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超5.6mmol/L 要控制饮食

新快报 4158 2014-08-21

空腹血糖超5.6mmol/L 要控制饮食

专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刘敏教授

■新快报记者 林恒华 通讯员 张秋霞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传统的“三高”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慢性病,从体检数值超标到正式加入“三高”大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一年一度体检是一次“大阅兵”,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处于“三高”临界边缘,及时加以干预才能避免患病。以糖尿病为例,一旦血糖值超过6.1 mmol/L,进展为糖尿病几乎成了难以扭转的趋势。因此,专家建议,在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时,就要开始进行生活控制。

超过5.6mmol/L 就要进行生活控制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超过1.17亿人,糖耐量异常的人数可能超过总人数的2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敏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公司体检中,抽血项目的一个目的,就是检测血糖值。“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定义中,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就是糖尿病患者。”刘敏表示,而血糖值在6.1mmol/L-7.0mmol/L之间,被称为“糖耐量异常”,这部分人群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一旦成为“后备军”,有三个发展趋势:忽视疾病,有可能在1-2年内“转正”为糖尿病患者;也有可能原地踏步,长期维持糖耐量异常的状态;只有少部分人通过生活控制,可以恢复到正常血糖。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建议,血糖一旦超过5.6mmol/L,就要开始进行生活干预,避免演变成糖尿病。

饮食、生活作息、运动

三管齐下控制血糖

“血糖值一旦超过6.1mmol/L,就必须去医院做进一步的糖耐量试验。”刘敏说,单纯的一次空腹血糖检查不一定完全准确。结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不同时间的检测,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患上糖尿病。空腹血糖是指连续8小时无进食。一旦血糖超过5.6mmol/L,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

在饮食方面,要“饮食有节”。血糖较高的人群每天的总摄入量应当比“膳食宝塔”的推荐量适当减少一些,具体要根据不同人的工作量、消耗量来定。在食物组合中,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用蔬菜、水果代替,但不能不吃米饭。要定时定量吃饭,不能吃太饱。


在日常作息上,要“起居有常”,养成良好生活作息规律,减少熬夜,早睡早起。

在运动上,血糖高患者最适合散步、快步走等运动。每天吃完饭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散步半小时至一小时,有助于控制血糖。冬泳、力量训练等存在一定危险的运动最好避免。

血糖不超标、有典型症状者也要警惕糖尿病

有些人在空腹血糖不超标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并且这样的人群不占少数。刘敏提醒,体形比较肥胖、血脂偏高、饭后容易感觉口干、第二餐饭之前容易觉得饿及平常容易疲倦、出汗多、头晕、心慌的人群,很有可能饭后血糖会急剧升高。因此,有上述症状的人,即使空腹血糖没超标,也要到医院做糖耐量检测,避免患上糖尿病。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