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HBV感染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医脉通 4146 2015-03-02

一项来自中国研究人员的报告显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胃癌有关,尤其是对于没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

慢性HB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胃溃疡的发病率高,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中山大学肿瘤中心的徐瑞华教授及其同事推测在中国HBV感染与胃癌的风险有关,因此他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评估可能的相关性。

研究详情

根据2月19日在线发表于《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报告,与对照组(12.1%)相比,胃癌患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17.2%)。而胃癌患者组抗-HBs的检出率(56.4%)明显较对照组(62.8%)低。病例组和对照组HBeAg、抗-HBe和抗-HBc的检出率没有差异。

在校正胃癌家族史和慢性胃炎病史的回归分析中,HBsAg仍然与胃癌的风险显著相关。但是亚组分析显示,仅在没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中HBsAg与胃癌风险显著相关。

作者观点

“研究发现,胃癌与明显更高的HBsAg阳性检出率有关,提示HBV感染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未来的研究需要验证胃癌患者中是否存在HBV DNA和抗原,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该结论,需要对相关机制进行具体全面的探讨。”

国内学者点评

基于来自中国数据库的文献,“通过PCR试验检测的胃癌组织中HBV DNA检出率只有0-3%,”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陈Sin-Zu博士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路透健康记者。“因此,要证实HBV感染与胃癌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一项具有足够统计功效的高质量的研究需要比现有研究更大规模的样本量。”

陈博士说:“研究纳入的人群也来自中国大陆地方性区域(广东省)感染幽门螺杆菌和EB病毒的患者。因此,研究结果无法排除来自这两种感染的混杂影响。”

陈博士总结道:“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关于HBV感染和胃癌风险之间潜在相关性的一些信息,但在协变量模型方面的明显瑕疵使这些研究结果与健康政策和临床实践还有一段距离。尽管如此,这些有趣的发现也提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和建模良好的研究来排除潜在的偏差。”

国外学者点评

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马来医学中心的Khean Lee Goh博士告诉路透健康记者,这项研究的设计是薄弱的,关于对照组患者可以代表哪些人群尚不清楚。而这是研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这项研究的看法是:这篇论文被接收是因为研究具有潜在的“新闻突破性”并且会热销。我不相信有任何因果关系。优势比和置信区间都不给力。

徐瑞华教授没有回应相关评论 。一些中国机构支持这项研究。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