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鉴别博德特氏菌的品种而开发的分子测定
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是人百日咳的致病原,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引起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各种呼吸道感染,日常使用或供参考实验室使用的一种专门的诊断测定将十分有用。
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的存在会干扰现有的百日咳博德特氏菌或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分子诊断检验的结果,虽然也许只有少量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但却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它可能导致误诊,尤其是对青少年和成人。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化学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与法国的同行一道收集了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百日咳博德特氏菌、B. petrii和霍氏博德特氏菌的参考菌株与临床分离物,并从经培养法确诊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感染的病人身上收集痰液样本。在36℃下将临床分离物和参考菌株在含15%脱纤维绵羊血的Bordet Gengou琼脂上培养48小时(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和B. petrii)到72小时(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和霍氏博德特氏菌)。用凯杰公司的DNeasy血液和组织试剂盒分离细菌DNA,还进行了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在罗氏应用科学公司的LightCycler 480上执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做分析。对序列的分析揭示了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和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所有临床分离物的基因组中一块保留完好的区域。这块区域含有调控位点,包括一个结合核糖体的位点和一个结合聚合酶的位点。对两个菌种几份临床分离物的靶区域进行了测序,序列对齐后可以开发两步式的实时PCR测定。这一实时PCR测定检测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和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的灵敏度分别为每次反应24和22个菌落形成单位(CFU)。
第一步的PCR测定检测出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和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所有临床分离物的DNA,第二步PCR测定只检测到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临床分离物的DNA,因而可区分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与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
摘自定向点金《临床实验室》杂志2014年第三期
编辑:范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