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国家行动计划,深度依赖检验人参与

检验视界网 2022-11-04

目前在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对于检验科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参加相应的室间质量评价。确实,室间质评作为从外部评价临床实验室质量的活动,对于检验科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检验结果互认新政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但是,主管部门对于检验科的要求却远不止于室间质评成绩合格而已。



2022年10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多处涉及医疗机构检验科,尤其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如:


一、总体要求指出:到2025年,应对微生物耐药的国家治理体系基本完善,医疗卫生和动物卫生专业人员微生物耐药防控能力显著提高,人类和动物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监测评价体系更加健全,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微生物耐药防控的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


二、主要指标要求:2022-2025年,医疗机构内耐药菌感染及社区获得性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持续下降;人类和动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率持续降低或耐药增长率下降;全国医务人员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实现全覆盖,知识掌握正确率达到80%以上;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抗菌药物医嘱的适宜率均达到75%以上;人类、动物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监测网络覆盖率持续提高;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评价体系更加健全;研发上市全新抗微生物药物1-3个;研发新型微生物诊断仪器设备和试剂5-10项;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标准体系。


以上这些,无一不需要我们检验人的持续努力与深度参与。


《行动计划》对于医疗机构内感染与预防控制,强调:加强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将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与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统筹推进,加大对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包括感控专业人员配备和感控技术能力建设等。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感染防控各项制度、规范及标准,研究制订重要耐药微生物感染的循证防控措施,降低医疗机构内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加强医疗废物源头分类。加强对医疗机构内保洁、保安等非卫生技术人员感染防控的基础知识教育和行为规范管理。


《行动计划》同时提出,加强培养培训,提高专业人员防控能力指出:加强院校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壮大感染防控、感染病学、药学、微生物、兽医等专业人才队伍。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在有关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微生物耐药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临床医学、动物医学、药学等专业开设微生物耐药、感染防控、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等课程,或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相应教学内容。


同时对于医务人员培训,指出:加强医务人员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与耐药防控的日常培训,鼓励有关专业组织、学协会等开展高质量培训,树立培训品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育手段,提升医务人员微生物耐药防控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行动计划》还从行业监管层面做出要求,指出: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抗微生物药物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等,以改善感染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病科建设,规范诊治细菌真菌感染;强化临床微生物室建设,通过参加实验室室间质评、推广耐药菌快速诊断技术等,提升病原学诊断能力;大力培养抗感染领域临床药师,率先在儿科等重点科室配备专职药师。加强对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私人诊所等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和监管,督促其不断提高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对于微生物耐药监测体系,《行动计划》要求:完善抗微生物药物临床监测系统。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真菌病监测网和医疗机构感染监测网建设,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完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式,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效率,充分发挥监测网对临床诊疗和行业管理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监测网之间数据联动,探索建立监测网即时数据对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的快速预警机制。


对于微生物耐药防控的科技研发和相关药物器械的供应保障,《行动计划》指出:加快临床急需新药和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对于耐药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临床急需的新药、疫苗、创新医疗器械等,依程序优先审评审批。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评价工作。同时,推动新型抗微生物药物、诊断工具、疫苗、抗微生物药物替代品等研发与转化应用。建立多学科协同创新的联合攻关机制,推动微生物耐药防控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的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鼓励研发耐药菌感染快速诊断设备和试剂,支持开发价廉、易推广的药物浓度监测技术。支持耐药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研究,包括新的治疗方案、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以及抗微生物药物上市后评价等。开展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研究和标准制定。重点加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适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进一步加强中成药等可替代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支持开展微生物耐药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及时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人群、医疗机构、动物、环境等微生物耐药流行病学特点及发展趋势,阐明微生物致病、耐药及其传播机制,为制订耐药防控策略与研究开发新药物新技术提供科学数据。


上述环节,无一不需要我们临床检验人参与。过去常常有人抱怨,微生物检验工作不受重视,相信未来这种情况会有根本改观。面对微生物耐药问题,检验人需要与临床医生、药师、院感部门一起携手。打铁还需自身硬,苦练临床微生物学基本功,才能更好地负担起重任。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