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试剂的智慧化与精细化管理
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检验科检测项目越来越细致,所检测的结果也更能够准确反映疾病的变化,而试剂的质量管理则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中之重。作为临床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一环,精益的进行试剂管理,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检验的成本,而且能够优化试剂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1. 话题一:传统人工管理试剂耗材VS试剂耗材管理信息化:传统人工管理试剂耗材一般都是由科室老师自行盘点采购、验收入库。首先要打开冰箱(仓库)盘点下当前试剂的库存清单,手工记录列出清单。来货时通过纸质书面方式来登记试剂耗材信息,如买了什么、多少盒,批号校期等信息,整个流程时间长、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人工成本高且不利于追溯,并且由各老师自行采购验收、缺乏专人统一的管理,一些试剂的入库信息不全或根本不登记,入库只见发票不见货,试剂耗材使用收支不清。
反观试剂耗材管理信息化的优势,通过使用专业的试剂耗材管理系统,从采购到验收入库、库存、领用、盘点、库存流水等流程都能轻松管理。这样既省事,又便于后期对试剂耗材管理情况进行追溯,相关管理人员也不用花更多的时间在管理上了。通过专业的试剂耗材系统管理,可以让试剂耗材各流程管理层级分明、职责清晰,在管理上方便快捷、且能即时查询。有效避免了因有效期过期的浪费、降低试剂库存量,从而也降低了医院的资金占用量,更加有效地监管试剂耗材的流向与管理。对提高医院整体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图1)。
图1. 临床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模式
2.话题二:“一物一码”VS“一品一码”VS“RFID”:试剂耗材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什么?当然是条码。别看一张小小的条码,它承载了很多的信息,品名、型号、库存、入库时间、有效期等等。每张条码的形成,就意味着一个新的秩序的诞生。就如同每个人都有的身份证。耗材的身份证就是条码。那么现阶段主流的耗材管理系统都用什么类型的条码?“一物一码”、“一品一码”、“RFID”。3种类型各有优势,同时又各有缺点。
3.“一物一码”:每一个物品,一个唯一编码的条码。如一台设备、一袋饼干、一包试剂等等。从条码的角度看,其实耗材没有品类的概念,每个耗材都是唯一条码。虽然可以准确的定位到每一包耗材,但是在盘点的时候,就需要盘点到每一个条码,在实际操作过程,往往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在找特定耗材。
4.“一品一码”:每一个品种物品,一个唯一编码的条码。如所有的佳能LBP型号打印机都是一个条码,所有的太平洋苏打饼干是一个条码,所有的钾试剂是一个条码。这种方式在实际盘点操作过程中,往往只需要根据品类计算数量就可以,更加便利。但是同一个品类的耗材,有可能存在效期不一致的问题,系统无法提醒具体的哪个耗材过期。
5.“RFID”:中文名字叫无限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主要通过识别贴在物品上的射频信号从而对目标物品进行识别,获得相关数据。简单点说,在耗材上贴了一个电子标签,同时在储存耗材的冰柜装上感应器,这样当耗材进入或离开冰柜的时候,感应器就自动感知,并做出入库的记录。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成本高。往往“RFID”应用于高值耗材的管理上。
6. 话题三:耗材管理基本环节:入库、出库耗材管理最基本的环节就是入库、出库。耗材入库的时候,系统生成条码,贴在耗材上。出库的时候,扫描这个条码,库存减一。这个流程中,最耗费人工的动作就是贴条码和扫条码。现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繁多,每次新耗材到科室,都有可能面临几百个条码的打印和粘贴,往往需要专人耗费大半天的时间来处理。同时,巨量的检测带来大量耗材的出库,每次出库都要做条码的扫描。万一有遗漏未及时出库,耗材的盘点就会出现问题(图2)。
图2. 临床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系统核心
那么是否能有创新的方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解决上述的困惑。协助科室老师减轻工作,让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支持临床科室,为病人服务?奥森多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7. 方案一:对于专业的试剂耗材管理系统,我们认为的耗材管理,不仅仅是对仓库的耗材进行管理。常规的试剂耗材管理系统,往往只注重仓库中的耗材管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忽视了仪器中的耗材监管。但是Ortho采用的方案,打破了之前2者之间的数据屏障,使仓库耗材管理与仪器耗材管理相互结合。创造更多的价值。
仪器耗材管理——结合耗材特点(干式),精准定位到每一片耗材。实时监控仪器中的耗材存量,适时提醒用户,进行耗材的精确添加。仓库耗材管理——从耗材出入库,到查询,盘点,甚至与医院系统连接延展至供应商,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操作,降低沟通差错,提高采购效率,实现耗材闭环管理。
8. 方案二:创新的“一物一码”和“一品一码” 的融合使用,试剂耗材管理系统的核心是条码,但是给每个耗材去打印条码并贴上的过程是麻烦的、不可避免的。同时检验科内耗材品种众多,是否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一物一码”和“一品一码”的优势?我们把实验室中的耗材做了区分。把“一品一码”应用在那些每天需要大量使用的耗材(例如:流水线耗材)。把“一物一码”应用在那些需要强溯源的耗材上。二码结合,各自发挥优势。
这样的话,当流水线的耗材进入库房的时候,只需要在系统中记录入库数量即可。不再需要打印条码以及贴条码。有效的减少了繁复的工作。而在出库的时候,通过仪器耗材管理与仓库耗材管理的互相配合,使耗材自动出库。有效减少用户工作量。同时,配合ValuMetrix的精益服务、规范耗材的摆放顺序(先入先出),避免耗材的效期问题。
9. 方案三:从入库到出库的闭环管理,整个试剂耗材管理系统采用了大屏、电脑、PDA三者配合使用的方式,从实际出发,想用户所想。用合适的方式来辅助用户在各个场景中对耗材的管理。入库时,往往耗材会被集中送至一个约定的地方。所以这个场景中,用户在电脑端完成耗材的入库。盘点查询时,充分发挥PDA的便携性,边走边查。出库时,流水线的耗材自动出库,需要强溯源的耗材,可以使用PDA或者电脑按需出库。而在日常工作中,有PDA和大屏主动提醒仪器中的耗材存量,避免耗材短缺造成的样本TAT问题。从入库到出库完成了一个闭环管理。在下一章中,我们来看看这个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
下面就带大家去见证一下,某三甲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急诊检验科的耗材管理升级之路。这个急诊检验科每天面临着大量的检验任务(约3000个各类检测/天),同时还需要承担儿科末梢血与成人静脉血的采血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采取传统的耗材管理方式,难以保证效率和准确,能否改变这种情况,把科室老师从这种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可以专注在病患上?因此,我们开始了对耗材管理进行升级改造。可以将其归纳为3个阶段:从纸质的到无纸的,从传统的到创新的,从固定的到移动的。
从纸质的到无纸的:纸质化的管理,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1)人为的失误;(2)笔迹的潦草;(3)纸张的保存;(4)漏记少记多记。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所以我们改造的第一步,就是从“纸质的到无纸的”。在这个阶段,我们使用了奥森多的耗材管理系统,使耗材得到了规范管理,每盒耗材得到了代表其身份的唯一编码(一物一码)。入库贴码,出库扫码。整个科室的耗材管理变得有序起来。再也不用担心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
从传统的到创新的:虽然耗材变得管理有序且能符合医院的考核要求,但是科室老师的工作量并未减少,相反为了耗材管理,其实是花费了更多的精力(给每一盒耗材打印条码、贴条码、扫条码出库)。因此,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就需要被创新。正如前文提到的,我们引入了“一品一码”的机制。双码融合,扬长避短。在经过与科室老师的沟通后,我们把耗材分成了2类:每天需要大量使用的耗材(奥森多流水线耗材)使用“一品一码”、需要强溯源的耗材使用“一物一码”。这样一来,“一品一码”的耗材入库不再需要打印条码,同时又能自动出库,大大减轻了科室老师的工作量。
图3. 实验室移动阶段耗材出库管理
从固定的到移动的:经过前2个阶段的升级改造,已经达到了科室老师的期望。但是奥森多人秉持着“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客户想到的,我们要提前想到,客户没想到的,我们也想到了,勇于探索,持续更新。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客户给流水线仪器添加耗材的过程中,面对多项耗材的添加,无法记全数量,导致多次往返与仓库于仪器之间。面对沉重的大包装耗材出库或者远离扫描点的强溯源耗材出库时,不是搬运困难就是需要更多的走动,在日常盘点库存时,也存在不便之处,如:在诸多耗材列表中与实际清点的数量做校对等。基于这种情况下,我们推出了移动PDA方案,充分利用PDA的便携性,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给了急诊检验更多的可能与拓展。
图4. 临床实验室移动PDA方案
10. 总结:奥森多智能耗材管理解决方案,结合了干式生化的耗材特点,精确到每一片耗材。同时结合移动PDA,大屏预警、传统PC联动使用。不但管理了仓库的耗材,还对仪器中的耗材,进行实时监管。入库的时候,无需打印条码,出库的时候,自动出库。形成科室内的耗材闭环管理。
奥森多医疗器械贸易(中国)有限公司 市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