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找上你的七大信号

大众网 4123 2013-05-24

       1.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2.恶心、呕吐、腹胀。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3.疲倦乏力。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4.蜘蛛痣。它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径可从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棉签压迫痣的中心,其呈辐射状的“小血管网”即可褪色,去除压力后又会出现。最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
  5.维生素缺乏症。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脂肪肝防治的关键和误区

  关键词1 :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脂肪肝的危害。临床发现,有脂肪堆积的肝脏比正常肝脏脆弱,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以及药物、工业毒物等的伤害,从而使肝损伤的发生率增高。
  关键词2 :防微杜渐。认清敌人之后,我们所要做的便是预防工作。在发生肝纤维化之前的早期脂肪肝阶段,病变是可逆的,严格进行早期干预,包括调整饮食、纠正营养失衡、坚持运动以维持理想体重等,是能起到养肝作用的。
  关键词3 :规范治疗。治疗脂肪肝不能只靠单纯节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因为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脂肪肝患者。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质热量营养缺乏所致的脂肪肝以及合并营养不良的酒精性肝病患者,通常需要增加膳食热量和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

  误区1:脂肪肝只光顾胖人。现在都市里营养不良造成的脂肪肝也不在少数,这多半与人们减肥过度有关,尤其是有些女性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长期节食,反而有可能出现脂肪肝。
  误区2:脂肪肝不是病无所谓。如果出现脂肪肝,脂类的代谢、运转就会发生障碍,能量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会大大降低。
  误区3:只吃蔬菜不吃高蛋白。只吃蔬菜和水果,不吃肉。这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反而会加重脂肪肝。
  误区4:快速减肥可“减掉”脂肪肝。减肥实际上也是脂肪运动的过程,如果脂肪运动得过快、过猛,超过了机体的代谢能力,会使脂肪酸大量释放,反而“跑”入肝脏、心脏等脏器并沉积下来。
  误区5:只要运动不用吃药。脂肪肝患者要慎用药物,但有些情况,运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脂肪肝患者必做7件事

  1.绝对不能再喝酒。虽然有些脂肪肝与喝酒无关,但专家表示,一旦诊断出脂肪肝,患者应该绝对禁酒,道理很简单:一个受伤的肝脏没法处理酒精,喝酒只会加速肝脏恶化进程。

  2.减肥。由于脂肪肝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因此饮食控制至关重要。减肥是消除它的核心任务,肝脏内的脂肪会随着身体的脂肪一起减少。同时也要积极适度锻炼,经常进行户外活动。

  3.尽量避免各种药物。受伤的肝脏功能减弱,此时再吃大量药物(包括某些维生素、草药),或者吸入环境中的油漆和氯化物等化学物质,都会使肝脏的受损状况雪上加霜。

  4.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由于脂肪肝的排除毒素、净化血液和排除废物功能大减,因此应尽量少摄入脂肪,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给肝脏一定的休息调整时间。

  5.多吃有机食物。有机食物中所含的杀虫剂更少,因而可减轻肝脏负担。另外,吃散养家禽等肉食也有助于脂肪肝的康复。建议:每天食用新鲜绿叶蔬菜500克。

  6.补充重要氨基酸。N—乙酰半胱氨酸等氨基酸可以保护肝脏功能,预防肝部炎症,进而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病情。鸡肉在烹饪过程中能释放出半胱氨酸。

  7.多摄入蛋白质。补充蛋白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但应注意:红肉每周只能吃一次;鸡蛋黄每天别超过2个;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多吃鸡肉。蛋白质的最佳来源是三文鱼等肥鱼和虾。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