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检验医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临床实验室
2021-12-16

第七届全国检验医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2021年7月17日在江苏省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检验医学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共同主办,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承办。大会以“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主题,围绕患者安全、国家生物安全、抗击疫情平战结合、AI智慧医疗、DRG医改、体外诊断路径、老年检验与健康等话题进行深度探讨,本次大会旨在为检验工作者及IVD从业者提供最新的创新知识和研发方向的启迪。

大会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分会副会长、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曹壮副主任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首个环节,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先生、本次大会名誉主席丛玉隆教授分别致辞,对检验行业及从业者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表示肯定,并对检验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期望,同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一、大会主题学术报告: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学术报告环节,新产业杯优秀论文医院组第一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潘宏伟、企业组第一名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TO Jeffery Chen分别带来“基于MALDI-TOF MS技术自建鉴定和快速药敏方法”和“抗原中和当量概念的建立及其在抗体标准物质赋值和抗体检出限确定中的应用”获奖论文内容的分享。

会议纪要-张学.png

随后的专家分享精彩不断,首先,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张学院士带来《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哈医大故事》的精彩报告,张院士分享了自己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将近三年的学习体会,报告中回顾了哈医大以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历程,自己经过调研、走访及文献查找,确定事件结果真实,事件从大胆尝试、及时总结、逐项求证和同行验证四部分进行分享,各位前辈经过不断的探索及试验,确定了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整个过程,凸显了学科合作、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总结出临床是医学创新研究的动力和源泉。

会议纪要-林丽开.png

武汉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林丽开教授带来《DRG、临床路径与检验医学发展》的演讲,报告主要针对当下医疗机构应对医保支付改革DRG付费的话题进行相关内容的分享。国家推动的临床路径管理已有十来年时间,与检验医学的发展有一些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工作的医院DRG运行情况为例,林教授结合自己对临床路径管理的一些相关工作及研究所的一些课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如,新发展阶段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临床路径管理与DRG支付关系浅析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检验医学机遇。

会议纪要-刘华芬.png

杭州医学院特聘教授刘华芬就《质谱技术在老年人群健康管理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了精彩的分享,刘教授指出,生化检测技术步入2000年代后,主要集中在串联质谱技术和基因组测序技术,为检测医学领域提供了更高的准确度及灵敏度,而精准医学时代需要多组学的结合。报告主要从人口老龄化背景、质谱法-小分子检测的“金标准”、维生素与老年疾病、药物浓度监测和保障用药安全、阿尔兹海默症的联合诊断方面介绍了质谱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会议纪要-徐英春.png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作了《检验医学科微生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报告指出,传染病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而传染病主要由致病微生物引起,报告分享了真菌、细菌、病毒对人类的一些影响及抗菌药物的管理,目前政策上可以看出我国抗菌药物管理趋向精细化和临床合理化导向性发展。同时分享了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包括:应急能力提升(如,传染病暴发快速建立检测方法)、基于传统形态学-快速鉴定病原体;基于培养组学发现病原体能力;基于核酸检测技术发展;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mNGS检测中的优势和价值);基于大数据流行病学监测等;最后徐教授对检验医学科微生物发展进行了展望,随着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微生物检测迈向新时代。

会议纪要-唐玉国.png

最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唐玉国所长带来了《先进医疗器械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实践》的分享,报告主要从背景概述、工程技术为核心的成果转化探索、苏州医工所基本情况介绍、协同创新共赢发展进行报告,医疗器械的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如何做到合规,包括从功能、可靠、测试,维护、卫生经济学等方面如何科学地把握和掌控研发过程,报告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至此,大会报告圆满结束,“检验医学人工智慧论坛”、“临床免疫论坛”、“智慧医疗装备与应用论坛”、“老年保健检验医学论坛”、“分子与创新技术论坛”等多场主题丰富的学术分论坛正式开启,下面为大家带来分论坛的场内情况。

二、“检验医学人工智慧论坛”:该论坛以“智慧检验:疫情常态化下检验医学的创新之路”为主题,论坛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检验医学委员会主办、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协办,邀请了众多智能化领域的专家,聚焦智慧检验在检验医学、临床辅助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会议纪要-图2.png

学术报告开始前,举行了“首届检验医学人工智能大赛启动会”,检验医学人工智能联盟濮阳秘书长主持启动仪式,检验医学人工智能联盟主任委员徐英春教授、检验医学人工智能联盟常务副主任委员郝晓柯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应斌武教授、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床旁诊断系统负责人、实验诊断系统市场总监李汉先生等出席启动仪式。检验医学人工智能大赛是由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检验医学委员会主办的首个竞赛类大型活动,旨在挖掘、探索、助力更多人工智能产品方案点子在检验医学领域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促进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提高产业发展能力与水平。

启动会后,学术报告正式开启,首先,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的宋新会长带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政策导向》的报告,报告主要从上层制定政策的一些思路包括目前国家比较重视的几个方向的操作模式、落地的模式,特别是这两年的一些动态的方向进行分享,报告中列举了中国人工智能医疗的相关政策,同时也从政策层面分析了数据所有权、保存权、管理权、使用权的归属,呼吁智能化系统关注临床价值和市场价值,报告内容供大家在今后的检验人工智能方向落地的过程中作一些参考。

在郝晓柯常务副主任委员宣布《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自动审核应用指南》发布后,上海森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冬梅教授带来《临床实验室结果自动审核应用指南解读》的报告,报告主要从自动审核的意义和国内外行标情况、标准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进度、标准主要参编单位及拟新增单位、团体标准主要更新内容进行了分享。信息化是实验室持续改进中的重要工具,自动审核的意义在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TAT、降低审核工作压力、发现潜在的分析误差及减少差错率、均衡员工技术差异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尚雪松教授带来《自动质控协作工作阶段工作汇报》,报告介绍了我们为什么要做自动质控?自动质控目前应用现状,并从逻辑架构、组件匹配、多端交互及后续方法改进分享了团队在自动审核上所做的工作,实验室自动化质控多中心研究项目具有开创性的探索意义,为推动全国质控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范本。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的张秀明教授带来《信息化在15189认可中的应用》的报告,张教授主要从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简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信息化在ISO15189认可中的具体应用、体会与展望几个方面进行报告分享。报告通过经验和案例分享,充分展示了罗湖医院智能化应用成果,标准化智慧实验室管理平台、ISO15189迎检系统、标准化质量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文档管理系统、人事/设备管理系统、试剂耗材管理系统、无人机医疗配送、互联网检验。

Westgard QC公司的Dr. Sten Westgard带来《患者移动均值的应用与发展》,报告中分享了一种新型的质控方法,移动均值法,它跟大数据、智慧化结合更加紧密,可为实验室质量管理带来巨大的帮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徐慧玉博士带来《卵巢储备评估和预测软件的研发和应用》的报告,进行了项目研发及产品实现的介绍,分享了软件产品在卵巢储备评估和预测中的实现价值、转化进度、商业模式和未来畅想。

“检验医学人工智慧论坛”为与会者奉献了一场技术前沿、内容丰富的知识盛宴,论坛在热烈讨论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三、“临床免疫论坛”:该论坛以“自身抗体自动化及AID诊疗共识中作用”为主题,邀请到业内著名专家围绕自身抗体自动化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进行交流探讨,此论坛对自身抗体在临床的精准应用、自动化检测的推广实施、满足临床需求,实现检验与临床更深入的转化和为患者服务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古洁若教授带来《IgG亚类检测在临床的应用》报告,报告主要从IgG亚类介绍、IgG亚类与疾病的相关性、IgG亚类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和IgG亚类检测方法的对比进行报告分享。报告最后进行总结指出,IgG亚类相关疾病多为复杂、疑难病例,临床误诊、漏诊率高;IgG亚类含量检测在疾病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监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临床IgG亚类检测方法较多,在检测时需要关注检测的灵敏度、检测线性范围、检测速度等相关指标。

接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彭奕冰教授带来题为《仪器自动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中的作用》的演讲,报告主要从自身免疫疾病的概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和自身抗体检测方法—仪器自动化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彭教授指出,自身免疫病中自身抗体的意义在于:可以提示诊断、肯定诊断、评估预后和指导用药,自身抗体检测已经进入定量检测时代并且分享了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及其优势。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仲人前教授带来《自身免疫性精神疾病中的自身抗体》的分享,仲教授表示,自身抗体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得到大家的重视,我国针对自身抗体的研究发展的非常迅速,仲教授表示自身抗体是无处不坏、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报告中主要围绕自身免疫性精神疾病中的自身抗体展开介绍,自身抗体参与自身免疫性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可以从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体的类型和亚类、检测方法和项目等多个方面对自身抗体在精神疾病中的临床作用加以研究,以期更好的服务临床诊疗。

南京鼓楼医院孙凌云副院长同与会者进行线上交流,带来《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病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报告介绍了自身抗体与SLE、RA、SS、肌炎、硬皮病疾病的关系及其检测临床意义,分享了多种自身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孙院长进行了总结道,仅出现自身抗体不一定会发展成为有临床症状的自身抗体;阴性并不能除外某种自身免疫病,阳性也并不总是足以做出诊断;必须根据临床做出最终诊断和病情评估;防止检测指标滥用,制定优化检测策略。

四、“智慧医疗装备与应用论坛”:该论坛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万孚生物协办,以“疫情常态化下的智慧医疗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为主题,本次论坛邀请在检验、疾控、技术研发等多领域的专家,进行线上分享,共同探讨智慧医疗装备在公共卫生防控、医疗机构、院外场景等领域应用探索以及在生物原材料、微流控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希望能够为疫情常态化下智慧医疗装备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思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张国军主任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康可人博士作为本次论坛的会议主席,为会议召开致辞。


会议纪要-张国军.png

会议纪要-康可人.png

随后展开专家报告分享,首先,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王华梁主任带来题为《疫情立体防控下,智慧医疗与POCT应用与展望》的报告,王教授主要从新冠疫情与立体防控检测策略、新冠疫情下的POCT技术与应用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下智慧医疗的应用与发展三部分展开分享。疫情期间,我国智慧医疗迅速发展,从防控、诊断、治疗、护理全面立体地助力疫情防控。报告最后指出,新冠疫情给智慧医疗产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后疫情时代,完善体系和发展技术是关键。

张国军主任带来《慢病管理模式下的“互联网+”POCT》的报告,张主任主要从慢病及慢病现状、POCT及其技术特点、POCT在慢病诊疗中的应用和“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四个部分进行分享。慢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常见慢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病发病原因复杂、无法治愈且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病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医疗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慢病管理中供需失调需新技术、新产品来改变现状,POCT可能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打造全程的“慢病管理+医/药/险”模式,与POCT一同打通健康服务全流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马学军主任带来《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与传染病快速检测应用发展》的报告,主要从疫情下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和传染病快速检测的应用与发展两个方面展开分享,报告首先对国内外的新冠疫情及国内疫情防控进行了介绍,马主任指出新冠疫情的应对为社会带来了很多启示,如,改革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仍是当务之急,要建机制、补短板;强化病原的变异监测及预警;加强传染源的早期识别与发现;检测试剂、药物和疫苗研制及战略技术储备等。其中,信息化、智能化与传染病快速检测应用建设对于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具有重要价值。随后报告对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手段、POCT、国家对分子POCT的发展扶持、分子POCT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介绍。对于传染病快速检测的展望,马主任表示,分子POCT技术向智能化、信息化、便携化、适用条件宽的方面发展;满足多种传染病的多重联合检测;多层次的检测组合:核酸、抗原、抗体等不同检测手段特点的立体应用;信息化:云端连接个人、机构、治疗/防控机构,个性化诊疗与疾病预警。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杨广宇研究员带来题为《疫情常态化下关键生物原材料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报告,报告主要从行业的背景及现状、技术分析和瓶颈与对策建议展开分享,主要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包括:核心反应体系、信号体系、反应体系载体和反应环境体系,目前市场基本被进口垄断,国产替代率不高。随后,报告以IVD酶制剂为例进行市场占比及技术分析,我国IVD核心酶原料在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下游的生产、质量控制与应用创新等工程化环节距离国际领先技术仍有较大差距,国产替代任重而道远。对于关键生物原材料发展,杨教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建议政府加强有关IVD原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化研究的政策性支持,解决关键核心领域的市场失灵问题;完善行业指导标准,制定综合性政策;下游企业开展广泛横向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协同发展。

最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梅茜研究员进行了《疫情常态化下微流控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主题汇报,报告主要从微流控技术简介、基于微控流技术的分子、细胞检测技术和基于微控流的空间组学应用四部分展开分享。梅教授表示微流控技术正在成为POCT时代的领航者,并介绍了几家有代表性的分子POCT产品。梅教授最后总结指出,微流控技术是新兴的平台性技术,逐步应用各类检测/分析方法,做POCT时代的“领航者”;微流控芯片复杂的生产工艺对技术要求高,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体系建立,通过标准化微细制造技术,解决当前芯片的高分散性、良品率低、成本难以控制等问题;微流控的最大产业化场景在于体外诊断。