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和血栓性疾病多指标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 4680
作者单位: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1-26

心血管和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群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常年位居高位。在如今完善的医疗体系下,心血管疾病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仍可能造成50%以上的患者致残或死亡。


一、我国心血管和血栓性疾病的现状及相关政策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老龄化进程加速;同时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群健康受到心血管和血栓性疾病的危害风险更加突出,其发病率持续增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1年发布的《中国心脑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1]中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3.3亿人。同时,该报告中还指出2018年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例中,心血管病占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和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66%和43.81%,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人民的健康状况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关注点,在维持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受到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早在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便发布了《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其中关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中,也明确要求“设置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胸外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与胸痛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此外,2020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急诊检验能力建设与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对急诊项目的检测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检验报告应做到及时和准确,努力为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赢得时间”。快速、准确的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分析,对心血管与血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


二、心血管和血栓性疾病的血液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理想的标志物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诊断依据和窗口期长等特点,单一标志物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因此,一般把多种标志物结合起来用于辅助临床诊断[3-5]


1. 心肌钙蛋白(cTn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金标准”,其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cTnI从坏死心肌细胞中释放入血(只有在心肌损伤时),胸痛发生2-6小时后即可测出,持续时间能达十四天。


2.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虽然缺乏绝对的心脏特异性,但是一旦AMI患者在cTnI持续阳性期间发生心肌再梗死,此时CK-MB就具有更好的敏感性,两者相互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3. 肌红蛋白(MYO):MYO虽然心肌特异性不高,但AMI发生后能迅速地从坏死的心肌中释放出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MYO阴性特别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


4. B型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有效的心衰标志物,可单独地预示心室压力增高情况,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引发的呼吸困难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及其评价左心室功能障碍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评估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5. D-二聚体(D-Dimer):D-Dimer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临床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主要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诊断、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和排除、肺栓塞(PE)的筛查和排除、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Recurrent VTE)的定期追踪、脑静脉窦血栓症(CVST)的排查。


三、心血管病标志物实验室TAT时间要求


2017年发布《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时,明确要求建立胸痛患者早期快速识别和分诊机制,对胸痛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急诊科需要开展24小时床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肌钙蛋白和D-二聚体等快速检测。肌钙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血气分析等即时检测项目从抽血到获取报告的时间也成为评估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胸痛基层诊疗指南》和《规范应用心肌肌钙蛋白和利钠肽现场快速检测专家共识》等指南把抽血后出报告的时间细化在20min内。


四、艾瑞德心血管病标志物检测产品特点


作为一家拥有雄厚自主研发力量和国际一流技术标准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快速免疫诊断产品的研发领域深耕细作多年,始终坚守着“让品质诊断惠及每一个人”的使命,秉持“专业、透明、求真、简约、相互成就”的理念,坚持开放与改善,不断输出高质量的体外诊断产品。艾瑞德坚持以疾病管理为核心的价值传递,积极响应胸痛中心建设政策,对于胸痛患者的及时明确诊断、提高救治率提出了有效的胸痛心肌类疾病的解决方案。


干式免疫层析法可以通过样品垫物理过滤与包埋的红细胞抗体生物捕获两种方式除去样本中的血细胞,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血标本的良好解决方案。艾瑞德深耕免疫层析法多年,在传承自日本常光的诸多专利技术下,近些年通过不断研发,给产品注入更多独有技术,例如试剂片采用的Supenano专利技术有效提升纳米颗粒稳定性以及灵敏度;Accu-Flow专利控流技术保证检测过程中流体均一性,降低产品CV;SAI专利样本一体化前处理技术,有效降低样本中的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的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提升准确性。五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均溯源全球排名前列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全血与血清、血浆样本检测结果具有优秀的一致性。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干式免疫分析仪(i-Reader S)专为急诊研发,急患者与医生所急,想患者与医生所想,其仅用一管EDTA全血即可直接对多个项目进行全自动检测:减少患者抽血量,无需样本离心,减少操作步骤,缩短样本周转(TAT)时间,加快诊断和治疗流程,降低了应急和治疗成本;100μl全血即可在15min中内完成五个项目(cTnI+CKMB+MYO+BNP+D+Dimer)所有指标的报告。同时,根据不同临床需求,单个项目或多个项目自由组合检测。

 


参考文献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述[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 19(7): 582-590.


张新超, 于学忠, 陈凤英, 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J]. 临床急诊杂志, 2019, 20(04): 253-262.


3.Fan J, Ma J, Xia N, et al. Clinical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CK-MB, MYO, cTnI and plasma NT-proBNP in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linical laboratory, 2017, 63(3): 427-433.


Chang SS, Lee SH, Wu JY,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rapid D-dimer test in conjunction with cardiac troponin I test for early risk stratifica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 2010, 30(4): 472-478.


Liu X, Zheng L, Han J, et al. Joint analysis of D-dimer, 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cardiac troponin I on predicting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relapse and mortality[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1): 1-6.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组.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0(9): 940-95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高敏感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J]. 中华内科杂志, 2015, 54(10): 8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