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
作者: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 邢译文
ALL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ALL在儿童和成人白血病中分别占80%和20%的比例。ALL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一个高峰是在2~5岁之间,发病率为(4~5)/10万人,第二个发病高峰期大概开始于50岁,发病率约为2/10万人。小部分ALL患者可发生在遗传易感性疾病如DNA修复缺陷综合征、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唐氏综合症。在散发病例中,双胞胎和一级亲属中相对高的ALL发病率更进一步说明了遗传的作用。但是,只有近25%的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会发生ALL,说明环境因素在ALL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一些化学治疗药物。大多数其他的可能相关的环境因素尚有争议。感染在一些特殊的病例中起重要作用,例如HTLV-1和EBV病毒的感染可以分别导致成人T ALL/淋巴瘤和成熟B细胞ALL/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生。一项研究表明许多儿童ALL起源于胚胎时期。有假说认为,早期儿童感染的免疫防御作用可能会造成再次感染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为胎儿期前白血病克隆的形成提供了选择性优势,因而促使了ALL的形成。
ALL预后因素
ALL治疗的基础就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分子水平的检测将患者划分成不同风险组,由此施行合适强度的治疗手段。这些分类的具体临床表现、形态和免疫表型在有关的综述和文献中都有报道。ALL基础治疗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分别是年龄和基础白细胞计数。The Rom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制定的儿童高危ALL的诊断标准是年龄在一岁以下或在十岁以上并且(或者)基础白细胞计数每微升大于50000个。对于成人而言,虽然没有标准的技术指标,但是高龄和高白细胞计数都是危险度增高的标志。免疫表型对预后的诊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分子水平的检测为疾病发生、发展、临床预后、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