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精确制导“武器”消灭癌细胞
![]() |
图为:张发明
张发明,这个出生天门的农家子弟,似乎从父母起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与学术科研的不解之缘。
从武大硕士到北大博士,再到诞生多个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后,张发明的学术履历堪称闪亮。
人如其名,张发明在氨基酸领域拥有9项美国专利,在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多篇论文。
“这辈子不创业,不甘心!”2009年,张发明放弃在美国的高薪职位,接过光谷伸出的橄榄枝,在光谷生物城建设创新药研发基地。目前,他的抗肿瘤新药已处于最后的研发冲刺阶段,这种药物将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精准命中癌细胞,定向杀死癌细胞。
农家走出美国名校博士后
张发明出身天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身为家中5兄弟的老大,他深知父母咬牙坚持供他们上学的艰辛,从小成绩优异。
1980年,16岁的他考入武汉大学物理化学专业,一直读到硕士。1986年,张发明考取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化学博士,师从中国蛋白质酶及胰岛素之父、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院士,进行生物分子结构功能的研究。在导师的推荐下,1990年博士毕业后,他又远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药中心继续博士后深造,2年后就被聘为研究员。
过人的天赋和超常的勤奋,让张发明在美国收获硕果。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科技论文,成为实验室里第一个以第一作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蛋白质功能成果的研究员。
西南医学中心走出了4个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和30多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如果沿着基础研究的路走下去,张发明有一天也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然而,初到美国的一件小事,为张发明的人生重要转折埋下了伏笔。那是张发明在美国的第9个月,他代表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化实验室,到美国蛋白质晶体协会展示一项科研成果,出于练习口语和寻求科研建议的学习态度,他主动与同桌的一位人士攀谈,令对方印象深刻并留下他的联系方式,而这位人士就是美国礼来药业公司高级研发总监。2年后,张发明意外地收到了这位朋友的邀请,进入已有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制药业巨头礼来公司,先后担任高级科学家、研发主管。
脱下“金手铐”自主创业
在别人看来,张发明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两三年就晋升一次,拿着丰厚的年薪,在风景优美、气候宜居的美国加州卡梅尔市拥有一栋400多平方米的湖畔别墅,光花园就有七八亩。
不过,张发明却觉得自己的求学、工作之路太顺,被戴上了“金手铐”。“大公司就像一艘航母,而我想驾驭自己的一条小船。”张发明的心中始终有一颗创业的种子。
2004年,张发明在不惑之年和妻子一起回国探亲,当他爬上张家界峰顶,一览众山小,胸中的创业激情再次激荡。
“这辈子不创业,不甘心,大不了从头再来!”一下山,他就打电话回美国,卖掉股票。
2005年,他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同时创立了一家公司,承接一些大公司的医药研发外包,前任东家礼来、医药巨头辉瑞等都是他的客户。
张发明始终关注着国内医药产业的发展。2007年,国内有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到美国购置生产心脏导管的成套设备,本来只需一套,但后来却买了十套,而这些设备在美国十年前就被淘汰了,这家公司白白浪费了600多万美元。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张发明。他决定,回国创业,把顶尖的医学技术带回国内,造福同胞。
这一次,张发明没跟妻子商量,先斩后奏,直接辞掉教职,带着美国多年的积蓄和天使投资回到中国,与几名“海归”建立了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把创业的第一站放在北京,同时在江苏太仓建设了2万多平方米实验室,做生物医药研发外包。
“光谷速度”震撼了他
2009年,张发明和妻子去拜访武汉大学著名教授伍新木,伍新木教授向他们介绍,中国光谷正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海内外专业人才。
张发明决定到光谷实地考察一番。30年前,张发明就读武大时,骑着自行车来往于高校之间,是他当时最爱干的事儿。“那时往东最远的地方就是到华工也就是今天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30年后,他发现东湖高新区比他想像中的要大得多:从东湖之滨,到南湖,再到汤逊湖,他花了一个多星期才看完。环境的巨大变化让张发明惊喜,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让他甚至“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高新区的创新活力,以及刚刚实施的“3551”人才引进计划,更让他心动。
临行前,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但长春送给他一本《常春札记》,这是但长春撰写的一本全面介绍光谷发展的书,张发明在回美国的飞机上一口气读完,对光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09年底,作为光谷首批“3551”人才,张发明在光谷开始新的创业之旅,建立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
当时的光谷生物城还没建成,但在一片蛮荒之地上,张发明却看到了灿烂的未来:“光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得天独厚,样样俱全。”
在张发明看来,光谷生物城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有3点:一是整合概念。光谷生物城整合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等相关产业,并着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这是很难复制的优势。二是政府支持力度。省、市、区三级政府在资金、人才、房租等各方面给予最大支持。三是人才优势。武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企业很容易在这里找到人才。
2011年底,张发明成为湖北生物医药领域首位“千人计划”入选者,得到多项科研、创业经费,合计四五百万元,这种超强的支持力度让张发明十分感动。
研发新药定向打击癌细胞
即将公布的十二五国家生物医药创新重大项目中,张发明的抗肿瘤新药可能名列其中。
目前,全球科学家已发现了100多种不同的癌基因,其中蛋白激酶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肿瘤的化疗抗性等密切相关。以蛋白激酶为靶点进行抗肿瘤药物设计,成为目前国际医学界的主流方向。
张发明率先提出了蛋白激酶开关,磷酸化活性中心变化调节的机制,两项根据蛋白质结构设计的药物分子获美国专利,并进入临床试验。
听起来如此专业,张发明的解释却很形象:传统的抗癌药物多是化学药物,往往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将健康的活性细胞也给杀死了,产生呕吐、脱发等毒副作用。张发明的研究成果好比在癌细胞和化学药物之间架起一座桥,将化学药物精准制导,进入控制癌细胞复制的“开关”中,药物只杀死癌细胞,保留健康细胞。同时,癌细胞的裂变复制,需要周围的血管输送营养,药物则可以切断癌细胞的营养通道,把癌细胞“饿死”。“饿死”+“毒死”,双管齐下,张发明对自己的抗肿瘤新药寄予厚望。
目前,华世通在光谷生物城拥有一栋3000平方米的研发、营销中心,在潜江建设24500平方米、符合欧盟GMP标准的药物制剂生产基地,在天门建设符合美国FDA和欧盟标准的现代化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基地。预计到2015年,年销售额将达5亿元。
采访最后,记者问起了“华世通”这个名字的来历。张发明笑着说:华世通’就是‘Water-stone’的音译,取意水滴石穿,坚持不懈。就中文意思来说,‘华世通’就是中国、世界相通—我们要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