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特殊形态的白血病与这两个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不信您看?

作者:窦心灵  酒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022-07-18


患者,女,56岁,主因“干咳、气短、喘息、双下肢水肿17天,血细胞异常2天”就诊。患者自诉缘于17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短、喘息,呈刺激性干咳,伴右侧肋骨、胸骨疼痛,无痰,无发热、咯血,在当地医院治疗8天后咳嗽、咳痰、气短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伴恶心、上腹部疼痛、胸闷、心悸、头晕。患者遂急诊来我院就诊,急诊行胸部CT提示双肺感染,遂以“肺炎、心力衰竭”收住我院呼吸内科,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改善心功能等对症治疗后,患者不适明显好转,住院期间查血常规示:WBC 36.79×109/L(↑),NE 11.0%(↓),LY 14.4%(↓),MO 65.1%(↑,仪器分类),RBC 1.84×1012/L(↓),HGB 67g/L(↓),PLT 51×109/L(↓)。血涂片镜下复检:可见大量“杯状核”原幼细胞,形态倾向于原、幼单核细胞。建议转至血液科进一步诊治,患者采纳,遂以“急性白血病”收住我院血液科。查体:T 36.1℃,贫血貌,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全身皮肤及粘膜苍白,未见黄染、皮疹、紫癜。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口唇及甲床苍白。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未闻及干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39.68×109/L(↑),NE 8.9%(↓),LY 8.1%(↓),MO 82.9%(↑,仪器分类),RBC 1.75×1012/L(↓),HGB 61g/L(↓),IG 2.9%(↑),PLT 53×109/L(↓)。血涂片镜下复检:可见大量“杯状核”原、幼单核细胞。

凝血+纤溶功能检测:PT 13.9s,INR 1.15,APTT 25.7 s,TT 17.0 s,Fbg 3.58g/L;D-dimer 7.78mg/L(↑),FDP 13.20μg/mL(↑),AT3:C 95.9%。

外周血片所见如下:
 
图 外周血片 瑞-姬氏染色  1000X

骨髓涂片所见如下:
图 骨髓涂片 瑞-姬氏染色  1000X

POX染色结果如下:
 
图 骨髓涂片 POX染色  1000X

AS-DCE染色结果如下:
 
图 骨髓涂片 AS-DCE染色  1000X

骨髓及外周血分类比例如下:
 

形态学特征及诊断意见如下:


骨髓活检结果如下:


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如下: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下:

NPM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如下:

FLT3-ITD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如下:

综合诊断结论

杯状核细胞阳性的AML-M5伴NPM1FLT3-ITD基因突变



1.杯状核细胞定义及阳性判定标准

杯状核细胞(cuplike nuclei cell)是指细胞核凹陷程度超过细胞直径的25%或形成典型的鱼嘴样细胞(fish mouth)。Kussick等人的研究发现,杯状核细胞可以出现明显核内陷(prominent nuclear invaginations),裂开呈双叶。杯状核细胞的凹陷区域较细胞核颜色浅,较胞质颜色深,有些细胞凹陷区在细胞核周边,有些则在细胞核内部,貌似胞核的一部分,有时易被误认为是核仁。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显示,核内陷部位聚集着大量的细胞器或颗粒,杯状核细胞的POX阳性率和积分都相对较高,所以应用POX染色可以区分该细胞是核内陷还是巨大的核仁。当杯状核细胞占骨髓原始细胞的比例≥10%时为杯状核细胞阳性[1-3]

2. 杯状核细胞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在常规的临床实践中,对所有基因异常进行快速、实时检测是不可行的,因此发现特征性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有助于临床简化或优先选择适当的分子测试。大量研究显示,杯状核细胞的形成与NPM1突变及FLT3突变密切相关,能够对该类分子改变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杯状核细胞形态最初是由Kussiek等报道,首先提出在非APL及AML-M4/M5的患者中杯状核细胞与FLT3突变密切相关。后来Jain P等的研究发现,在NPM1突变的AML患者中也发现杯状核细胞,因为NPM1位于核仁颗粒区,穿梭于细胞核和胞浆之间,这种核膜蛋白的突变正是导致细胞核内陷重要原因之一,Bennett等的研究与之印证。也有研究发现杯状核细胞阳性的AML患者IDH突变的发生率高。庄倩等的研究显示杯状核细胞阳性者FLT3-ITD突变发生率为阴性者的2.59倍,可见此形态学表现对于FLT3-ITD突变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目前白血病MICM诊断中,形态学检查仍是最为快速的检测手段,因此,对于形态学发现的杯状核细胞阳性的AML患者,应优先进行FLT3-ITD突变的检测,如为阴性再检测NPM1IDHCEBPA是否存在突变,这将大大提高临床诊治的效率[1-3]

3.杯状核细胞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

大量文献显示,NPM1FLT3突变与AML的预后密切相关。2011年NCCN指南中明确指出,单独的NPM1突变者预后相对较好,而FLT3突变预后差。NPM1FLT3-ITD突变在诱导治疗的反应、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NPM1+/FLT3-ITD+的患者治疗反应差,预后较差,应早期给予更强的诱导治疗方案,缓解后大剂量巩固治疗及更积极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杯状核细胞阳性与NPM1FLT3突变高度相关,故对杯状核细胞进行准确识别及分类显得尤为重要,因杯状核细胞与APL有着较为相似的免疫表型(CD34阴性,HLA-DR阴性),可通过形态学特征与APL进行准确的鉴别。而双叶核内陷这种特殊的细胞核内陷,具有更加独特的形态特征,研究发现,在FLT3突变的患者中,出现双叶核凹陷的概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区分单独NPM1突变与伴有FLT3突变,对该类AML患者的预后将会有更加重要的判断价值[1-3]

综上所述,杯状核细胞阳性的AML,有着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典型的免疫表型(CD34阴性,HLA-DR阴性),染色体核型正常,同时伴有NPM1和/或FLT3基因突变,提示这类AML将被列为一种新的AML亚型,其更加深层次的发生机制及预后有待进一步大数据的研究[1]


· 参考文献

[1] 王琰,乔纯,郭睿,等. 具有核内陷杯状细胞形态学表现的AML-M1/M2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26(4):958-963.

[2] 庄倩,郝良纯,陈芳,等.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杯状核细胞阳性与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相关性的meta分析[J]. 白血病•淋巴瘤,2012,21(2):98-100.

[3] 庄倩,张男,张继红,等. 骨髓具有杯状核细胞形态学表现的AML-M1患者的实验室特点并临床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2):380-382.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