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离我们多远

信息时报 4115 2015-04-17

近日,3岁的小男孩真真(化名)因腹痛送医就诊,被查明是结肠炎,不到三周时间,他因肺炎导致多器官衰竭而离世。原来,他感染上了一种“超级细菌”——克雷伯菌。湖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主任、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孙自镛说,耐药的超级细菌正呈井喷式增长。但有专家认为,这种细菌不会大范围传播,无需恐慌。(《现代快报》4月15日)

孙自镛主任和那位专家虽然观点相反,但在不同的角度看却都有道理。“超级细菌”并非一个学术上的概念,而是具有较强耐药性的细菌的俗称。细菌产生耐药性在近年来十分普遍,假如把具有较强耐药性的细菌都统称为超级细菌,说它们呈井喷式增长也不算夸张。

但另一方面,具体到此种格外难对付的耐药菌,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也的确微乎其微。而且至少在当前,通过耐药试验,都能为细菌找到相对敏感的抗生素,真正无药可治的顽固细菌还没有出现。

然而也要认识到,细菌耐药性的危害,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假如任其发展,就会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其实,抗生素每天都在病人身上和耐药性作斗争,每天都有病人因感染无法控制而死亡。

延缓耐药性产生的速度,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数量及频率。否则,总有一天,细菌将给人类以沉重的教训。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