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脂蛋白(a)检测减少心血管病风险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脂蛋白(a)(lp(a))作为一种新兴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生化学术交流暨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会议”上,与会专家表示,目前lp(a)检测存在方法多样、参考品与待测样品lp(a)分子异质性问题,使用不恰当lp(a)检测方法可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因此lp(a)检测标准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新兴危险因素(如lp(a))三大类。研究发现,lp(a)含有apo(a)和apob100两类载脂蛋白,二者通过一个二硫键交联。至今,人们已经检测出53种lp(a),并发现分子量较小的lp(a)更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据介绍,目前,lp(a)标准化的难点是apo(a)大小的多态性,其标准化的关键是要求检测方法使用的抗体与校准品和标本中的每个lp(a)颗粒具有相同的免疫反应性。专家认为,脂蛋白(a)检测方法急需标准化方法,并且不受apo(a)颗粒多态性影响是关键。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