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快检验医学发展进程 适宜技术成方向
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医学检验适宜技术与临床”。适宜技术是指根据本单位医疗工作需要和学科建设需求所选择的实验技术。以实验室人员与临床医生共同实验方法学、临床价值、实验成本综合评估为依据。主讲人中70%来自国内外临床一线著名专家,涵盖血液、心血管、传染病、肿瘤、肾病、免疫疾病等几乎所有与检验相关的临床专科。
专家表示,医学检验适宜技术首先要满足疾病诊断标准的基本要求。检测项目提供的检验信息应具有直接、有效、快速的临床价值。在满足临床诊治基本需要的多种检验方法中,适宜技术的试验成本和收费最低,注重检验医学、临床医学、卫生经济学的交叉结合,符合当地实际工作需求。检验适宜技术收费低,既符合患者的利益,也是国家医改的需要。但与此同时,也需要不断紧跟学科技术发展前沿,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宜技术。
据了解,目前全国检验科从业者规模已达30万人,在北京一些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室中,检验医师比例达10%到15%。医学检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实现从固有的以标本为中心、以检测结果为目的、只看标本不管病人的封闭状态,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防治为目的、以通过检验向临床提供高效的诊治信息为目的的模式转化,检验医师起到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2003年10月,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成立,这是中国医师协会成立后的第二个专科医师分会。丛玉隆教授介绍说,上世纪末,我国颁布了首部医师法,嗣后建立了专科医师制度,检验医师首次被列入专科医师行列。他说,国家目前对检验医师准入门槛较高,成为检验医师需要先取得我国注册医师资格后再经过检验学科专业培训满3年,之后通过相关资质考核后方可成为检验医师。丛玉隆教授认为,随着我国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完善,检验医师规模也正在并将继续迅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