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女主任的三件趣事(下)
摸主任接过小刘递过来的几张化验单,看了看,的确如小刘所言,化验单虽然有时跑墨,但还能看得清楚,不是“黑老包”,这个弯主任啊,怎么总爱小题大做呢,看来是有些冤枉小刘了。
虽然觉得自己错了,但在下属目前承认自己有错,不利于领导权威的树立啊,这也是从退休老主任那儿学来的,于是,她便学着寓言《狼和小羊》中狼的口气说:
不管怎么说,人家内科主任都告状了,再说,怎么每次都是你的班上有事儿!?人家上班,化验单都是干干净净的!
小刘本来气得还想顶他一句,却意外地压抑住了喷薄欲出的愤怒,最近跟着老婆学了些心理学,有了些进步,只见他深呼吸了一次,苦笑了一下,说,主任,你听说过两个理发师的故事吗?
摸主任一愣,不明就里地望着小刘。
就是两个理发师,互相给对方理发,甲理发师水平高,乙理发师水平低,结果,顾客都找乙理发师去理发了。
小刘有些洋洋自得地说。
你的意思是,不是你的事儿?你的班上很负责任,其他班上的人不负责任,是吗?摸主任听出了门道,反问了一句。
其他人我不好评价,但在我的班上,诸如打印机出个小问题之类,我总是及时请人修理,从不拖延的。
那也不能把打印不好的单子发出去,这难道不是你的错!
我这不是给科室节省纸张吗,你不总是提倡节约、环保吗。
小刘喃喃小声说。
你这个小刘,怎么说你呢!人家都告状了!下次注意!
小刘无语。
摸主任看小刘没有再顶撞自己的意思,心想,这个小刘,并不像老主任常说得是个小倔头,看来,自己的工作思路也要调整一下了。
于是,她就对小刘微笑了一下,走出了血常规室。
(三)电发光室的头疼事
岳组长又来告状了。
岳组长是电发光室的组长,电发光室其实还是免疫室,只不过,这些年,很多免疫检验项目,很多都上了新仪器,是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的,所以,也是为了好听,赶时髦,主抓医技科的副院长一声令下,免疫室的牌子就改枪换炮,成了电化学发光室,简称电发光室。
莫主任坐在主任办公室座椅上,皱着眉头,听岳组长啰啰嗦嗦讲电发光室里,那两个女同事偷懒,不打扫卫生,不备好试剂给下一班,还有,什么推三拖四地留一些活尾巴等等,净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莫主任望着岳组长涂了猩红色口红的樱桃小嘴,在不停地一张一合,心中思忖道:免疫室三个检验人员,都是年龄相似的女人,三个女人一台戏,看来,应该给她们调动一下了。老主任没有退休时,她就知道,也参与调解过这三个女同事的琐事,其实她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矛盾,但她们三个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的,都爱斤斤计较,都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还都爱到主任这儿告个对方的小状,老主任拿她们没有办法,她也是有些头疼。
“小岳,”,等到岳组长的樱桃小口刚刚闲下来,莫主任就严肃地叫了一声,岳组长愣了一下,对这个称谓很陌生,其实莫主任也不习惯,她和岳组长一年毕业,同时到这个县医院上班的,好像岳组长——岳爱花(她的名字),还比莫主任——莫红缨大一岁,以前,她俩都是直呼其名,她叫她红缨,她叫她爱花,即使莫红缨当上了主任,当了检验科的一把手,岳爱花也没有叫过她莫主任,她还是“红缨、红缨”地叫,莫主任也同样还是叫她“爱花”,都习惯了,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好,可现在,莫红缨——莫主任,绷着脸,叫她“小岳”,她一下子就被震住了。
“小岳,”莫主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学着老主任的口气,继续严肃地说道:
你是免疫室的专业组长,你们,天天这样,你说她,她说你的,科室其他同事会看笑话的,你们工作也不舒心,要不,给你们人员调配一下吧。
怎么调配?岳组长没有想到莫主任会这样说,她心里这样嘀咕着,嘴里也就问了出来。
怎么调?两条路,要么你和门诊血常规的组长调换一下,要不,把她俩轮换到其他地方。
莫主任说得有条有理,纹丝不乱,岳组长心中就发慌了,她没有想到莫主任会有这一招,她脑袋瓜飞快盘算着,如果,让她和血常规的组长调换,太划不来了。
血常规室还要给小孩子扎手指,小孩子们哭哭闹闹的,像以前卖小猪的市场一样热闹,让人心烦,她已经受不了这种心烦了,免疫室虽然责任心更强一点,但是不直接给病人抽血,下午也相对轻松一点。
把她俩轮换到其他地方,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尤其是在对她们偷懒耍滑,深感失望的时候,但事后又想,她俩也有很多优点,主要是年龄相仿,业务技术还算可以,真要换其他人搭班,还得有个适应过程,再说,换了其他人,万一还不如她俩,这不是送走瘟神迎来狼嘛,还不如不换的好。
还是不换的好。
想到这,岳组长对双眼盯着电脑屏幕的莫主任,轻声说。
不换?不行,你们天天闹,让人不消停!
莫主任头也不抬地说。
我保证以后,我们不闹了。
岳组长见莫主任坚持,越来越觉得还是不换的好。
你怎么能够保证?
我以后肚量再大些,不和她俩小肚鸡肠,活多干,少埋怨,再也不到你这诉苦、告状了!
岳组长见莫主任口气有些松动,樱桃小口像倒豆子似的说个不停。
好了,好了,你这样根本不行!只靠奉献,只靠干劲,时间一长,就会坚持不下去的,必须要有制度的保证,纪律的约束!否则,激情过去,热度过去,还是一盘散沙! 莫主任讲得斩钉截铁。
那怎么才能制度保证呢?你帮我们想个办法吧!大家都知道您办法多。岳组长讨好地说,态度有些低三下四了。
分田到户,责任到人!隔了好大一会,莫主任扔出这八个字。岳组长一下子摸不着头脑,她着急地问,到底怎么才“分田到户,责任到人”呢?
具体办法你们自己想,管得越细,反而越不好,我只给你们提个思路,你们三个人,可以这样轮流:每个人,一个月或者半个月,一个时间段,这期间,谁负责打扫卫生,谁负责领、换试剂,谁负责消毒登记,清清楚楚,谁万一忘了,你们可以替她一次,但要让她知道,千万别干糊涂话!谁的活,干了或者没有干,清清楚楚! 其实,制度给不自觉的人定的,但给自觉的人更多的保证!虽然我们讲学雷锋讲奉献,但不能养活懒人,也不能不让雷锋休息。
岳组长听罢,暗暗叫好,心想,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就知道相互抱怨,互相指责,看来,虽然和莫主任是同龄人,但水平差远了啊,佩服,佩服!
从此,电发光室的头疼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渐渐地,莫红缨,这个女主任在科室管理上也越来越老练了。
故事借鉴小说,纯属虚构,检验君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