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

挥别不平凡的2021,2022如期而至。 新的一年《临床实验室》将继续为读者献上优质的学术内容与行业信息。本期专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周洲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学锋教授担任责任主编,主要聚焦临床检验中对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出凝血功能检测,为读者带来该领域前沿的检验技术与研究热点的分享。 本月主题“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

【主编献词】

  • 彰显专业特色引领学术方向
    彰显专业特色引领学术方向

    光阴飞逝,日月如梭。当新年钟声敲响,告别了不平凡的2021年,又满怀期待地迎来2022年新年曙光。值此新春之际,谨向为《临床实验室》发展和做出贡献的各位副主编、作者、IVD企业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敬意!...

【述评】

  • 凝血PO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凝血PO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随着检测技术的更新以及不同医疗环境中对凝血POCT检测项目和需求的增加,凝血POCT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厂家,医疗机构的中心实验室、临床科室、护理部门、信息中心,以及患者三方面共同努力,完善管理体系及质量控制,使临床和患者获益。...

  • 血友病患者基因诊断策略与存在的问题
  • 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研究重点
    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研究重点

    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试剂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已远远超过单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工具,在疾病的预防、疗效判定、药物监测、健康状态的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血栓与止血各种实验室检测新的技术也正在得到开发与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技术与发光氧通道免疫分析法技术(luminescent oxygen channeling immunoassay),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与准确性。...

    2022-1

【专家论坛】

  • D-二聚体2.0:开启临床应用的新篇章
    D-二聚体2.0:开启临床应用的新篇章

    D-二聚体(D-dimer)是临床最常用的凝血检测项目之一,被临床广泛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疾病的排除,以及凝血功能紊乱的评估等,然而随着近些年众多对D-dimer临床应用研究的发布,利用D-dimer自身的特点与临床疾病的关联,极大地拓展了D-dimer的应用空间和应用技巧,揭开了D-dimer临床应用的新篇章。本文尝试结合文献与笔者自身应用经验,对D-dimer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大家揭开D-dimer临床应用的层层面纱。...

  •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实验室监测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实验室监测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

    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及直接Xa因子抑制剂。因其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研究较为清楚,且血药浓度不受食物影响,理论上无需常规监测抗凝效果。然而近年临床实践发现,在一些紧急情况(如急性出血或使用逆转剂时),及非紧急情况(如老年患者、肾衰透析患者、高出血风险患者、体重指数>40kg/m2、药物相互作用),需要监测DOACs抗凝效果。大量研究显示,常规凝血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

  • 危重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与热点问题
    危重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与热点问题

    凝血功能障碍是危重病的常见并发症。据报道,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患者在入住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可达40~67.6%,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20%~30%[1, 2],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延长≥1.5的发生率可超过66%[3]。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者的死亡率也较普通患者升高2-4倍[4]。因此,危重病相关凝血功能障碍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以下对重症病房最常见的脓毒症和创伤相关凝血病诊疗研究...

    2022-1
  • 国产凝血诊断新技术项目研发面临的机遇与研发策略
    国产凝血诊断新技术项目研发面临的机遇与研发策略

    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凝血分析仪因检测方法学的特殊性,在仪器构造、光学部件及机械部件方面要求较高,国产品牌仪器的质量还有待提升。检测项目种类过少,基本集中在PT、APTT、FIB、TT、D-Dimer、FDP及AT项目。关键生物原材料供应商较少,质量、成本均受一定限制,国产试剂的自产率有一定的局限。长久以来,在我国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市场中,希森美康、思塔高、美国国家仪器实验室等国外企业因其技术及先发优势,覆盖国内大多数三级医院,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占有8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国产品牌的主要战场在二级及以下医院...

    2022-1

【专论】

  • 止血紊乱多学科诊疗模式与临床实验室诊断专家能力的重构
    止血紊乱多学科诊疗模式与临床实验室诊断专家能力的重构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尚红教授在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年会的报告“我国检验医学的今昔与展望”中就指出,检验医学正面临新时代转型的挑战,要将以往以“检验标本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临床为中心”上来。在全球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和倡导整合医学概念的时代背景下,“检验医学走进临床”是现代医学发展给检验医学提出的挑战和使命,也是检验医学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前夕华丽跻身临床诊治团队的历史选择。而MDT无疑正是检验医学专家走进临床的一条捷径。...

    2022-1

【实验室诊断技术导航】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止凝血障碍的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止凝血障碍的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

    病毒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过度的炎症反应和缺氧等可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和血流淤滞,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动静脉血栓的风险显著增加[1-4],凝血紊乱可能是患者死亡和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COVID-19患者凝血检验指标异常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密切监测凝血指标,有助于凝血病的早期预警、降低病死率。同时,凝血检验也有助于抗凝及止血等治疗效果的评价。...

    2022-1
  •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项目检测临床应用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项目检测临床应用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血栓弹力图(TEG)是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检测血液凝固状态的一种检测项目。对于从事血栓与凝血检测的检验人来说,血小板计数、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D-二...

    2022-1
  • 心血管和血栓性疾病多指标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心血管和血栓性疾病多指标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Àŵվ接细胞毒性作用、过度的炎症反应和缺氧等可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和血流淤滞,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动静脉血栓的风险显著增加[1-4],凝血紊乱可能是患者死亡和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COVI人民的健康状况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关注点,在维持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受到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早在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便发布了《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其中关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

    2022-1
  •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与早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与早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栓是动脉或静脉血管中血液异常凝聚的特殊结构,是多种疾病常见的病理现象。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了多项指标来评估病人的血栓前状态。常见的凝血组合(例如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等)以及凝血因子活性等检测,在适用范围、指标特异性、血栓的早期诊断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依托免疫学检测方法的进步,新型的分子标志物在血栓前状态监测方面具有良好应用潜力。近几年广泛研究的指标,即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揭示,...

    2022-1
  • 电化学技术检测活化凝血时间的临床应用及其优势
    电化学技术检测活化凝血时间的临床应用及其优势

    ACT电化学检测既具有技术优势性又满足其临床应用需求,在肝素治疗监测中为患者的个性化肝素用药提供了客观依据,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值得市场推广。但不同ACT检测方法学设备之间缺乏规范性,应根据术者自身技术及医院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若期望缩短报告周转时间(TAT),满足临床医生对指标快速准确报告的迫切需求,或许可更多的考虑采用电化学检测技术...

【质量管理】

  • 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的质量管理
    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的质量管理

    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级领导、临床医护和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全面了解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可能影响检测的因素和环节,并对其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才能真正的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使检验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热点·难点·焦点】

  • 凝血全过程检测技术:凝血酶生成试验的研究热点
    凝血全过程检测技术:凝血酶生成试验的研究热点

    凝血酶生成试验是在体外模拟外源性凝血途径,在激活剂(组织因子/磷脂)和Ca2+存在的条件下,待测血浆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凝血酶,凝血酶作用于荧光底物产生荧光信号,通过动态监测信号强度的变化,持续反应凝血酶生成情况的试验。本文阐述了凝血酶生成试验的试验原理及主要结果指标,并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最后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检验与临床】

【指南与共识】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操作流程及结果解读中国专家共识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操作流程及结果解读中国专家共识

    化学检测既具有技术优势性又满足其临床应用需求,在肝素治疗监测中为患者的个性化肝素用药提供了客观依据,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值得市场推广。但不同ACT检测方法学设备之间缺乏规范性,应根据术者自身技术及医院条件来选择合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用于鉴别凝血筛选试验中APTT延长的原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存在凝血抑制物。该试验有助于医生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初步判断患者APTT延长异常的原因,以及针对性选择下一步实验室检查项目,所以是有重要价值的凝血试验。目前,因该试验的操作流程及...

    2022-1
  • 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检测试剂批次变更验证程序操作指南
    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检测试剂批次变更验证程序操作指南

    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广泛用于出血性疾病诊断、术前筛查、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判断及抗凝、溶栓药物的监测等。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的检测结果受试剂批次变更影响,而如何进行试剂批次变更的验证、如何识别并判断试剂批次变更导致的检测误差是否在实验室可接受范围,尚无统一标准。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织国内同领域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撰写了指南,以规范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检测试剂批次变更的验证程序。...

    2022-1
  • 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标准化专家共识
    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标准化专家共识

    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是最经典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但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因素较多,涉及标本采集、转送和保存,抗凝剂及诱导剂的使用,试验仪器和耗材技术指标等诸多因素。为规范光电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血栓和出血性疾病的诊疗能力,该共识从质量管理方面对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检验前、中、后过程进行了标准化,以促进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的规范应用和良性发展。...

    2022-1

【企业与产品】

  • 全自动化血凝检验流水线研发与临床应用
    全自动化血凝检验流水线研发与临床应用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血栓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公众健康的重大威胁,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重大疾病或并发症。因此,血栓与出血的实验室检测在临床诊疗和救治中的...

    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