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突然起跳的PT和APTT

检验笔记 3415 2024-07-10

【前言】

熟悉的老师都知道,自己是定岗在临检组,虽偶尔会有生化发光案例投稿并发表,但基本写的比较多的都是临检案例。今天不讲细胞形态,接着讲一例凝血案例。(旁白:上一期凝血案例《翻车的教训,疏忽采血量小细节》被各位老师批评一顿,你还敢写?额……敢啊,因为脸皮厚,骂了才会长记性,错了才会印象深刻)

【案例经过】

5月9日值中班,住院部送来某患者血凝标本,一如往常的离心上机测试。

审核报告时候,停了下来,PT和APTT突然之间起跳了!

本次PT 18.9秒,APTT 49.9秒。三天前PT 11.5秒,APTT 33.2秒。八天前PT 11.9秒,APTT 29.4秒。

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一个可以排除的是肝素,因为三次的TT都是正常结果。

第二个可以排除的是华法林,这个药需要长期动态监测,如果服用华法林,不可能5月1号入院时候PT就正常。

在自己审核过的报告中,基本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且在服用华法林,监测的PT结果极少会在参考范围内,绝大部分都是大于参考上限,即便PT 15-20秒之间的都算是控制的很完美且比较少。

第四个可以排除的是溶血、乳糜血、采血量极少、黄疸等。吃一垫长一智,之前PT和APTT的教训,使得自己会去查看采血量/血浆量。

第五个可以排除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脏是合成大多数凝血因子的部位。根据纤维蛋白原正常,且入院时PT和APTT都正常,就基本排除肝脏因素(在不看生化结果前提下)。

第六,莫非是用了较久的头孢哌酮药物?影响了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如Ⅱ、Ⅶ、Ⅸ、Ⅹ(2、7、9、10)。

这就得打开医嘱找一找。

结果头孢没找着,倒是把利伐沙班挖出来了。

刚好是今天中午时分开出来的医嘱,时间5月9日11:44分。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立马让自己找到了答案。

电联护士站,询问该患者是什么时候服用的利伐沙班?等了几分钟后,告知是采血前服用了1.5片。

这就能解释的通了。

于是报告单备注:考虑利伐沙班所致影响。

【案例分析】

该患者,男,65岁,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采血前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前服用利伐沙班1.5片,便可使得凝血结果升高,说明此药从服用到吸收再达到药物浓度的速度很快,且很快就在凝血结果中体现了。

利伐沙班是直接Xa抑制剂,而Xa是凝血共同途径上游的关键蛋白,主要功能是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

利伐沙班与凝血因子 Xa 结合后,可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断凝血瀑布的进一步激活。

利伐沙班对凝血的影响表现为:PT升高,APTT正常或轻度升高,有说法此药物对PT的影响>APTT。

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对凝血有影响的另一个常见药:达比加群酯。它可以使TT单独升高甚至危急值或测不出来。

内容来源 | 检验笔记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znm

审校 | 金宝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