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这一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相遇

健康界 4139 2014-09-18

1985年9月18日,就是历史上的今天哈,中国首例体外人工授精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说起人工授精,在20世纪80年代这事儿并不稀奇。但为啥今天咱们要花篇幅来纪念这次成功呢?且容我卖个关子先。


那一年,这一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相遇


1953年,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中心的Sherman等利用液氮蒸气法超低温长期冻贮精液成功,从此人工授精的临床应用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据考证,历史上首例人工授精是1770年英国伦敦的John Hunter将一位尿道下裂的男性患者的精液注入该患者妻子的阴道内,成功使其怀孕。此后于1866年美国的Sims相继报道了人工授精成功的病例。


70年代以来,通过人工授精达到优生、甚至多生的案例在欧美越来越多。例如,1980年,洛杉矶一位41岁未婚女心理学家用一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贡献的精液妊娠,产下一男婴,被称为“诺贝尔婴儿”;但狗血的事情也不少,英国有“缺德医生、生子三千”;美国一医生用自己的精液给数百人授精,被判入狱二百余年。

在我国,最早是在1983年湖南医学院用冷藏精液人工授精成功。


但在当时,世界上体外授精仅有几个成功案例,因为实在是太难了。难就难在取卵难。那几个成功案例所使用的取卵技术是腹腔镜取卵,但到中国就行不通了。中国内地的输卵管不通病症,尤其在北方,有三分之一是由结核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用腹腔镜根本看不到卵巢表面,看不到哪有卵泡,必须手进去摸到卵巢,摸出卵泡,然后才能够穿刺取卵。


1985年的今天的那次体外人工授精就是在给病人开腹治病的同时取卵。试验是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丽珠教授和基础医学院张斌等人的主持下进行的。科研人员拿着放在保温瓶内的几管刚吸出来的卵泡液,小跑穿过操场,送到组织胚胎教研组去寻找卵子。第二天早上精子卵子成功结合,胚胎在营养液中停留一天被植回母体。


但遗憾的是,第一次的体外受精试验并没能培育出成功的妊娠。张丽珠和同事一次次重复着诱发超排卵、监测卵泡发育、及时取卵、精子获能、体外受精及培植、胚胎移植等实验步骤,开展试管婴儿研究。


两年后的1987年6月24日,张丽珠教授再次实施了体外授精手术,并培育了我国首例试管婴儿。张丽珠教授被誉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