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已成头号杀手 专家提防治心血管病建议
心血管病已悄然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10日,记者从第十七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获悉,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与会专家建议,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来防治心血管病,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心血管病联盟医院”。
每5个成人有1人患心血管病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的高发态势与我国居民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直接相关。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无论在增速上还是规模上,都史无前例。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脑卒中至少700万,心肌梗死250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心病500万,风心病250万,先心病200万。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最为关键的是,在2010年,估计中国至少有5.8 亿人具有至少一种或以上的与慢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中70%~85%在65岁以下的人群。专家担心,到2030年,如果不加以控制,生活方式和营养危险因素将使中国的慢病负担增长50%,人口迅速老龄化则可能使中国慢病负担增加40%。
与美国每年发布心血管统计报告相似,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也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但美国心血管病死亡在持续死亡下降,中国的心血管病仍在上升通道上。
大医院扩张加剧防治难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医院的扩张加剧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难度。”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林曙光教授表示,近几年形成了新一轮的医院扩张态势,大型医院由于掌握着技术优势,出现了向下级医院的“虹吸”效应。大型公立医院实际上是将主要资源放在患病后甚至终末期疾病的救治,根本就不能背负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的重任。
医院越建越大,床位越来越多,医生也越来越累。在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医生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直到倒下为止。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对7000多名医生调查结果,现在有1/4的医师患有心血管疾病,1/2的医生患有高血压,40岁以上男性医师患病率是普通群体的2倍。医师队伍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发病率逐年增高。体检中发现的恶性肿瘤数量也在逐步上升,猝死发生率明显增多,两年内全国已有15名麻醉医生猝死。
用互联网、大数据来防治
林曙光建议,通过增加投入,尤其政府财政进一步加大医疗事业投入;均衡医疗资源分配;纳入医保,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等措施,来解决心血管病治疗的问题。但面对中国庞大的患病人群、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还需要另外的思路,“比如说,拥抱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来颠覆传统医疗”。
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马长生就建议,通过互联网,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心血管病联盟医院”。哪怕是处于边远地区的患者,只要打开电脑连上互联网,就能方便、快捷地了解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各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