞/异常淋巴细胞?

 

进行推片染色,外周血形态学镜检: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见原始细胞占61%,该类细胞胞体圆形或椭圆形,少许呈不规则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部分可见扭曲、折叠、切迹,染色质多数呈粗颗粒状,部分分布不均,核仁大而清晰,1至2个,胞浆量少至中等,染灰蓝色或无色,部分胞浆可见少量细小的紫红色颗粒;中性晚幼粒细胞胞浆中见一Auer小体;血小板极少见;POX染色:8%阳性。

 

中性晚幼粒细胞出现Auer小体,如图3。自己也在片中找到一双核淋巴细胞(裂隙淋巴细胞),如图4。

 

3.jpg

图3,晚幼粒细胞出现Auer小体

 

4.jpg

图4

 

【案例分析】

 

对于晚幼粒细胞出现Auer小体,我们都还是第一次所见,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后与临床联系,得知患者已在一附院确诊AML-M2,且已接受过化疗。难道是:1、原始细胞中出现了Auer小体,但随着化疗进程,原始细胞继续往下分化到晚幼粒细胞,并保留了Auer小体?2、Auer小体为嗜天青颗粒融合而成,是不是在晚幼粒细胞阶段,胞浆中的颗粒聚合而成的?

 

翻阅相关书籍和文献,得知:含Auer小体的中性粒细胞这种细胞主要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含多条的Auer小体的粒细胞主要见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这往往是由于含有Auer小体的原始或幼稚白血病细胞发育成熟所致。[1]

 

另外,Auer小体有时也可出现在中性成熟粒细胞,果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细细读来却有一番耳目一新感觉。

 

关于自己所见到的双核淋巴细胞,也在书籍中找到了答案:这可能来自于细胞的分裂或属于异型淋巴细胞的一种特殊类型,或者为经历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的异常改变。[2] 在此片子中,也仅且见到一个双核淋巴细胞(裂隙淋巴细胞),目前也有很多说法,若裂隙淋巴细胞比率达到一定比例(大于5%以上),可高度怀疑与百日咳感染有关。

 

【心得体会】

 

知识总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尤其是在医学这一领域,不能一味的停留在以前的教科书知识层次上,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检验与临床案例形势下,多翻阅检验专家的著作、多借鉴他人观点、多浏览检验新资讯,相信在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处理起来也可得心应手。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