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液中分离出罕见的鸭沙门菌

作者:张新丽  周口市中心医院 2019-09-12

沙门菌(Salmonella)可以从人和动物中分离得到,有许多血清型,其致病性具有种系特异性。有些专对动物致病,也有些菌种对人和动物都能致病。沙门菌引起的感染多为胃肠炎和菌血症,亦有报道称其可致脑膜炎、骨髓炎和其它局部感染。鸭沙门菌为禽畜类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原菌,感染人的病例罕见,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70岁,间断发热15天,期间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温波动于37℃~38℃,咳嗽、咳痰无力,伴饮水呛咳,伴纳差、乏力逐渐加重。遂至我院治疗,收治于RICU病房。3个月前曾因“脑干出血”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76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9/70mmHg。神志差,精神差,口角歪斜。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肢无水肿。骶尾部可见压疮,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35×109/L,N 0.85,L 0.09,RBC 3.98×1012/L,Hb 127g/L,PLT 324×109/L。ESR 95mm/h,PCT 0.08ng/mL,CRP 367.95mg/L,结核抗体及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空腹血糖5.05mmol/L,尿常规:尿糖+++,尿蛋白+++,隐血++,尿白细胞+++。

 

胸部CT:两肺野多发局限性透光区,亦可见多发毛玻璃密度影,考虑肺炎。

 

头部CT:双侧基底节区及丘脑可见多发斑点状低密度影,多发腔隙性脑栓塞。考虑脑出血恢复期。

 

2细菌学培养与鉴定

 

2.1培养特点  

 

将患者的痰标本接种于血-麦平板,置35℃温箱,经24过夜培养后,平板上可见两种细菌生长。细菌一:菌落在血平板上呈灰白色,大而黏,麦康凯上呈粉红色且比较黏稠。细菌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圆形、光滑、湿润,直径为2~3mm的菌落,麦康凯上为透明、圆形,直径为1mm左右的菌落。

 

2.2生化反应

  

细菌一为肺炎克雷伯菌,生化反应略。

 

细菌二:氧化酶阴性,不分解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H2S(+),脲酶(-),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枸橼酸盐(+),麦芽糖发酵(-),苯丙氨酸脱氢酶(-),吲哚(-),VP(-),阿拉伯糖发酵(+),乳糖发酵(-),蔗糖发酵(-),密二糖发酵(+),鼠李糖发酵(+),肌醇(-),棉子糖发酵(-),七叶苷水解(-),-半乳糖苷酶(-),明胶液化(-),山梨醇(+),侧金盏花醇(-),麦芽糖(+),纤维二糖发酵(-)。经细菌分析仪鉴定为沙门菌,需进一步做血清学鉴定。

 

2.3血清学鉴定

 

玻片凝集实验:A~F群多价血清凝集,O10凝集,H抗原第二相6凝集,鉴定为鸭沙门菌。

 

2.4体外药敏结果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阴性杆菌鉴定药敏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对替卡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中介,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耐药。

 

3小结

 

近几年来,非伤寒沙门菌的感染率明显增加,常引起腹泻和菌血症。目前,沙门菌检出标本多为粪便和血液,而痰标本检出沙门菌的病例较少,国内只有四例,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菌、都柏林沙门菌和圣保罗沙门菌[1-4]。我们实验室从痰液中检出的这例鸭沙门菌,尚未有相关报道说明此菌对人体具有致病性。

 

患者痰液中检出两种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鸭沙门菌,尚不能确定是单独感染或合并感染。推测感染鸭沙门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点:①患者生活在农村,居住环境中有携带此病菌的家禽;②患者3个月前曾因“脑出血”住院,出院后处于恢复期,自身免疫力差,易感染一些致病菌。沙门菌主要由消化道侵入人体,从肠道侵及血液,然后随血液播散到胃肠道以外脏器,不排除侵入肺的可能性。若患者粪便和血培养也分离出此菌,可证实上述假设,但是该患者未进行粪便培养,血培养结果为阴性,可能与院外使用抗生素有关。此外,我们也要排除定植菌的可能性,该患者口咽部可能有鸭沙门菌的定植或肠道长期携带该菌,而这些假设尚无法证实。临床给予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一周后好转出院。

 

鸭沙门菌可导致家禽肠炎和脏器坏死,关于该菌的研究局限于畜牧业。该菌感染人的病例尚属罕见,未查到相关文献资料,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这例沙门菌的检出是否有临床意义,希望以后有相关研究来探索其对人是否有致病性。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