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血尿”更恐怖的,是镜下见到了奇怪的细胞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74 岁,主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偶伴尿痛,呈全程肉眼血尿,间断发作,不伴血凝块排出,无腰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寒战,3月前就诊我院肾内科门诊行泌尿系彩超示:膀胱壁多发实性占位,前列腺增大,给予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最近感到周身乏力、尿频、尿痛,平均每晚排尿5-6次。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膀胱肿瘤”收住入院。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性浑浊;尿蛋白3+;潜血3+;白细胞3+。
血常规:RBC 3.74×1012/L↓,HGB 100g/L↓, HCT 32.0%↓,MCV 86.4fL,MCH 26.6pg↓,MCHC308g/L↓,PLT 217×109/L。
肿瘤指标: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7.15 ng/mL↑,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5.09ng/mL↑。
结论
该患者诊断为高级别尿路上皮乳头状癌,也印证了我们之前对这些异常细胞的怀疑的方向是正确的,并鼓舞了我们在细胞形态识别中的信心。
心得体会
在日常工作中“血尿”并不少见,引起血尿的原因也很多,如肾脏疾病、膀胱及输尿管疾病、女性经血污染等都可以表现为血尿。如何能够追根溯源,找到真正的原因,就需要我们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份标本,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并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患者、为临床服务。并在不断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中,提升检验工作者的参与感,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吴茅主编《浆膜积液细胞图谱新解及病例分析》
闫立志主编《尿液有形成分图谱新解及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