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不会传播乙肝

人民网 4216 2013-07-29

 7月28日是第三个世界肝炎日。对于“和肝炎病人一起吃饭,会不会被传染”等人们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

 贾继东指出,在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主要是消化道传播,也就是“病从口入”,和这两类病人一起吃饭有可能被传染。乙肝、丙肝、丁肝主要是血液传播,和这三类病人一起吃饭不会被传染。

 有网友问,如果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两人都有口腔溃疡,会不会被传染?贾继东指出,通过这种渠道传染的可能性极低,除非乙肝病人口腔里的血液正好进入另一个人的口腔溃疡处,而发生这种事件的概率微乎其微。

 还有网友问,多少病毒才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染?贾继东指出,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血液。不管病毒多少,只要通过血液途径,都有可能传染。

 贾继东指出,医学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

 一是经血传播。经血传播主要包括经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等。二是母婴传播。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的。三是性传播。乙肝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检出乙肝病毒,在密切的性接触时,这些体液可透过破损的黏膜而引起感染。

 贾继东介绍,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

 此外,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肝功能正常,身体无临床症状,不会因共同的生活接触、共同学习、工作等对周围人群造成传播。因此,取消入学和就业体检中乙肝感染标志物检测不会造成乙肝的传播和流行。

 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出发,乙肝病人应积极配合治疗,等临床症状消失、转氨酶恢复正常后继续学习、工作。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