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微生物学组2014年第三次会议召开

上海检验医学分会 4123 2014-10-28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微生物的诊断水平,强化诊断流程,增进微生物学组成员间的交流,同时进一步提升本学组的影响力。10月22日,本年度第三次学组会议在上海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独具的特点是突出一个“新”字,重点介绍临床微生物诊断的新趋势、新技术。长期以来困扰临床微生物诊断的一大难题就是报告的速度,质谱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主题。


本次会议由学组组长赵虎主持,会议邀请到了上海检验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新华医院检验科主任沈立松以“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和进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经验分享,引起了参会听众的一致好评。沈主任从质谱技术的发展史开始,全面介绍了MALDI-TOF质谱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尤其根据新华医院检验科应用质谱的经验,针对大家关心的质谱技术的成本和对临床医疗工作的影响的问题做了深入的介绍。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上海微生物学组副组长、上海新华医院检验科刘瑛副主任围绕“MALDI-TOF MS 直接鉴定血流感染病原菌”进行了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血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布鲁克的Sepsityper-MALDI试剂盒/质谱联合法在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快速鉴定、节省转运时间方面的优越性。新华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自2014年3月至今收集了单菌株、复数菌感染阳性血培养标本以及无菌体液增菌标本共510例,通过MALDI-TOF MS直接进行鉴定,并且设计了完整的评估流程。通过评估显示:直接鉴定血流感染中主要病原菌,具有快速、操作简单、准确等优点,但是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前处理和检测后分析步骤,提高病原菌鉴定率。随着国内外临床实验室的广泛应用及实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一新技术必将在血流感染诊断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最后,会议还特别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张嵘博士通过超过四年使用质谱仪的经验,详尽的介绍了Bruker MS成本低、鉴定结果准确以及可以进行聚类分析,进行耐药方面研究并且自行建立数据库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张嵘博士还介绍了该实验室应用质谱仪进行的科研成果,比如通过外膜蛋白检测进行细菌耐药的研究。


通过本次会议,旨在创建一个上海微生物学组交流的平台,让各大医院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相聚一堂,讨论当前临床微生物诊断的新技术和未来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临床满意度,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